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

2021-06-28俞建光李元梓

现代交际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贡献率编码导师

俞建光 李元梓 朱 涛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 江苏 南京 226019)

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已有普通高校2663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高等教育体系规模之大,稳居世界第一。其中,研究生培养数量亦位列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庞大的背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出台各项人才计划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的背景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战略转型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呢?显而易见的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其知识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即在科研上的产出,包括参与的课题、创新发明、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利等显性成果。着眼于当下,各种因素共同制约着研究生培养质量,即知识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例如生源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质量和管理体制等[1],其中,导师指导对于研究生的知识产出起到决定性作用。导师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与重任,对于研究生成长成才和高校科研产出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笔者展开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的研究。

所谓导生关系,就是指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导师与研究生双方为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在教学、科研和日常交往等活动中形成的固定社会关系。导生关系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关注,但目前关于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影响的研究内容不多,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因此,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以G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收集访谈第一手资料,探讨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挖掘作用路径,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提供有效理论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研究生教育中:(1)研究生所经历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现状;(2)研究生对他们经历的师生关系有着什么样的体验;(3)影响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4)探索能够说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对知识产出影响的一般性理论框架。

(一)研究思路

在研究的初步阶段,首先搜集文献,进行理论性探讨。接着进入资料收集和整理阶段,形式为访谈,此阶段需确立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其次,进入资料分析阶段,此阶段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三级编码,建立初级理论。最后,根据研究理论给出结论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扎根理论的实践中涉及三级编码——开放编码、轴心编码和选择编码。通过连续的比较,对原始资料进行概念化处理,从而形成类属及其属性的过程。[2]质性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互动,从而对某种行为和其意义的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过程。

基于扎根思想的质性研究在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编码处理,并对概括归纳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定G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从G大学的研究生群体中抽取研究样本。G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无论是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还是产学研互动等方面均聚焦国内高水平发展,集工、理、管、经、文、法、医、艺等学科门类,专业设置齐全,有众多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这些都为选取研究样本、深入探究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本文基于研究生的视角,试图从当前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发生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更一般的、真实的师生关系的状况。在选取研究样本方面,为保证样本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于2019年9月到2019年11月期间,在G大学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初步选取部分样本,再经过合理性筛选,最终确定15名研究生作为研究样本。访谈对象分别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法学、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15个不同的专业,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性别选取均衡;高低年级均占有一定比例,目的是了解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对于导生关系对自己目前所处阶段知识产出的影响,既有高年级学生较为深刻的经验体会,又有低年级学生多维度的观察理解;根据录取形式的不同,既有推免生,又有统考生。各方面因素经综合考虑,选取较为合理,因此,样本信息基本可以反映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无疑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

(四)资料的收集

采用与研究样本进行微信交流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通过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研究组成员分小组分别对访谈样本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访谈。访谈提纲设置为半开放式,不做过多的限制,目的是让访谈对象做尽可能多地阐述,基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同,各领域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使得我们能够获取更加多样化的信息。面对面访谈地点的选取也是根据对象的不同提前商议好能让其感到熟悉和舒适的环境和空间,访谈过程中注意倾听,强化互动,以求进入被访者的内心世界,去深入了解其对于导生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访谈全程由两名小组成员来配合进行,一人负责访谈,另外一人则负责使用专业设备录音和随机记录。访谈时间跨度为期一个月,所有录音累计时长为609分钟,平均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约为40分钟。

接着,对收集来的访谈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出于保护个人隐私考虑,访谈中关于受访者姓名和不方便透露的个人信息进行了隐藏,所有转录的文字信息均得到受访者的允许和认可后方在研究中使用。

三、资料分析与研究结果

(一)资料分析

笔者为深入分析导生关系对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影响,依照与受访对象访谈形成的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

1.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研究者悬置前设,凭借理论敏感性来不断比较、挑选资料,将资料肢解、掰开、检视、概念化和类属化[3],再将相似度高的同种属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命名的过程。笔者通过对语音进行程序化处理转成文字,再逐字逐句筛选、核验出与研究相关的描述性词语和句子,抽取相关联的内容概念化处理,最终提炼形成19个开放编码。

导师性格、导师指导方式、导师专业素养、导师领导力、导师人格魅力、学生学术努力行为、学生目标规划、科研占用时间、课题组氛围、人文关怀、对话型交往、合作型交往、独立型交往、共同学术愿景、强烈的学术动机、文献汇报会、课题进展汇报会、专题研讨会、课题组考核机制。

2.轴心编码

轴心编码又称关联式编码,是在开放编码的基础上形成类属,发现并且建立各个编码之间的联系的过程。此时,再次整理资料以开放编码为基础,将之前得到的19个开放编码进行关联。整理发现,导师性格、导师指导方式、导师专业素养、导师领导力、导师人格魅力等相关内容是访谈对象涉及最频繁的,即导师这一研究核心本身,因此将它们归于“导师自身贡献率”;另一个研究核心即为研究生,学生学术努力行为、学生目标规划、科研占用时间等内容都是围绕研究生自身这一主体展开,可将它们归于“研究生科研投入度”;互动关系的两大主体之间通过文献汇报会、课题进展汇报会、专题研讨会、课题组考核机制等来维持此种社会关系,因此可将它们归于“运行管理模式”;二者之间目前交往的程度和类型主要有对话型交往、合作型交往、独立型交往等,因此将它们归于“导生交往类型”;访谈过程中也会发现受访者会提及学术所处的人文环境即课题组氛围和人文关怀,因此将它们归于“人文环境”;共同学术愿景和强烈的学术动机则是推动导生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内部驱动力”。综上,总共得出导师自身贡献率、研究生科研投入度、运行管理模式、导生交往类型、人文环境和内部驱动力6个主要范畴,即6个轴心编码。

3.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分析轴心编码的诸多概念类属,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其他为支援类属,将二者系统地予以关联整合起来的过程。选择编码处于所有编码中最上级地位,具有统领性,经系统分析后可将相关研究结果总括于一个比较宽泛而又核心的理论范围内。通过对这6个轴心编码进一步抽象和对19个开放编码多次对应验证,最终得到1个核心类属,即1个选择编码,为“导生学术共同体”。三级编码见表1。

表1 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的三级编码表

(二)研究结果

1.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因果条件

本研究主要从研究生知识产出这一角度来剖析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现状及研究生的知识产出率,研究生知识产出即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是研究生个体的认知因素、所做行为和所处环境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据本研究访谈内容和扎根理论轴心编码所得出的结果来看,研究生科研投入度、导师自身贡献率和导生交往类型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三大因果条件,它们三者交互作用,影响着研究生的知识产出,如图1所示:

图1 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的因果条件

(1)研究生科研投入度

研究生的科研投入度这一指标反映出研究生在知识产出过程中的学术努力行为、目标规划和科研占用时间,即从研究生这个主体因素来分析其知识产出结果。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研究生学习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体现在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和学习目标的自主性,表现在受访者身上的具体行为包括实验研究、信息检索和主动实践,在这些科研行为上,需要研究生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实现具体行为的前提则是需要研究生具有很明确的目标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有规划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

(2)导师自身贡献率

导师自身贡献率体现在导师性格、指导方式、专业素养、自身领导力和人格魅力五个方面。受访者们普遍认为,相较于导师指导方式、专业素养和自身领导力而言,导师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是影响导生关系的关键性因素。

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深化改革,导师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责任人,在其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的过程中起着突出的主导作用。导师的指导方式和专业素养固然很重要,影响着研究生的科学发展,在本专业有所建树的导师通常能给出最前沿、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具备领导力的导师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拓宽学术广度、增强学术动机,加上行之有效的指导方式,往往能够促使研究生的知识产出。然而,导师的性格和人格魅力影响更为直接。就性格来说,受访者们普遍认为性格外向、经常与他们沟通的导师更容易相处,更容易成为朋友。做好导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有为人师表的魅力。导师个人魅力的影响表现在自身的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带头表率作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效果,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那些主动关心学生学业、生活、情感、职业规划等方面情况的导师,更容易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作为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起领航作用的导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生学术的方向和重点,以恰当的指导方式授予宝贵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相应专业技能,还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形成良好的学术互动氛围,有助于研究生知识产出。

(3)导生交往类型

通过受访者的陈述,在研究生教育中,根据导师与研究生交往的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对话型交往,指导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主客体关系,两者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整人格的主体共同实现真正平等的“我—你”关系,倡导对话者之间具有民主精神,主动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合作型交往,指导师与学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相互合作的关系,包括合作型教学关系和合作型心理关系。独立型交往,是描绘那些导师专注于自己的基金、项目、课题等,研究生则专注于自己的课程、实验、调研等,二者在定期的组会等场合相遇并传达接受任务,日常交流甚少,相对独立。这三种导生交往关系会随着研究生科研投入度和导师自身贡献率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三种交往类型的不同主要与培养层次和学科间差异有关。相比于硕士生阶段,博士生与导师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上交流机会更多,对话与合作更为密切,博士生更能感受到导师的关怀,交往类型多以对话型交往和合作型交往为主。比较三种交往类型,从受访者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对话型交往和合作型交往更容易促进导生关系和谐发展,有利于研究生知识产出。

综上内容,笔者站在研究生知识产出的角度,分别从研究生科研投入度、导师自身贡献率和导生交往类型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导生关系的影响因素,这三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研究生知识产出。首先,研究生科研投入度会因导师自身贡献率的增大而加强,同时促进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程度;其次,导师的自身贡献率会因研究生主动交流参与科研而逐渐增加,进而改善导生交往程度;最后,导生交往也会因导师自身贡献率和研究生科研投入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总之,研究生的知识产出并不是由某一种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研究生自身、导师和环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分析访谈资料,除了研究生科研投入度、导师自身贡献率和导生交往类型这三大因果条件,在研究生知识产出的过程中,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还包括运行管理模式、人文环境和内部驱动力。

(1)运行管理模式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受访者们普遍认为,类似于文献汇报会、课题进展汇报会和专题研讨会的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资源共享,让信息互通有无,尤其是导师分享前沿科技打开了研究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够增强课题组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考核机制的设定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科研投入度,使课题组形成积极的学术氛围。在这种运行管理模式的作用下,导生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将得到有力地推进,从而促进研究生知识产出。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科研热情和学术态度等。积极向上、氛围和谐的课题组会使每一位成员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力量和智慧,推动学术良性发展。导师的人文关怀更是进一步触发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受访者提到导师经常性主动关心自己的生活条件、成长经历、心理状况等,这使他感觉到很温暖,进一步增强了科研投入度。

(3)内部驱动力

除了身处的人文环境,内部驱动力对于导生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共同学术愿景和强烈的学术动机。研究生教育中,发展并创新知识是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共同的愿景,这一共同愿景的达成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术动机、提高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促进研究生知识产出。

3.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的理论模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主要有导师自身贡献率、研究生科研投入度、运行管理模式、导生交往类型、人文环境和内部驱动力这6个维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研究生作为两大主体,在内部驱动力的作用下,导师的自身贡献率、研究生科研投入度和导生交往类型三大关键性因素交互影响,人文环境和运行管理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导生关系的发展路径,共同作用形成导生学术共同体,从而促进研究生知识产出。(如图2所示)

图2 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的理论模型

四、讨论及展望

本文从研究生的视角出发,借助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搜集相关文献,以小组访谈的形式获得一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之后,得出导师自身贡献率、研究生科研投入度、运行管理模式、导生交往类型、人文环境和内部驱动力6个概念类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互关系,提炼出深刻反映问题本质的核心类属概念及其内涵,从而构建导生关系影响研究生知识产出的理论模型,以明晰具体作用路径。

猜你喜欢

贡献率编码导师
HEVC对偶编码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导师的猫
14.8%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贡献率研究:1998—2011年的数据观察
论纪录片影像中的组合编码运用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