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研究
2021-06-28刘美凤
刘美凤
摘要: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选用屈原诗歌《橘颂》中的诗句作为歌词,由金玟岐作曲、编曲,方圆演唱。从音乐特征来看,歌曲节奏精简、鲜明,基于主题动机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歌曲上下既新颖又熟悉、既统一又有变化;从编曲配器来看,散板和引子的运用为歌曲添足了民族味儿,传统为主、现代为辅的配器法尽显中国风;从演唱处理来看,以气带声的气泡音的演唱方式让歌曲更有时代感和亲切感。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不仅为更加深入地传播屈原优美的诗篇做出了贡献,也为创作历史传奇性题材电视连续剧插曲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电视连续剧插曲 《橘颂》 歌词 音乐特征 编曲配器 演唱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64-04
随着历史传奇性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思美人》的热播,剧中主题曲、插曲、片头曲、片尾曲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特别是作为剧中插曲的《橘颂》在人们生活中广为流传。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用屈原诗歌《橘颂》中的诗句作为歌词,由中国著名女歌手、音乐制作人金玟岐作曲、编曲,由2016年“超级女声”全国亚军获得者方圆演唱。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为屈原诗篇《橘颂》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为屈原诗歌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橘颂》是屈原组诗《九章》中最短小的一篇,篇名“橘颂”,意为对橘树的赞颂。橘树是南方楚国的特产。《禹贡》云:“淮海惟扬州包厥橘柚赐贡”。《汉书·食货志》言:“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又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屈原抓住橘树这种“深固难徙”的特点,因物寄情,托物言志,既颂橘,也颂人,既是对理想人物的称颂,也是对自己崇高志向的抒发。《橘颂》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的咏物诗,南宋诗人刘辰翁称之为“咏物之祖”。
插曲《橘颂》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为主题,采用了现代创作技法,将古典诗歌与民族音乐相融汇,是一首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插曲。这首插曲自播放以来,在各大音乐平台上下载量超百万,评论达到了上万条,听众对这首歌的迷恋程度可见一斑。
本文以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的音乐本体为重点,从音乐特征、编曲配器、演唱处理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音乐特征
插曲《橘颂》的曲作者金玟岐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拿到剧本大纲,细读故事时,我会把自己代入到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之中,顺着这种感觉可以让我的创作更顺畅地进行”。带着这种“感觉”,代入到屈原那个时代,饱含着对橘的赞叹与敬仰,金玟岐创作出了插曲《橘颂》。《橘颂》这首歌节奏精简、鲜明,尾字长音的节奏安排突出了诗歌的语言特点,十分具有语句停顿感;基于主题动机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歌曲上下既新颖又熟悉、既统一又有变化;D宫五声的调式设计非常适用于在最自然的人声状态下演唱,带有前奏和间奏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严谨、独立而完整。
(一)节奏旋律
《橘颂》这首插曲的节奏变化虽然不多,但每一种节奏型都设计巧妙,与歌词紧密结合,便于记忆。第一段以二八和二分音符的节奏组合成一个乐汇“ ”,
每一乐汇结合一句歌词构成一个乐节,且每一句歌词最后一字时值都为两拍半,彰显诗歌体句逗停顿特点,语句感十分浓郁;第二段以大附点(X. X)、四分音符(X)、二八(XX)、二分音符(X-)组合节奏,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与第一段的节奏相比,第二段节奏变化略多,速度也比第一段快许多,第一段合唱部分为Moderato(中板速度),二胡声音一出便转为较缓慢的Larghetto(小广板速度);第二段虽然也是Moderato(中板速度),但比第一段更欢快些;最后再现部分以Andantino(小行板)抒情性的速度进行。
金玟岐谱曲的电视连续剧插曲《橘颂》旋律采用了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全曲围绕“宫、商、角、徵、羽”铺展旋律,主要以二度、三度音程构成旋律线条,每段都从“角”开始展开旋律至“宫”结束。全曲以“ ”为主题动机,每句旋律基于主题动机变型和发展。
如谱例1所示,第一段一开始就是主题动机“
”,第2小节旋律走向与主题动机相反,主题动机旋律像开口朝上的抛物线,而第二小节保留主题动机的中间音“2、3”,“ ”像一条开口朝下的抛物线,第3小节由辅助进行的主题动机往下三度模进,第4小节上跨五度模进第三小节的小三度,保留“12”,
“ ”。如谱例2所示,第二段前两小节变换节奏和音级排列,加入新音级“6”,第二段第1、2小节
“ ”是主題动机“ ”的扩展,第3小节是第1小节的下行二度模进,第4小节则是第一段第3、4小节的缩减。整首歌的旋律以主题动机为基准,每小节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让人听起来既新颖又熟悉、既统一又有变化。
谱例1:
谱例2:
(二)调式曲式
《橘颂》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以D为宫,音域从小字一组的B到小字二组的B。《橘颂》这首歌如果音调太高未免显得浮躁,太低又失去了听觉的舒适性,作曲家采用既不高也不低的音调,控制在八度音域范围,非常适合各种嗓音演唱,音调不仅与诗歌韵律相呼应,更是呼应了诗人屈原对橘的真诚赞颂和对自己志向的抒发。这首歌的音乐组织与陈述均通过调式“支点音”(此歌中为“宫、商、角”)来组织结构框架,特别是旋律的句法呼应与结构统一,借助于调式音的上、下二、三度或四、五度音的对应和支持。全曲在D宫调式的音调下,每句以“角”开始,每段以“宫”结束。《橘颂》是单声部线条结构的中国民族调式歌曲,不似西方调式依附于和声,但都依附于调式,和声的感觉虽不明显,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T-S-D-T”的和声进行。如谱例3第一段第1句以“角”(T)开始,“羽”(S)结束,第4句以“商”(D)结尾,这段的末尾又回到“宫”(T)。
谱例3:
这首歌是带有前奏和间奏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前奏为4小节节奏先行性伴奏,A段由a乐句(4小节)和a'乐句(4小节)构成,间奏由二胡独奏两小节,A'段与A段结构一致,B段由b乐句(4小节)和b'乐句(4小节)构成,B'段在B段的基础上加入1小节二胡间奏,再现了a'乐句(4小节),因此B'段共13小节。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第一段为呈示段(A段):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这一段先是领唱加男女声的合唱,再是两小节二胡独奏引出女声独唱,从“后皇嘉树”到“更壹志兮”这一段反复一次,最后两句歌词由原来的“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变为“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第二段为对比展开段(B段):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B段与A段乐句结构大体一致,先是男女声合唱,反复时变为女声独唱,不同的是,B段在反复时没有间奏,而是直接进入,歌词也没有任何变动,但再现A段材料时则以一小节二胡独奏引入。
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演唱形式新颖,其独唱与合唱结合的演唱形式给听众带来新的听觉冲击,为歌曲注入了新活力。
二、编曲配器
“多元文化不断相融,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呈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它既包含了传统音乐的古典型,又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尚感,给听众带来了新鲜感和听觉上的冲击,满足了听众多元化要求,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橘颂》作为电视连续剧《思美人》的插曲,编曲和配器既要与影视画面相融合,也要符合古诗歌曲的特点以及《橘颂》表达的思想内涵。《橘颂》这首歌的编曲十分具有古风的味道,运用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常见的散板和引子,配器上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加入现代电声元素,各类乐器伴奏交叉轮奏,穿插于歌曲中,使音乐声音一出便非常具有画面感。编曲者金玟岐善用留白的创作手法,使音乐的结尾落在不稳定不和谐的伴奏音上,把音乐交给了听众来补充发挥。
歌曲引子部分从清脆的鸟啼声开始,4秒钟的时候打击乐由弱渐强、由慢到快切入进去,鼓棒与鼓面中心的“亲密接触”发出了水滴滴在水面上泛起波澜的爆破声;接着竹笛的高音旋律进来了,以“sol”为主的颤音和辅助下行音像是与小鸟儿争鸣;当竹笛吹出颤音的时候圆润轻柔的箫声随之响起,当箫与竹笛都吹于长音处,古筝随即抹勾出“re mi sol”,再一声“duang”的鼓声,便听见二胡揉弦“6 5.”,木鱼敲出“XXX X X”,镲接最后一拍“X”。到这里为止是伴奏引子部分,运用了散拍子,自由随性,木鱼与镲的打击节奏引出了四四拍的伴奏节奏型“|XXX XX X X|”,鼓、镲、竹笛轮番奏出,鼓奏前两拍,镲和竹笛同时奏后两拍,竹笛在不同调上吹奏“la sol”,四个小节的纯节奏性伴奏后,进入正歌部分。
A段延续前奏为伴奏(|XXX XX X X|),鼓、镲、竹笛为伴奏乐器,偶尔加入古筝装饰旋律,如第2小节“橘徕服兮”,第三拍后半拍弱进“ ”, 第6小节“更壹志兮”,第三拍后半拍弱进“ ”。A段结束后进两小节间奏,二胡独奏,电声铺底。复乐段速度放慢,女声独唱,与A段不同的是,复乐段A段没有节奏性乐器伴奏,而是以古筝和钢琴为伴奏乐器,古筝奏线型旋律,钢琴奏柱式和弦,“生南国兮”最后一拍钢琴奏下行短滑音,加强了歌曲的流动性。
B段回到节奏型伴奏,鼓为主奏,锣和古筝辅奏,“廓其无求兮”最后一拍钢琴下行模进辅助进行。B'段伴奏在B段伴奏的基础上加入了和声,“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四句叠以衬词“啊”,塑造歌颂性的音乐形象,和声的纵向色彩增加了歌曲的整体空间感;B'段的第5~8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这里和声演员轻声同步跟唱主旋律,以稳定调式调性。
再現部分的旋律以一小节二胡独奏引入,小行板速度,这部分以电声和木质风铃声铺底,伴以微弱悠远的女声轮唱,电声的立体环绕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感觉,木质风铃木条之间的碰撞发出流水般的清脆声。这首歌里二胡独奏出现过两次,且两次出现后乐曲的速度与前面相比都要变得慢一些,在这里二胡就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二胡的音色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与人声形成紧拉慢唱的特点;第二,B'段再现主题材料时,二胡的出现与A'段形成首尾呼应,使主题材料不断环绕在耳边,加深听众对主题旋律的印象。
歌曲最后的“兮”字落于调式主音,与此同时箫也吹奏主音稳定调式,接着古筝连续二八节奏下行到低音“sol”,摇指落于“徵”音,低沉的音色、渐行渐远的琴声让人意犹未尽,属方向音给以转调的感觉,但音乐已经停止,是不是还有一段呢?给听众留下无限遐想。
三、演唱处理
《橘颂》这首歌是根据屈原古老的诗篇来创作的,编曲和配器也是大量运用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古典气息浓厚,但全曲的演唱无论是主唱还是伴唱,采用的都是通俗唱法,为歌曲注入了浓浓的时代感,通俗易懂的唱法同时也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歌曲的演唱者方圆生于1999年,年纪虽小,资历却不浅,不仅在2016年“超级女声”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亚军,同年还获得了美国伊斯特曼学院、波士顿大学、马里兰大学、休斯顿大学四所大学的预录取资格。拥有着甜美歌喉的方圆对于演唱《橘颂》这首歌十分有自信,轻柔细腻的声线串连着每一个音,悠扬而婉转。
在气息方面,方圆对每一段每一句的气息把控都非常准确,结合屈原《橘颂》原诗的语言特点,她的每句尾音都唱得既不是太短,也没拖太长,句与句之间的换气一步到位,弱化气口,几乎听不到换气声。以气带声是方圆在演唱上的最大特点,运用通俗唱法中常用的气泡音把字词都紧密连接在一起。如方圆在演唱歌曲中的衬词“兮”字时,气流与声带的边缘摩擦产生断续振动,经喉咽腔共鸣而发出一串颗粒性的像冒泡泡一样的低弱声音。
在咬字吐字方面,方圆贴近于普通话式的演唱和对每个字弱化字头、强调整体的处理,使歌曲听起来十分亲切悦耳、温婉典雅。如方圆独唱复乐段A'段时,“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将其中的“嘉”“橘”“迁”“兮”四个字全部弱化字头,将“j”“q”“x”三个舌面音快速吐出,每个字都咬得圆润而饱满。
从情感处理方面来看,《橘颂》是对橘的由衷赞颂和对自己远大志向的抒发,情调自然积极乐观,因此演唱者以屈原的角色代入歌中,怀着对橘树的赞赏和崇高理想的展望演唱这首歌,感情真挚而富有内涵,不浮夸,不做作。情感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有些微改变,A段较欢快,B段、B'段堅定有力,A'段和B'段的再现部分则是庄重典雅。
电视连续剧《思美人》插曲《橘颂》歌词典雅深邃、旋律悦耳动听、配器巧妙多样、演唱曼妙动人,到处都散发着无尽的魅力。难怪自播放以来,一直深受听众喜爱。此曲不仅为更加深入地传播屈原优美的诗篇做出了贡献,也为创作历史传奇性题材电视连续剧插曲积累了经验,值得从事楚辞传播研究、历史影视剧创作、音乐创作表演的各界朋友们好好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智晗,陈帅.顺流自成灵感挚爱方得始终——唱作人金玟岐访谈录[J].创作与评论,2017(18):25-31.
[2]赵斌.论传统音乐元素对流行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6(0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