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双师课堂”流程优化的有效实施

2021-06-28文美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5期
关键词:流程优化资源整合

文美瑛

【摘要】“双师课堂”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主讲与助教相互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停课不停学”时期发挥了主要力量。线上教学在技术和资源上,有它独特的优势。复课后,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将它们运用到课堂中,可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弥补学校薄弱师资或教师自身在技术上的缺陷。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导教、探练、测评这三个环节进行课堂流程优化,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务,促进师生双方的提升。

【关键词】双师课堂;流程优化;资源整合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袭击了全球,为有效应对疫情,教育部下发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这次疫情迫使全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尝试“线上教学”。因此,“双师课堂”应运而生,即“线上教学”与“线下辅助”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线上课堂的确有着传统线下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线上课堂具有大量丰富的优秀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减少了学校、地域的差异,更加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疫情之下也对“双师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有效探讨。

“双师课堂”对复课后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由于学校存在教师在学历上处于弱势,学科能力不足,转岗教师对不同学段教材和学情的了解不足,造成了这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和策略应用等经验的缺乏,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还存在学校资源有限的问题,如,教具的不足,影响学生的操作体验和直观感受;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空间想象能力不足,而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无法针对抽象的学习内容制作课件或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想象和理解等。采用“双师课堂”,可以引进名师或技术资源以整体提高整体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通过“双师课堂”学习、借鉴以及将其融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来解决学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双师”资源整合

对于要完成的知识类学习,科组首先组织大家进行主题研备,研读教材,把学习目标变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然后组织科组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线上优质教师资源和线下本地教师资源相结合,精选整合素材,优化配置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对于教师而言,应将视频资源作为备课的重要的素材,进行深入地学习,体会主讲教师及其背后教研团队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了这些资源的储备,继而组织大家提前观课,在观课过程中找准师生互动点、预设难点、疑点、生发点,共同研究教学策略,制定好课堂流程,并做好相应的教具、学具、学习单等准备。

二、课中实践——“双师”流程优化

视频或微课在作为教学资源引入数学课堂时,需要通过暂停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记录的时间和交流的舞台;组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交流推进课堂的深入;需要根据课堂的实时发展通过快进等方式,调整播放顺序或者直接快进跳过。视频课就是一个重要的课堂补充资源,但对于资源的调配应牢牢掌握在线下教师手中。这样,教师就可根据课堂的生成决定如何使用视频资源。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最大可能体现视频课教学优点的情况下,与线下教师形成共振,尽可能展现最优的数学课堂。

(一)导教

首先,通过视频出示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在教授《圆柱的侧面积》时,先进行知识回顾三年级《面积》、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六年级《圆柱的认识》等,帮助学生进行一个纵向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库,同时,对研究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进行知识铺垫。

接着,通过视频中的三个问题:1.学什么?2.有什么用?3.怎样学?4.准备什么?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进行导读,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获得数学思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读懂数学题,提高审题能力。读懂数学题是解题的关键,学生的读题习惯的培养不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改变。例题讲解前,按下“暂停键”,让学生翻开书本先读题,分析已知的知识条件以及其含义,圈画关键字,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根据已有的知识条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单上尝试作答,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视频中的例题精读环节。

2.引导思考,指导操作,加深理解。视频例题解析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动态,根据例题中的难点、疑点,对视频中的提问或课前准备的问题与学生及时互动,引导。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例5时,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满减问题。在视频解释“满100元减50元”的意义之后,教师通过与学生即时互动,举例并让学生回答多个金额满减下的实际价格,加强学生对满减的理解。

又如,学习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帮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方面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除去例题中三个正方形的图形解析,还可以给出另一组相等的分数,并组织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图形进行画图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和画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直观感悟,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视频例题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适时切换暂停键,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特别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视频的实验演示,不仅解决了器材资源不足,或教具粗糙对探究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如,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等。视频的动态呈现,还可以解决学生想象能力有限的问题,如,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等,可以通过视频的动态演示,对图形进行无限分割,用极限思想使转化结果更逼近目标。这些都是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操作不了的。

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近距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思考归纳算理。例题讲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方法归纳,并考察学生对刚才讲解的主要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考点、重要知识点、关键点和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如,在完成视频中的《分数与除法》例1和例2的学习后,教师按下“暂停键”,然后提出课前准备的两个问题: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做分母?用谁做分子?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多个算式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被除数÷除数=。尔后,教师继续对这一关系进行解释:等号左边是表示根据数量关系作出的一种运算,等号右边则用分数的意义去表示这一运算的结果,利用分数就可以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这不仅揭示了分数的来源,也加深了学生对关系的理解,并且这一关系是可逆的,即=被除数÷除数,为以后六年级学习比的知识内容作铺垫。

猜你喜欢

流程优化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图书馆科技查新流程
浅谈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基于服务流程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工程公司如何优化外事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