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2021-06-28付珍凤佟贺

艺术评鉴 2021年9期
关键词:现状教学方法对策

付珍凤 佟贺

摘要: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引入我国音乐教学后,对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但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却存在理论知识薄弱、随意照搬应用等问题。本文基于现状及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师层面、学校层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  教学方法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116-03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政策不断地在修改、完善。我国的教育要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要在立足于民族本位的基础上,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同时也要吸收、借鉴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

一、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中的现状

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被专家学者称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第一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的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应用的十分频繁。笔者将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内容方面来分析目前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上的使用现状。

(一)达尔克罗兹教学内容

1.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是指通过身体的动作对所听到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身体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辅助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等音乐要素加以理解。“体态律动的核心是节奏训练,目的是借助节奏引起大脑与身体之间迅速而又规律的交流”。那大脑与身体交流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身体与音乐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随时、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加强身体的本能反应与控制,使得情感、意志、想象能够协同发展。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主要是通过身体运动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与协调性。“这种身体运动不仅仅是由音乐伴奏,而是受音乐启发,并由音乐产生的,使得音乐和运动之间互相补充。音乐由身体的动作来表明,身体的动作则显得有乐感,与音乐结合的非常协调”。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音樂作品,并设计好相应节奏型的反应动作,以理论讲解为先导,结合实践练习使学生真正学会用身体的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并且能不断创造。整个体态律动中,学生对音乐做出相应反应的前提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从音乐开始到结束,学生完全沉浸于音乐旋律的流动中,并随时注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一旦节奏发生变化,身体能迅速做出动作反应。

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主要是对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力度、和声、曲式等要素的综合练习。达尔克罗兹认为:“学习视唱练耳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听音和记忆能力,发展内心听觉”。视唱练耳主要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聆听音乐,主要是听教师演奏;其次是用身体对音乐进行体验,可以用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体验;再次是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思考;最后是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自主的创作。通过视唱练耳练习,能够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与知觉,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且在视唱与练耳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逻辑思维和音乐视野大大提高。

视唱练耳主要是通过对乐谱进行学习并学唱,在反复听唱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内心的音乐听觉,发展学生的音乐情感。视唱练耳的学习不是为了发展学生某一方面能力与技巧的“一成不变的完全再现”,而是通过对相关能力的掌握将所学的技能运用于音乐实践。视唱与练耳的同步进行,加上对视谱即唱能力、音阶、音程、和弦、和声、曲式等内容的长期学习,在充分理解和把握音乐的前提下,实现对音乐游刃有余的驾驭。

3.即兴演奏

即兴演奏顾名思义是即时地、迅速地、有一定兴趣的根据音乐的特点自主创编动作,主要是以身体的节奏感知和音乐的听觉感知为基础,即兴创作的首要前提是体态律动,只有通过体态律动先进行表现才能加深理解,在后续的即兴演奏中,才有更多的自主感受与想象空间。即兴演奏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为:①学生在进行即兴演奏之前一定会在脑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等要素先进行分析、归类;②结合以往相似或同类型音乐要素所创编的动作进行回忆,并思考之前的动作是否可以在此音乐中运用,从而做出选择;③选择动作后,为了突出自己创编动作的独特性,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加入动作中并适当修改。这是一个能力综合性十分突出的过程,只有具备相当理论层面的知识与实践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快速进行反应、分析、区别、选择、改编、自创、修改。因此,即兴演奏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内容,即兴演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及行动能力的要求极高,但这又是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正所谓“学以致用”,知识要用起来,价值才能体现。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内容运用现状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首先是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对音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部分。音乐课的核心是具有音乐性、审美性,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正是为了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突出这一特点,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音乐课的活动中。

以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内容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应用比较广泛,但在教学活动中存在流于形式的现实之惑。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没有接受专业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训练,他们对达尔克罗兹相关教学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一些课例与视频资料,只是将其直接移植到自己的音乐课堂中。使用体态律动其实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加入到音乐活动中,但是大多数教师却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将活动作为主要的内容,整堂课就像一节体育活动课,而不是音乐课。笔者曾观摩一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为了引起五年级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了体态律动环节,教师粗略讲解了体态律动的相关动作后就开始弹奏音乐,边弹边指导学生进行动作反应,学生在整个体态律动环节没有目标与方向,只是随自己的想法随意“乱动”。整个课堂处于闹哄哄的状态,教师的音乐声也被学生的打闹声所淹没。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本意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思考并作出反应,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但是目前所呈现的现状却与达尔克罗兹的教学用意完全背离。

二、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法的确让我国的音乐课从一开始的讲述式、听讲式转变成了参与式、活动式的音乐课,这是一个好的改变方向,但是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教师对达尔克罗兹教学内容的认识不全面

“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开始于视唱练耳的教学改革,后来是长时间的方法探索,构建体态律动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即兴创作教学的引入为标志,确立了一个完整的、新的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历经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探索才最终确立,而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仍处于“简简单单”的动一动、唱一唱的阶段。笔者之前与多位资深音乐教师就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进行探讨时,就有教师谈到:我是无意间看到别人在用这个教学法的活动,感觉还不错就特意查一下,于是后面自己在教学中也进行过几次尝试,效果并不理想”。另一名优秀青年教师谈到:“这些教学法就是在本科的时候听老师简单介绍过,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并未深入讲解,所以我对相关内容的了解也十分有限”。虽然以个案来阐述该情况会有以点概面之嫌,但是一线音乐教师对该教学方法认识不足的情况应该较为普遍。教师对于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的了解相对匮乏,普遍忽略理论学习,对其在音乐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十分不利。

(二)教师对达尔克罗兹教学内容的随意应用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①教师必须具有准确的听觉;②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视奏能力;③教师必须熟记和能即兴演唱大量民谣、民歌或有戏剧性效果的旋律;④教师能用不同伴奏方式和调式为旋律伴奏;⑤教师必须能用音乐再现学生节奏所代表的音乐意义;⑥教师必须具备边演奏边与学生交流、边发出不同的命令,以指导学生的能力”。可见,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专业的歌唱技能、演奏技能、创编技能,还需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课堂随机应变等能力。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就不能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灵活应用。教师希望上好音乐课,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实践和冷静思考只能“现学现教”“照搬照抄”。

三、建议

我国引入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为了改變当时教育环境下单一化、教师为主体、音乐性得不到体现的音乐课堂。“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但是,引入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的“本土化”之惑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真的发挥所设想的作用了吗?

(一)完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提高师范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从师范院校角度来看,各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的主力军,因此音乐教育体系课程的开设十分重要,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学习与课内外实践要有充足的课时。首先,应设置在大三学年为期36周的中外音乐教学法比较课程,主要学习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为主的内容。教师先进行理论课程的教授,并带领学生在课上学习相关教学活动。其次,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课下积极进行编创和组织活动,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并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后在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三大教学法内容结合起来,分组进行活动编创,并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二)增加进修机会,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在文化课上,学校外出进修的机会也都是给了主课教师,而“附属学科”的音体美教师的进修机会少之又少。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加强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音乐也即将纳入中考的考试科目。作为基础教育中坚力量的各个中小学更应该摒弃原来的陈旧观念,正确看待音乐课及其价值。增加在职音乐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通过寒暑假进高校学习先进理论知识、进优秀中小学课堂观摩学习、划拨一定经费支持在职音乐教师课余时间参加师资培训班等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综合应变能力及不断创新的研究能力。

(三)逐步完善教学条件,建设音乐功能教室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音乐课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决定了音乐课的开展不再局限于普通的文化课学习教室。目前一二线城市的中小学已经具有独立的音乐教师,但是在欠发达地区,音乐课依然是处于在文化课教室里学生坐着听,老师一个人在讲台讲课的状态。达尔克罗兹教学内容中的体态律动环节,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通过走、跑、跳或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这就需要一定的场地供学生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时间较短,学校可建设音乐功能教室,教室内配足配齐相关器材与书籍,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参与活动,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结语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必然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照搬过来显然不可取,要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选取有利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内容,并加以修改,以适应我国的教育实际。本文对当前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的实施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从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方面、教师方面、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张占斌.邓小平著作学习大辞典[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68.

[3][瑞士]达尔克罗兹(Jaques - Dalcoez,mEile).节奏、音乐和教育[M].193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4.

[6]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

[7]张超,尹爱青.奥尔夫教学理念及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11-115.

猜你喜欢

现状教学方法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