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比”绘“图”,让表达更清晰

2021-06-28宋怡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年级比较思维导图

宋怡

[摘 要]有序表达是三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教师以“比”作为设计手段,以“图”作为学习路径,深化有序表达训练的过程,探索有序表达的优化策略。同时,通过整合、复现文本语言表达的散点与亮点,培养学生的构段意识,使学生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实现“言之有序”的目标。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有序表达;思维导图;三年级;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6-0006-03

叶圣陶先生曾说:“就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词句表达的效果,又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由读学写,促进学生有序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年级,是“写句”到“写段”的过渡期。在这一“提升地带”,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有序构段的方法引领,实现自然过渡的目标。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促使三年级学生有序表达的教学路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次试教的醍醐灌顶:构段不明,则会条理不清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极为优美的散文,语言诗意盎然,结构脉络清晰,生动有趣地介绍了大自然各种美妙的声音。文章以总分的形式展开描写,每个自然段也以总分的结构形式分述了风、水和动物的声音。这无疑是一篇最能体现有序表达的文章。笔者第一次这样设计教学。

(一)初识“美妙”

1.播放音频,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感“美妙”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句子,通过看图、查词典等方式理解“呢喃细语”。

3.圈画引导:大自然有哪些声音?画出相关句子。

4.点明中心,引出第一自然段。

(三)相遇“美妙”

1.教学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出自己觉得美妙的句子。

预设(1):“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通过音频渲染,画面想象,多形式朗读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

预设(2):“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有不一样的音乐。”

学生交流感受,多形式朗读句子。

2.齊读并背诵。

3.摘录“美妙”

学生选择第二自然段自己觉得很美妙的句子,端端正正地抄在练习本上。

看似稳扎稳打的教学过程,却被在场听课的语文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张敏华老师的“两问”醍醐灌顶:

一问:“段”的意识体现在哪里?“句子单飞”的教学表象太过明显,毫无目的地单拎某句,点拨一通,戛然而止。

二问:语段教学的梯度体现在哪里?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掌握可迁移运用的学习方法,仅仅停留于文本内容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过于泛化。

的确,回顾本课设计,围绕着“美妙”而谈内容,围绕着单个句子而谈感受,会导致学生理不清、道不明。如此典型的课文,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句与句之间的排列关系,逐步明晰构段方式,促成他们的有序表达。

二次打磨的策略推敲:理脉明序,则会顺理成章

仔细研读文本,课后的这张思维导图(图一)引发了笔者的重点关注。它用结构化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了文本的表达思路,让学生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里明晰文本的脉络,延伸表达的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笔者仍从这篇课文出发,以“比”绘“图”,引领学生了解文本的表达逻辑,帮助学生叩开有序表达的大门。

(一)用类比构“图”,整合语言表达的散点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分布着较多的教学散点,可以通过类比,将它们理成一条线,借课后的思维导图纵向梳理文本脉络,借“声音”在文中的分布,提炼出文本表达的框架。

1.观照整体,梳理语言表达的脉络

根据张敏华老师的点评,笔者将本课教学进行二次设计。在初读环节,我对原来的设计进行调整,如下表所示。

初读环节教学设计对比表

[初读梳理 初始设计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这些声音是由谁发出来的?

(3)圈画关键句:每一句话分别概括了对应自然段的内容。

(4)概括:连起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次打磨 [(1)引中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抓关键:每一个自然段各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3)作类比:读一读这3个总起句,有什么发现?

(4)明联系:这3个总起句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

初始设计将重点放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上,直接跳过了整体的总—分结构,而指向内容的统整,缺少篇的观照,显得生硬、零散。修改后的设计则巧妙地解构总—分的序列,逐一提炼了每一段的主干,利用课后练习第二题的框架图,由图及文,进行脉络的梳理,进而对总起句之间的联系进行类比,有效地强化总—分段式的结构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有序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2.找寻规律,品味语言表达的生动

在明晰构段特点之后,笔者从“作者是怎么描写大自然的声音的?”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首先,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为范例,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运用想象的方法把风描写成音乐家。按照这个思路,学生就更容易发现“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等都运用这个方法。这样,学生在明确表达规律的同时,更体会到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其次,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描写声音的方法不止一种。根据“淙淙、潺潺、哗啦啦”这些词语,学生发现这是利用拟声词来表现大自然的声音;然后继续寻找,学生发现分布在文中的其他的拟声词,如“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等。

这样,根据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通过类比,提炼出文中描写声音的两种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清晰的思维导图(图二),为学生后期的练笔提供了支架与方法。

(二)借对比绘“图”,复现语言表达的亮点

一篇课文就是一篇经典的范文。三年级的语段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理清脉络,而且要发现句与句之间的前后关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 “段”的结构意识。

1.换序比较,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

首先,通过语序的调换比较,引导学生理清表达的先后顺序。教学时,笔者重点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帮助学生梳理段内结构。首先,从想象着眼,引出第三句“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接着,将第一、二句进行互换,让学生交流能不能对换,不能对换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原来风是音乐家,他才会翻动了树叶。句子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因此,课文中先写——(学生读第一句),再写——(学生读第三句),最后写声音是怎么样的。”在引读过程中,学生自然地理清了这一自然段的表达思路,理解了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这为仿写第二自然段降低了难度。

2.句式对比,感受语言表达的张力

对段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体会段内表达的连贯性外,还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的张力。教学中,笔者同样围绕想象的内容,聚焦第二自然中描写“微风”和“狂风”的长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表达的张力。首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描写微风和狂风的长句子,并自主发现句子内部表达规律——“当微风拂过”和 “当狂风吹起”,“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和“那声音充满力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和“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形成对比。接着,引导学生将这些部件进行串联,在“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和“当狂风吹起,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的再次对读中,帮助他们构建起以下的思维导图(图三),使他们感受到句式的工整、表达的张力,从而理解段内表达的秘妙。最后,学法迁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相似的句子,即“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并自行开展多样化的对读形式。

这样教学,根据文本语言工整性的特点进行设计,彰显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他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的张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图”促写,夯实语言表达的落脚点

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训练有三个维度: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表达是终极目标,所以语文训练的重点就是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段的教学中,梳理脉络、找寻规律、换序比较、句式对比等方式,既能使学生对段的结构特点、规律有最直观的感受,也能打开他们的写作思路,增添了习作的趣味性。

在理清第二自然的构段逻辑——风在树林里翻动树叶,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后,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仿写:“风还会去哪,还会吹动什么,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让学生先绘制的思维导图(图四),再进行仿写。

描写声音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尽情写作。于是,便有了如下的小练笔:

从学生的表达中我们发现,表达虽然有长有短,但都掌握构段的基本方式。课堂上,教师通过导图有条有理地规整了课文的教学点,有理有据地展开了段的教学,有法有则地帮助学生搭建了有序表达的脚手架,发展了学生掌握段内结构顺序的意识。如果学生能清楚有序地写段,那么生动有序地写篇也就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学生的有序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积淀、反复内化的过程。在《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通过整合和复现文本语言表达的散点和亮点,帮助学生绘制有序表达的思维导图,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段的有序表达,从而具有初步的写清楚的能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三年级比较思维导图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