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1-06-25武海娜
武海娜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这是21世纪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目前,雄安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急需大量人才。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创新创业教育又是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引擎。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国家级职能部门陆续发布的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多达10余份,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雄安新区紧锣密鼓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地方高校抢占先机,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输出质量,及时对接雄安新区人才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分析
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出现“创业教育”概念以后,国内学者结合教育现状,开始进行初步研究与实践探索。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了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内外近60家媒体对大赛进行了采访报道,由此开创了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创业教育。[1]1001999年,由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办。2001年,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信长星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技校教学之中。“创新创业教育”一词第一次正式独立出现。[1]101[2]2005年,共青团中央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国内大学开展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推进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尝试,旨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2009年4月16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正式成立。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是“创新创业教育”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具有历史开创性的意义。[1]102[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中指出,自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7年,教育部认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99所高校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文件在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等方面做出了部署。2019年8月,教育部公布推选出2019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经验典型高校,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8所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31所省属本科院校及11所高职高专院校。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高校示范基地开展双创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
二、雄安新区视域构建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国家战略发展的时代要求
从近30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育部、国务院通过频繁制定相关文件政策,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改革发展。[4]113[5]75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020年10月15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李克强再次强调,创业创新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基础和关键。创新创业教育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尤其新时期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引擎。
2.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河北省内共有122所普通高校,总数量位居全国第8,但是高校质量均不高,只有一所211高校,没有985高校和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此情况下,依托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质量、专业特色优势、科研转化效率,对接雄安人才需求缺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专业对口产业,推进智力资源资本化,带动企业发展,助力高校改革、雄安新区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受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程度较低,配套教育设施、工作生活环境、医疗保障条件等尚不完善,这成了雄安新区人才引进的主要障碍。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生源多数来自省内,学生长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家乡情结较深,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意愿上更加强烈,相较于外地人才会更稳定、长久地留在雄安新区发展。
三、雄安新区视域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
1.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河北省地方高校在相应资源和平台缺乏的前提下,要实现内涵式赶超发展,必须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的前提下,牢牢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急需和紧缺人才。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差异化、特色式发展道路。结合专业设置、学科特色、科研优势、地理位置等,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建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目标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突出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高度融合。
2.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课程体系是课堂教学的根与魂。创新创业的基础在于专业知识的支持,二者相互统一,强有力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发挥育人作用。因此,河北省高校要适度调整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培养与专业教学融合,引领学生深度把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逐渐形成把专业创新变成一种思维习惯。建设创新创业普及课程和辅助课程,致力于帮助学生打破专业壁垒,跨学科跨年级跨专业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序衔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理念和内容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知识技能要和行业要求相契合。高校要适时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硬件设施,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感,完成初期项目的开发、中期的延续及所需资源的对接。[4]116[5]75要善于开发多模态校友资源,从人员指导、经费资助、设备提供、项目资助等进行全方位挖掘,建立校内外共享资源库,实施双方共享共用。借助各方企业在雄安新区发展的契机,河北省高校要利用人才培养优势,拓展校内外力量,建立资源融合机制,为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集聚资源。
4.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竞赛体系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吸引众多高校师生的关注及参与热情,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赛作为一个特别的抓手,通过锻炼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既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又能有效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达到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目的。[5]75高校要通过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赛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活力。在项目初创、内容撰写、培训指导、奖励力度等多方面建立竞赛全套鼓励体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演讲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以此提升学生参加竞赛的信心,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
5.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雄安新区建设的高点定位是建成绿色智慧新城,这其中必然需要有创新创业要素的大量聚集。河北省高校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之外需要搭建六位一体的实践训练平台(如图1所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包括:基础服务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模拟演练平台、科研训练平台、综合指导平台。[1]103[6-7]鉴于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础服务和综合指导平台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相关辅助措施,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设施、知识转化、技术转移等难题。在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器建设基础上,通过各类平台的协同共享,引领学生大胆创新、施展才能,甚至可能的情况下在雄安新区的大平台上施展才能,使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实际真实感,拓展知识视野,磨炼创新创业品质。
图1 创新创业实践协同平台
6.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社会、企业、政府、高校等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对接。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力量,所以高校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企业既是人才的需求方也是人才的培养者,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通过参与课程设置、教材修订、实习实训等环节与高校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入驻雄安新区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用人情况进行订单式人才定制培养,政府则需要把握方向性政策引导,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为雄安新区建设“量身定做”高质量的本土特色人才以及紧缺行业人才。
7.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需要建立综合评估、衡量反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动态考核系统,即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它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适时改革、寻求稳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标尺的尺度及指向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营造、过程实施、绩效设置、结果评价等实际运行状况,分层、分级建立多项评价指标,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结合雄安新区对人才的需求及应用,适度引入校外用人单位的评价建议和反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教育多方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