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洽和谐

2021-06-24赵璟

关键词:吕氏春秋儒家思想

摘 要:《吕氏春秋》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教育著作。《吕氏春秋》中很多教育思想吸收了儒家学说。书中提到实现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学习,学习效果的好坏离不开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受教师、学生、环境的影响。将教师、学生、环境三者处理得当,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从《吕氏春秋》中倡导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可以看出它突破“教师中心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样重要。同时,19世纪末提出的“儿童中心论”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已经有涉及。所以,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从中西古今中“取之众白”才是教育发展之宝。

关键词:吕氏春秋;师生观;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4-0068-04

《吕氏春秋》是一部“集腋成裘”“取之众白”的古典学术著作。战国末期,秦统一六国大势已定,但是如何守住大秦江山,引起了丞相吕不韦的担忧。顺应当时著书立说之风,吕不韦召集其门客为秦国的长治久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策略,将其编纂成《吕氏春秋》[1]。通过编纂一系列的“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2],期待秦王学会“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吕氏春秋·序意》)整本著作通过谈论治国策略提纲挈领,灵活运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教一国之君学会如何做到长治久安,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教育的重视。《吕氏春秋》很重视教育,教育思想乃至教育方法都受到孔子的影响[3]。尤其是《劝学》《尊师》《诬徒》《用众》四篇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其余的篇目也有不少涉及。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古人很早就关注教育,《吕氏春秋》和儒家一样十分重视教育。《吕氏春秋·劝学》篇提出当时的教育目标是“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是君主和双亲非常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荣,是子女和臣子非常希望得到的东西。然而,他们都没有得到所向往的忠孝和显荣,也就是教育目标没有实现,原因是“生于不知理义”。而“不知理义,生于不学”,也就是说只有学习才能知晓何为理义,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吕氏春秋》书秉承儒家教育思想,有远见卓识的意识到“学习”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忠孝显荣”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学习”实现。那么,如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离不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胡德海先生提出“人类社会教育现象的存在,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教育活动;二是教育事业。而教育活动又是其最基本的教育存在形态。”“教育活动就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方面组成,并以文化为内容,以语言为手段所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传承活动。”[4]可见,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师生关系成为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拟结合《吕氏春秋》书中儒家教育思想,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师方面

(一)教师的个人素养

个人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个人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授课的引导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这里将个人素养分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业务素质这两个方面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有不同要求,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和不同的时代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条件的缘故。但普遍的共同点无疑也是存在的。”[5]《吕氏春秋》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解读是“师达而有材”。(《吕氏春秋·劝学》)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要通达,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有才能。

“通达”首先要做到心态平和,取舍有度,有恒心,不能像天气变化一样喜怒无常。其次,言而有信,不放纵自己的行为。第三,学会反思,知错能改,能接受别人有益的意见,不自以为是。第四,有仁人之心,有教无类。对于学生的进步积极肯定和鼓励。“有才”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比如教師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时如何做到愤启悱发、怎样灵活掌控课堂等。“有才”中最能凸显教师个人素养的是“教学机智”。这是近年来学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教师的个人素养中,“通达”和“有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达有才”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没有不成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贤能的人的。贤能的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这说明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吕氏春秋》“师徒同体”说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的观念,也是对《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印证。《论语·卫灵公》中提到“有教无类”。孔子说:学生来学,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差异。《吕氏春秋》说“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充分体现出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吕氏春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有哪些类型,即不计较学生的身份轻重、地位尊卑和贫穷富有,一视同仁,只看重他们能否接受理义。如果学生能够接受理义,教师对他们的教诲就会合宜。这样的师生在教学中所追求的就完全能得到,所希望的也完全能实现,意味着师生关系达到所期望的融洽和谐的程度。这样,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指日可待。

(三)授课的引导方式

老师采用不能教化学生,说话不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学生,想要使道义通行、使自己的身份得到尊重,这相差的太远了。《吕氏春秋》给出了授课时应该有的状态——悦。老师授课,应该使学生心情舒畅,而不是勉强说教。“悦”是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融洽和谐的表现。当时世上说教的人,大多数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反而硬性说教。这样做就如同想拯救溺水的人,却给他一个使他下沉的石头;想救护病人,却给毒药让他喝。现代社会教育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存在。教师一心为学生能多学点东西,尽心竭力说教,结果学生“不领情”,学习成绩不升反降。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为学生付出了这么多,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委屈;学生听着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的硬性说教,着急、焦虑,想把教师讲解的所有知识点都掌握,却发现根本没有时间或无法思考和消化,前面的没掌握,后面的没听清,长期累积造成恶性循环。教师为了好的学习效果倾囊相授,学生为了好的学习效果勤奋刻苦。师生的初衷都没有错,只是教师用错了引导方式,学生认知成错误的信号。师生没有将心志统一在一起,导致学生着急焦虑,老师委屈不解,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不利于教育活动的良性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遵循事理,施行道义。教师对教育的理解直接影响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意识到教育是“义之大者也”。《吕氏春秋·劝学》提出“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教师的任务在于遵循道理,施行仁义。教师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无论何种理念,最基本的需要做到遵循事理,施行道义。这样,教师的地位就尊贵了,即使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朝拜这样的教师也不会感到羞愧。

其次,要达到“六焉”。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使学生“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吕氏春秋·诬徒》)。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平和快乐,又适度严肃紧张不逾矩。不喜欢使自己不安心的事情,不能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中有所得,这是人之常情。一件事如果让人感到安心快乐,不用说贤能的人,即使不优秀的人也能努力去做到。教师尊重学生的本性,适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行动,不仅能勉励学生学习,而且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视徒如己,反自以教。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善于教学的教师,看待学生就像看待自己一样。教师设身处地进行教育,站在学生的处境替学生着想,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样才能将教学内容准确高效的传授给学生、学生怎么样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等,这样做才有可能更接近教育的真谛。二是要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充分体现出教师的示范性作用,“若此则师徒同体”。(《吕氏春秋·诬徒》)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建立起教师的威信,师生间的默契就会渐渐形成。师生心志一气,才会产生相互的信任、配合、称赞和影响,这些因素都会促进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达天性”的教育助力。人们喜爱和自己同心的人,赞誉和自己同心的人,帮助和自己同心的人,学业的彰明就此产生。反之,人们憎恨和自己不同心的人,教师和学生心志不同,就成为结下师生怨恨的原因,这样的师生关系无法达到融洽和谐,从而影响学业、影响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一)对待学习

首先要努力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学习是一件“知之盛者也”的事,是给人带来最大利益的事,是最能修养身心的。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尽心努力,这样就不会有迷惑了。要努力诵读记忆,仔细聆听教师的教诲,有问题向教师求教,回来后认真思考,探求老师讲解的知识、仔细分析,以期理解和掌握教师要传授的道义。对待学习,还要学会在学习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所得不要自负,有所失不要惭愧,必须要回到自己的本性上来。

要达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所追求的都能得到,所希望的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取决于得“圣人”之后,而“圣人生于疾学”。(《吕氏春秋·劝学》)。这体现出努力学习对于培养一个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重要性。因为“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吕氏春秋·劝学》)“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因此“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吕氏春秋·尊师》)这句话放在今天仍然有进步意义。历史上一些本应受到“刑戮死辱”的人,如子张、颜涿聚、段干木等人,因为认真求学、努力学习,成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

除了要努力学习之外,还要善于学习。会学习的学生首先要学会细心思考,只学知识却不思考就不能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不能有效的利用知识,想“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都是枉然。(《吕氏春秋·诬徒》)其次,对待老师要忠诚,求学努力,爱好深入,明辨是非。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心志一致,学生求学就更加努力,把学习知识当爱好深入钻研,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区分是和非、正确和错误。第三,学习时用心专一,专心致志。《吕氏春秋·博志》篇中说:“箭的速度很快,射程却不超过两里,因为它飞一段就停下来了;步行的速度很慢,却能行百里,因为从不停止。”宁越凭借自己的才干,又长久不停地专心学习,最终成为周威公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才能将自己的技艺训练得熟能生巧,获得成功。第四,不安于平庸,精神不被时务所束缚,不自欺欺人,不沉溺于欺骗,不贪图小利。学习知识的人如果这部分修养没有做到,就会“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吕氏春秋·诬徒》)最后,万物皆有可学之处。事物本来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也是这样。善于学习的人,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處。不以不能为耻,不以不知为辱,虚心向学,这才是最高明的。

(二)尊敬教师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历来倡导“尊师重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尊师”是“重道”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儒家思想十分强调“尊师”,《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吕氏春秋》开辟专章《尊师》体现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吕氏春秋》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将“尊师”作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关键,提出“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所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氏春秋》中列举了十六位圣贤“未有不尊师者也。”圣贤尚且这样做,更何况普通人。《吕氏春秋》中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不同态度对待教师的不同结果。如果尊敬教师,教师教学时的言语就会使学生信服,道义就会明白通晓。放在当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如果不尊敬教师,“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吕氏春秋·劝学》)“蒙童当求师而反召师,亦不宜化师之道也。”[7]从师学习的学生不尊敬教师,处于不受教化、不听教师教诲的状态,我行我素。这样的学生要想使自己声名显赫、自身平安很难。这就像身怀腐臭的东西却希望它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被沾湿一样。

关于尊敬教师的做法,书中列举了孔子的故事:

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

这是古人尊师的实例,可见古人视师如父如母。“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呂氏春秋·尊师》)学生尊敬教师就像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样,可见古人“尊师”之重。尊师与个人的学习、修为和成材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是强迫学生尊师,而是内化为一种体现修养的自然行为。古代的贤人,他们尊敬教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去教育他们。所以,学生努力学习求教,首先要尊敬教师。师生互相尊敬,长此以往,师生关系自然融洽和谐。

三、环境方面

儒家思想很重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另外,“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吕氏春秋》中提到类似的情形,“戎人生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可见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谓“所生长不可不察也”。(《吕氏春秋·用众》)说明人在关注自身发展时,不能忽视周围的环境。同时,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影响,要学会区分。这里的环境既指社会环境,又指课堂环境。《吕氏春秋》中以“染丝”为喻,“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吕氏春秋·当染》)。进一步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育活动中,所染得当,适宜的课堂环境才会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染不当,不适宜的课堂环境会破坏教学氛围,影响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环境影响人,人也可以主动利用环境。“物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能够博采众长,“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用众》)。善于利用众人的力量,“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这里说明汲取周围力量的优势为我用之益处。比如教师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团队的环境中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学生方面,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思维的碰撞,互通有无,加深学识。即使没有集体合作的固定环境,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学会博采众长,也是善于学习,主动利用环境的表现。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要使教育活动良性循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通达有才”的个人素养,对待学生有教无类的态度,使生心情舒畅的引导方式,循理遵义、视徒如己的教学理念;来源于学生的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和对教师的尊敬;来源于受之于环境,取之于环境。三者处理得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国外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提出“教师中心论”,强调教育活动要以教师为中心。《吕氏春秋》从师生关系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同样重要,学生要修好学业首先要尊师,教师在教学中要顾及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情绪和状态。19世纪末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及活动为中心。洪家义认为“《吕氏春秋》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自然基础之上的,是对人性的加工,而不是对人性的改造。”能保全人的天赋本性而不毁坏它,这才叫善于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就已经意识到“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吕氏春秋·尊师》)尊重人的天赋本性进行教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会呈现。因为“融洽和谐”本是人的天赋本性的一方面。《吕氏春秋》的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依然有借鉴意义。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教育思想的同时,不妨再次从我国的古典学术著作中发现教育思想的力量。《吕氏春秋》当时就做到了“集腋成裘”,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明白学会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取之众白”才是教育发展之宝。

参考文献:

〔1〕赵璟.浅议《吕氏春秋》寓言的叙事模式[J].河西学院学报,2018.34(04):78.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07.

〔3〕刘元彦.《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00.

〔4〕〔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7〕洪家义.吕不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76.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儒家思想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吕氏春秋》“四维”领导方略的运用之道
吕氏春秋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吕氏春秋》养生之道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吕氏春秋》乐论对《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