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2021-06-25胡晓晗
胡晓晗
(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一、背景概述
全剧以一对青年男女坎坷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在我国西北部还没有完全解放之时,在国民党军阀的挑唆下,一开始勤劳勇敢的两个部落——吉达部落和巴扎部落开始了长期的敌对和仇杀,阿布扎和侬措加分别是两个部落的族人,他们却是一对很相爱的恋人,不顾族人的阻挠决定私订终身。在一次部落打斗中,阿布扎误伤了侬错加的父亲,使他们的爱情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两人争取自己的幸福时,吉达部落把侬错加抓捕了起来,后来在众人的帮助下救出了侬措加,他们的爱情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直到人民解放军来到草原上,使两个部落化敌为友,最终他们的爱情得到了两个部落的祝福。《飞出这苦难的牢笼》是女主角侬错加为救阿布扎关进牢房时的独唱段,表达出侬措加对阿布扎深切的思念,该唱段采用了西方咏叹调的模式和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体现该唱段中西合璧的妙处。
二、作品的音乐分析
1.歌曲结构分析
引子部分预示了全曲基本情绪、音调、速度,歌曲采用了复二部曲式结构,全曲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风格各不相同。
第一个部分为G大调,各个音之间平稳进行,旋律线条较为舒展,节拍较为自由,按照2/4、4/4、3/4的拍子交错进行,风格明亮、雄壮、辉煌,两个乐段变化重复。速度舒缓、柔和,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叙事性强,情感委婉、含蓄、坚定,体现一种悲伤情绪,抒情特点较为明显,句型为锯齿形,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侬措加的心理变化;歌词把男女主人公阿布扎和侬措加分别比喻成“金雀”和“银雀”,“银雀”愿和“金雀”飞向自由、飞向美好,体现出侬措加对阿布扎热烈的感情和浓厚的牵挂,她希望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相亲相爱地过着幸福的生活;第一部分用了较多的十六分音符,有利于带动旋律的起伏。
第二个部分调式转为色彩十分阴暗的e羽调式,突出了哀伤哭诉的情感特征,旋律起伏较大,节拍为3/8拍,每一句递进加强,连贯性加强,风格轻盈活泼。在第97小节有休止符的出现,给人留有一种思考的余地,这个部分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这一部分节奏用了较多的三连音和长音,有了很好的对比,长音能够更好地抒发情感,三连音有助于突出节奏的变化特点。结尾的部分把全曲推向了高潮,速度也慢了下来,节拍变成了3/4拍,最后三句“飞出这苦难的牢笼”,一句比一句更加强烈,节拍在2/4和3/4中交替进行,呈现出一幅侬错加化身小鸟飞出窗,去寻找阿布扎的遐想画面,也透露出绝望无助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心上人,这一场景也深深地感染着听众,也是最后自己情感的爆发,渴望着与爱人重逢的喜悦。
2.歌曲特色
整首曲子采用了波浪式环绕级进和音阶式的连续级进的藏族音乐旋律特点,在旋律当中四度以及四度以上的大跳较少使用,因此整首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整体平稳,音乐淳朴自然。歌曲采用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藏族浓郁的本土色彩。咏叹调是西洋歌剧中独唱曲形式的两大类型之一,《飞出这苦难的牢笼》这首咏叹调中采用了许多西洋乐器,例如:小提琴、小号、三角铁等乐器,这首作品不免带有西洋音乐风格的色彩。调式是西洋调式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结合,节奏也有运用三连音的节奏型。这首作品可谓是“中西合璧”,在民族传统音乐风格中带有西洋风格的优雅,在古典交响乐中又不乏本土音乐原汁原味的韵味。
三、作品的演唱处理
1.演唱要点及情感把握
《飞出这苦难的牢笼》这首歌曲戏剧色彩很强,情绪变化比较多,有时低回婉转,有时热烈高亢,有时独自哀愁,有时心系希望;把握住情绪情感非常关键。
对《飞出这苦难的牢笼》进行演唱时,要注意对声音的调整,保证声音的明亮、圆润和柔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感情表达略有不同,第一是要注意速度的变化,由于第一部分拍子变化比较多,演唱2/4拍部分时需要舒缓的感觉,到了4/4拍第一小节时速度稍微加快,第三小节又回归慢速,这里有一个二分休止符号,要做到声断气不断,以更好地衔接下一句;第四小节上方有一个“rit.”的语言标记,演唱者需要再慢下来一点,语气加重一些,因为这里讲到两只鸟儿被暴风雨打散了,就像男女主角的经历一样,沉重的语气中要代入侬错加痛苦的心情。再转到2/4拍的时候,我们看到小节上方“poco accel”的语言符号,伴奏也出现了震音的标记,这时需稍快一些,需要唱出女主角的焦急和激动的心情,歌词“我被关在牢笼里,你远走高飞无音信;”下一句“你是死来你是活,谁来给我报消息”稍微停顿情绪,气息控制好,重复歌词部分“谁来给我报消息?”这一句把情绪全部都推出来,气沉到底全部放出来。
第二部分随着十六分音符和装饰音的增多,需要注意音准和节奏,乐句一定要连贯,要有带起律动的感觉,这种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混合模式正是藏族音乐和舞蹈的特色。要注意声音色彩的明暗变化和线条的粗细调整。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音量和音色的调整难度较高,有的地方需要高音弱唱,例如:“人都说小鸟儿你会传信,请你把我的话来传。”这句歌词音比较高,而且此处变成了三拍子,需要连贯、流畅,要唱出女主角的寄托和柔情,气息要控制好,弱声唱,但是要注意弱声唱时不要漏气,更不是连声音都没了,要让听者听出明显的变化,让听者明白这里的情绪和之前的不同。最后三句“飞出这苦难的牢笼”点明主题,第一句情绪要坚定,表明决心,每一个字都需要铿锵有力;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稍微加强即可,表现出女主角的反抗情绪和斗争心情;最后一句要在反抗的情绪当中带有情感寄托,要求演唱者的声音富有弹性,可伸可收,唱到“牢笼”两个字的时候要把声音延展到最长,仿佛演唱者和听者都看到了两只鸟儿自由自在在天空中渐行渐远的画面……像是侬错加和阿布扎永远离开了这封建的束缚和无休止的仇杀,又回到了轻柔、缓慢的速度,把人们重新带入平静之中,把人们从悲愤交加的人世间引向理想的生活世界,诉说着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2.咬字吐字
这首歌曲一般是用美声唱法来演唱的,在美声唱法与本土文字结合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咬字吐字上的问题。要避免出现吐字含糊不清的问题,首先要找好字头的着力点,咬好字头首字母音,找准支点搭上气息演唱,例如“金”找首字母“j”,字头说不清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歌曲的演唱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要注意防止喷口发生;不仅要找准字头,唱字腹的时候要饱满,收尾音的时候也需要归韵,《飞出这苦难的牢笼》这首歌曲中存在很多十六分音符,如果不注意字头与字尾的就会咬字吐字很仓促,要把字头放在舌尖上,把字尾放在鼻咽腔中去演唱。
3.舞台表演
“表演”是联结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唯一中介,演唱时要求歌者对作品进行准确分析和深刻的体会,通过自身对作品的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从而能够尽量完美地展现出来。首先要融入作品,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准确把握作品的旋律、节奏、调性、歌词和速度;其次是进入侬措加这个角色,塑造一个与原作相符合的,一个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草原女性形象,努力丰富、强化个体的情感体验;由于作曲家罗宗贤将女主角设定为一个女高音,那么就要求演唱者通过自身的音色特点在演唱中发挥出来,整个女高音主要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演唱者进行演唱时需要把抒情的特点和戏剧的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进行二度创作的同时,需要恰当控制感情爆发的幅度,一个作品处理方式的好坏对作品原创和演唱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处理方式会引起听者的共鸣,有效地调动听者的情绪。
在舞台表演时为了赋予歌曲更有感染力,舞台表演有助于演唱者更快地进入角色,有助于营造情感氛围,哪怕是一招手一投足,都会让观众认真地看待这场表演。在这首歌曲中歌词出现最多的字就是“飞”字,在唱到这个字的时候,不一定每一次都要双手向两边托起,因为出现次数较多,每一次做这个动作的话会让观众审美疲劳,可以单手向远方伸展,或者双手一前一后伸向前方三十度角,切记不能挡住脸。唱第一句时看到“金雀银雀满天飞”的景象可以头稍稍抬起,面带微笑;到了“你就说我爱他的心呐”这句时,可以将双手重叠放在胸前,深情地看向前方,当“暴风雨”来临之际,神情开始变得凝重起来,情绪时紧张的激动的。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将人物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但是要符合人物的特征,定位要准确,表达感情时要自然流露不做作,切忌夸大人物特征。
四、结语
《飞出这苦难的牢笼》这首中国咏叹调,呈现的是一个励志感人又不乏戏剧张力的作品,将女主人公对封建仇杀的反抗和美好希望的寄托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加入了西洋乐器和中国民族乐器,这种形式是不多见的,对于我国歌剧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总结了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了解《草原之歌》这部歌剧的剧情和人物设定,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结构和艺术特点,演唱时把自己想象成是关在牢房中思念爱人的女主人公,体会人物的心理和处境,带着浓郁的情感和适度的舞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