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研

2021-06-28林清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问题情境能力培养

林清

摘 要:学生有一定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因为个体存在差异,其表现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时空条件、优化活动组织、延伸训练设计,为学生带来自主探究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探究;问题情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48-0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借助更多的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提供充裕的时空条件,优化多种操作活动,延伸训练实践域度,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主要对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为成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选择最适合的问题设计点,选择好问题投放的最佳时机,对问题进行整合,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不同的学生群体对数学问题有不同的诉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有分层意识,扩大问题的覆盖面,让问题成为驱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例如,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容量和升”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两个人都说自己能喝酒,一个人说喝8杯都不会醉,另一个人说喝10杯也不会醉。你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吗?到底哪一个人更能喝呢?学生经过讨论形成共识:因为用的杯子有大小,不管是8杯还是10杯都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不能判断谁更能喝酒。教师随手拿出几个杯子:这几个杯子有大有小,最大杯子和最小杯子相比,你认为其容量能够差多少?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呢?学生开始观察,并自发地展开讨论。有的学生建议,用装水的形式进行验证,小杯子装满水倒进大杯子,看能够装下几杯。然后教师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对杯子容量的大小进行验证和判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兴趣被问题所激发,会快速行动起来。特别是用装水的形式验证判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验证,能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立清晰的认知,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二、提供时空条件,确保学生自主探究条件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需要充裕的时空条件,这是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对课堂控制太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时空条件都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充分学习的需求,自然也不能达成更多自主探究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对学生自主探究进行针对性引导,在时空条件上给予更多的观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例如,在教学“认识毫升”一课时,教师拿出一些饮料瓶子,并提问学生:这些饮料瓶子上有容量标识,仔细观察,你能够根据容量大小进行排序吗?学生们开始观察这些瓶子,很快就有新发现:有的包装袋上标记的容量单位是“mL”,这是什么意思?教师给予澄清:毫升是对容量较小的东西进行标识的,毫升可以用符号“mL”来表示。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升、毫升都属于容量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里有几个瓶子,你能够测量出其容量是多少吗?学生接受这个学习任务后,都表现出极高的探究热情。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升与毫升的关系为:1升=

1 000毫升。为测量出几个未知瓶子的容量,学生开始设计测量的方案。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这里有一个小瓶子,其容量是50毫升,如何利用这个瓶子进行具体测量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很快就进入到具体的操作中。

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子进行教学,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特别是让学生自行测量出几个空瓶子的容量大小,这个任务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进行具体的操作才能得到测量结果。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增强了学习能力。

三、优化活动组织,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热情

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组织有充分的考虑,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让学生自行搜集数学课例、自行解决数学训练题目、自行完成数学实验任务、自主开始数学观察活动、自主展开数学测量任务,这些都属于自主探究学习范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做好合理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状态,在不断操作探究中形成学科认知,

学生对一些互动性活动有着特殊的参与热情,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新的教学亮点。例如,在教学“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例题:足球的单价是50元,班主任带了900元,问能够买多少个足球?并让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看谁的方法最好。学生们开始思考这道数学题,并在课堂上热烈讨论起来。经过一番辨析,学生的计算方法逐渐呈现出来。有的学生认为,1个足球50元,2个足球就是100元,900元就可以买18个足球。有的学生不以为然,认为这里可采用用商不变的规律,在900÷50时,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除以10,让其后面的0去掉一个,变成90÷5,计算就非常简单了。教師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归结,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思考。

教师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简便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展示,能让课堂讨论活动顺利启动。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自然会形成思维碰撞,在课堂讨论中达成学习共识。而且学生的学习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利用数学例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会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四、延伸训练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数学学科训练任务众多,教师在进行训练设计时,需要有拓展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化的训练任务,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实物测量、信息搜集、案例分析、试题设计、信息共享、网络互动等,都属于数学学科延伸训练范畴,教师要做好匹配性设计,让学生有更广泛的自主探究机会,在自主探究中建立系统性数学认知的基础。

让学生进入生活之中进行观察,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对实地观察等数学活动有特殊的情结,如果教师针对性布设相关任务,能为学生带来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先拿出相同的正方体,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立体形状,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使他们获得不同的外观映象。学生开始进入观察位置,很快就掌握了观察要领,并对不同映象进行判断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任务:深入生活中,找到一些相同的楼房,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映象?请大家利用白纸将这些映象画出来。任务下达后,学生积极回应,都努力行动起来,深入到街道社区寻找身边适合的观察对象,并尝试利用白纸画出这些映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学生大多顺利完成了相关任务。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拿出自己观察的映象的图纸,与同组的成员进行讨论。

一个极为简单的生活观察绘图任务,给学生带来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需要深入生活,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还要对观察位置进行确定,最后才能制作出观察图纸。这个操作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历练也是多方面的。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科学的,能够顺利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达成学习目标。

五、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什么事情,没有亲身经历,是不能形成深刻认知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的基础。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利进入自主探究环节,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收获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苏强.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J].江西教育,2017(11).

[2]张素萍.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6).

[3]周科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04).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问题情境能力培养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