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菌分布情况

2021-06-28邓文波周定耕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病原菌腹部外科

邓文波 周定耕

医院感染为治疗或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因患者自身抵抗力差,感染发生率更高[1]。急诊外科患者病情危急,且伤口的卫生条件差,需及时实施清创与术前准备,极易引起切口感染,导致愈合缓慢,严重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应当重视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改善治疗效果[2]。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病菌分布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资料齐全;(2)认知正常;(3)具备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1)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术前感染性疾病;(3)药物过敏;(4)恶性肿瘤;(5)不配合研究。患者男56例,女44例;年龄37~71岁,平均(48.75±6.84)岁。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统计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并记录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类型、年龄、创伤类型等。最后,实施细菌培养,使用Mueller-Hinton Ⅱ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美国BD公司),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型号:VITEK-2 compact)与配套试剂,开展细菌鉴定。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切口感染组与非切口感染组一般资料,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1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11例(11.00%)。切口感染组与非切口感染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表1(续)

2.2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年龄、手术切口类型、创伤类型、使用抗菌药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2.3 病原菌分布情况

11例患者分离病原菌共34株,13株革兰阴性菌菌株,17株革兰阳性菌菌株,4株真菌,见表3。

表3 病原菌分布情况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1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11例(11.00%)。切口感染组与非切口感染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感染独立因素包括手术时间、年龄、手术切口类型、创伤类型、使用抗菌药。11例患者分离病原菌共34株,13株革兰阴性菌菌株,17株革兰阳性菌菌株,4株真菌。为了有效预防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抗生素治疗,并严格做好术后管理。老年患者免疫力低,多伴随慢性疾病、并发症,一旦术前未做好抗菌与清创处理,极易引起切口感染,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由此可见,老年切口感染发生率高[3]。切口感染还受到切口类型的影响,与闭合性切口相比,开放性伤口感染率更高。研究指出,切口感染患者多伴随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且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存在相关性,随着手术时间延长,伤口暴露时间长,切口感染发生率更高[4]。因此,应当尽可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发生率。除此之外,创伤面积过大、局部出血可使得污染概率增加,切口感染率随之增加[5]。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在术后需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指定专人负责消毒管理的落实情况,由护士长进行督查,护理部门需定期开展检查,并执行考核制度,问题应当及时反馈与整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消毒管理隔离程度需不断完善[6]。完善医院的监督管理系统,做好组织领导。由领导在医院感染的监督管理中参与,并重视有关管理工作[7]。以《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多个文件要求为依据,完善三级质控的监控网络,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完善医院感染有关制度,并规范护理行为与医疗行为,确保其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与正规化,做好科室检查,使得医院感染防控在实处落实[8]。开展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疾病知识,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详细说明手术治疗有关知识,强调切口感染并发症的严重性[9]。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为患者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定期向家属开放病房,家属与患者的接触时间增加,使得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并意识到个人价值,树立信心[10]。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及时消除负性情绪,确保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面对治疗[11]。做好病房管理,保持卫生整洁,与患者积极交流,语言亲切且文明[12]。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创伤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且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施科学护理干预,积极清理、消毒、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促进恢复。

猜你喜欢

病原菌腹部外科
骨外科知多少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