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以“遵守规则”为例

2021-06-24刘陈燕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刘陈燕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的理念,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本质上,是以“学生本位”为中心思想,旨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生活中的情境为议题,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积极推动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展和研究,不仅对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更是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对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进步,将议题教学融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到底该怎么设计和开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是否有所提高?本文以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为例,从议题设计出发,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价值

议题式教学是围绕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思辨性的真实情境,明确议题主旨和教学目标后,分梯度设置议题情境活动。通过分阶段目标的议题探究的方式,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

議题式教学顾名思义是从议题出发,道德法治议题式教学需要了解学生学情,以学生社会生活中的情境为议题。议题是教学中的问题和活动聚焦的中心,同时将教学重难点巧妙设计在每个活动阶段的小目标中,师生围绕议题,共同展开探究。对帮助和引导学生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用客观、理性、公正的态度分析社会现象、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活跃思维、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等,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关键组成要素,优化精选议题,不仅是开展议题设计的基础,也是顺利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前提。议题的巧妙选择对凸显育人价值,有效统筹教学内容,对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笔者指教公开课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为例,从议题设计和教学效果两个维度分析。“规则是什么?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怎样维护和改进规则?”是议题的内在逻辑,也是本节课有待解决的教学重难点。笔者将议题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描述议题、探讨议题、拓展议题。

(一)精选议题,突出学科性、思辨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科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等能力。“共享单车”议题,可以让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聚焦分析社会热点,该议题具有较鲜明的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描述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污染等问题严重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大街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可是好景不长,问题也接踵而来……

(二)探讨议题,有梯度有深度

根据议题设计四个有梯度的问题,面对相关部门的决定,你怎么看?你如何看待破坏共享单车的人的行为?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针对前面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请你提出相关建议?根据四个问题设置四个情境,情境是议题教学的载体,对于情境的设计以及问题的梯度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议题式教学中融入情境,是通过情境的阶段性铺设,情境的串联顺序其实就是议题的内在逻辑。

【探讨议题】

关于议题的探讨,需要将四个情境分别设置于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交流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活动一:小组合作

为了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相关学校部门规定骑共享单车需要获得“驾驶证”,你怎么看?请说出你的理由。

通过小组代表的观点陈述,有赞成也有不赞成,有学生提质疑,生活中十字路口设计不合理的红绿灯、游乐场禁止带任何食物等,这些规则是否要遵守呢?在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得到了拓展,分析看待问题的角度脱离单一化。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如何?如何把握自由和规则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对该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为遵守规则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不合理的规则,怎么样让其合理?该生成性问题将为议题探究中,维护和改进规则议题探究部分埋下伏笔。总之,通过第一梯度议题的探讨,让学生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有了认知,也初步感知规则的意义。

情境的设计要结合教学目标,为了促进培养学生自律和敬畏规则的意识目标的达成。在第二梯度问题的设计上,笔者一直秉承议题贯穿到底的原则,注意前后议题探究中问题的逻辑性与延展性,注重情境的序列化、结构化。

活动二:请你来评价

某学生说放学回家坐车拥挤,将共享单车拴起来,为了方便他骑行。邻居A市民将共享单车轮胎拆了,组装在自己的自行车上。

学生能从心理角度、道德角度、法治角度展开交流,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组织学科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初步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与内容。通过该情境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到社会现象,给予正确的评价,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活动三:交流分享

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涉及到学生的责任担当,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认同等基本要点。第三梯度问题的设计正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从如何评价别人,到如何帮助、提醒他人遵守规则,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将学生思维推向更高水平和台阶。

活动四:出谋划策

议题式教学除了注重议题的选择、议题探究中问题的逻辑设计,还注重回归议题设计的初衷,提高学生善于观察、提高学生社会敏锐性、思维具有思辨性的能力。为了让共享单车更好的为大家服务,请你提出相关建议?学生从政府主管部门、使用者、厂家等角度展开讨论,对于没有的规则,应该积极推动规则的建立,对于不合理的规则,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重新确立新的合理的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规则,改进规则。那么关于怎么解决活动一中生成的问题,如何改进不合理规则,学生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三)拓展议题,立足实践

通过议题探讨形成了一份关于共享单车的建议报告,笔者在课上引导学生登陆当地政府网站发表建议。旨在促进教学目标落地生根,使学生在道德品德、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等方面有所提高,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以上所论,从议题的精选到议题探讨中问题的设计,再到议题拓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立足当下,服务于学生未来生活。总之议题式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严宏亮.思想政治课议题式研究——以“垃圾围城”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7).

[2]吴亚.“一点四线”议题式教学的实践逻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6).

[3]万海霞,孟炳忠.从议题建构出发,生成深度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6).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为议题式教学的三种“议”境喝彩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拨云见日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