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博物馆:讲解员素质提升初探

2021-06-24姝雯

关键词:提升挑战优势

姝雯

摘 要:“为一座馆,赴一座城”通过博物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成为新的生活时尚。随着新科技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虚拟现实的VR技术,展品的三维数据采集技术、5D的观影体验让博物馆的展陈更加生动化、立体化、人性化。微信公众号、电子语音讲解等多种讲解服务为观众提供了多种选择,随着博物馆智慧化的到来,作为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的讲解员,应该怎样应对这些智慧化的改变,怎样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引领观众高质量的参观,让观众零距离的感触文物,走进历史,增强人们心底的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心灵的沃土”,是智慧博物馆时代讲解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挑战;优势;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4-0036-06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现阶段,博物馆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过去强调收藏、保护、研究的内部功能逐渐发展到重视展示、传播、教育的外部功能。在新形势下,讲解员怎样更好地将凝聚在展品中的文化、科学、艺术信息成功的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转化为新的智力成果,作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新科技又对阵地讲解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究竟是“彼竭我盈”还是“各有所长”,如果阵地讲解员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那现阶段他们又该提高哪些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现阶段阵地讲解面临的挑战

(一)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1.电子语音讲解带来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扫二维码听讲解,语音导览已经在博物馆普遍应用。人们走进博物馆参观,请讲解员讲解已经不是唯一的参观方式。观众只需要打开手机的扫码功能,扫描文物旁边的二维码,一段关于文物的详细、生动、严谨的介绍就会伴随着一段甜美圆润的声音流出;又或者观众可以打开手机,关注所参观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就会有图文并茂的讲解词跳转至参观者的手机屏幕,观众只需要将文物编号和讲解词编号相对应,按下屏幕上的语音播放键,关于这段历史或者文物的介绍也会清晰流畅的传入观众耳中;再或者观众可以来到博物馆的大厅内,在前台或者自动语音导览租用系统前,只需要支付少量押金就可以租用一台小巧的语音导览设备,整个陈列展览的讲解词都收录在这个小巧的机器中,并且它会随着观众的参观路线自动的跳转与观众所参观的文物和路线相匹配对应,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操作。

电子语音讲解是运用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来达到导览和讲解目的的讲解。可以说,电子语音自助讲解是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将所有内容毫无保留的传达给观众,这是一个字正腔圆、语言优美的“合格讲解员”。目前,博物馆的电子自助语音讲解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博物馆提供的租赁讲解导览机,一类为手机软件,它具备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电子语音讲解内容丰富、详实、信息量大。博物馆在制作语音导览系统时会将展览、文物的年代、历史信息等精心编写成讲解词,经过专家的多次探讨和修订后,输入到电子系统或者设备中,所以观众听到的讲解词必然是最科学、严谨、详实的介绍。

第二,电子语音讲解声音清晰、流畅,观众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节音量大小。在制作电子语音系统时,制作公司会根据常人对声音的生理特征和大脑的反应速度来设定讲解词的音质和语速,确保大多数观众在听到讲解时舒适、愉悦,在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观众可以自助调节音量大小,更确保了讲解的质量。

第三,电子语音讲解语言多样化、标准化。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外观众的参观量逐年上升,为了确保各国观众都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博物馆需要多种外语讲解来满足讲解需求。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有一百多种民族语言,例如蒙、藏、维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博物馆讲解需要满足各族人民的参观讲解需求。电子语音讲解系统恰好可以输入英语、日语、韩语、蒙语等多种语言,覆盖面广,满足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参观讲解需求。

第四,电子语音讲解在自身系统内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首先,参观路线的灵活性。当观众选择电子语音讲解时,他们的参观路线就获得了相对的自由,观众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展厅,走入展厅后选择任何一件展品,甚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展厅中他们感兴趣的展品的先后顺序;其次,参观时间可控性。在博物馆规定的开闭馆时间内,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参观时间,或长或短;最后,语音系统本身具备的灵活可控性。参观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时,观众可以人为控制讲解器或者利用讲解系统,反复的收听、播放讲解词,当周围的环境嘈杂时,可以加大机器和设备的音量。并且,一些博物馆还在自助语音系统中输入了多种风格和音质的讲解,比如幽默风、学术风、甜美女中音、磁性男中音等,供观众选择。

第五,电子语音自助讲解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相适应。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支付都可以自助扫码的新科技时代,电子语音自助讲解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都可以得心应手的操作。

2.智慧、数字等新科技带来的挑战

随着新科技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的展陈和传播也将迎接智慧化的转变。如今,当观众走进博物馆时,面对的不是单一的展品、展板、说明牌,而是可以清楚观察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的全息投影技术,参与感较强的多媒体互动技术,身临其境的VR虚拟技术带来的立体式参观体验。可以说,没有讲解员的引领和讲述,观众依靠这些智慧化的展陈,也会获得一次愉悦的参观体验。智慧展陈和传播手段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多媒体手段突破了展陈局限,让展品信息更加完整。在数字技术转化速率越来越快的今天,展陈的手段再也不是单一的展品和展板以及简单的互动体验项目,而是可以让观众能够熟知每一个展品细节的三维数据应用技术,是观众带上眼镜就可以感受到遗址原貌的虛拟VR体验技术。例如,在博物馆的三维数据体验屏目前,观众可以将屏幕中的文物放大,观察细节,也可以缩小,欣赏整体,可以翻转,看到足底的信息,也可以摆正,观察器物的口沿和内部,又或者观众只要带上VR眼镜,不必亲临遗址,就可以观察到遗址的全貌。可以说,数字化的展陈手段突破了展品的时空限制,是对实体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的新突破。

第二,数字多媒体手段“以人为本”,多角度、多感官与参观者产生互动。博物馆在设置这些数字化展陈手段时,是以丰富展览手段,让观众全方位与文化零接触,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和营养为目的,所以这些手段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都很强。另外,数字、多媒体技术是以人为核心的系统,人在操作和使用系统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了互动。例如交互动画体验项目,当观众站在系统前,就仿佛实现了时空的互换,看到屏幕里穿越时空的自己,并参与到系统设定的历史故事情境中。3D、4D、5D影院,立体影片,视觉包维度好、沉浸感强,结合动感座椅和立体效果,让观众在有限的空间内接受感官和视觉的震撼。数字沙盘展示内容

生动具体,观众走到地图上的某个点位就可以出现与这个点相对应的山川地理和历史信息。可以说,数字化多媒体手段调动了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切感官系统,让观众获得了多维度的体验。

第三,智慧化线上展览跨越了空间的距离,让人们坐享文化成果。线上博物馆时代的到来为博物展览和知识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领域。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博物馆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国内知名博物馆纷纷利用720全景技术进行线上实景展示,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文物的信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共享文化成果。如今,国内已有20多家博物馆有稳定的网页和移动终端数字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的网站主页或者链接进入线上展览,在展览的最后设有评论区,观展的收获和感触都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进行探讨。

3.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带来的挑战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手机、网络等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信息的转化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5G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更绿色,更智能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当观众来到博物馆时,对于展览里的那些知识盲点,只需要打开手机在百度上面搜索,那些晦涩难懂的名称和历史事件,就会很快跳转至观众的手机屏幕。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让文化获取方式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以手机、电脑、电视为载体的各种网站和App让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触手可及。网络、腾讯会议等软件的运用,支持多种终端设备互联互通,打破空间局限,让线上研讨会、业务培训变得习以为常,网课、网络会议已经不是新名词,与各领域资深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增多。

第二,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充斥了人们的生活。当今,文化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各种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学习、娱乐软件比比皆是,文学作品以电子书的形式传播,电视节目品类丰富,频道、栏目细化,这个以各种文化产品命名的“大菜谱”,让观众可以随意点餐。这些产品的精准定位也如一个个坐标,让观众很快从中拣选出感兴趣的知识点。

第三,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使观众对“文化大餐”的品位逐步提高。首先,义务教育的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到93.8%,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义务教育突破了单纯按照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局限,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主张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其次,高等学历人才数量逐年上升。2010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75.4万,2020年达到874万,10年间增长了298.6万。根据国家統计局最新发布,2018年底,我国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149140人。最后,“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也导致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如今,信息和知识的急剧增长大大缩短了人们知识更新的周期,推动着人们无时无刻不吸吮着新知识,掌握着新技能,素质不断提升。

二、阵地讲解的特点和优势

阵地讲解是指博物馆讲解员在博物馆的展厅内直接面对观众,在展品展出的实地为观众提供的讲解,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的直接面对与沟通,传递更多的展品信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和展品,从而完成知识传播、普及、升华的全过程。

(一)阵地讲解是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讲解员为核心的存在

阵地讲解与电子语音自助讲解的根本区别在于电子语音自助讲解是“物—人—物(电子讲解设备)”的关系,而阵地讲解是“人—物—人”的关系。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鲜活存在,除了语言,它们用良好的形象、高雅的气质、优雅的举止、真诚的微笑给观众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受与陪伴。讲解员不是简简单单的机械式把讲解内容背诵给观众,而是引导观众走进展览,走进展品和展品背后的历史,给观众文化的熏陶和浸润,让参观旅程愉悦、轻松又富有启迪。可以说,讲解员让“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理念变的更富有质量和内涵。

(二)从讲解的定义和核心要义上说,阵地讲解有自身的优越性

就讲解的定义而言,讲解本身包含两个概念,“讲”就是讲述,“解”就是解释。因为电子语音讲解是将固定的讲解词输入电子语音导览系统内,所以它既不能因人施讲,也不能回答观众提出的具体问题,而阵地讲解员却可以根据固定不变的文物和展览运用自身丰富的知识针对观众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讲述和说明,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文物的内涵、阐析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个高素质的讲解员甚至可以让观众感觉到与展览和历史的“零距离”。

(三)从人性关怀的角度,阵地讲解有与其他电子设备讲解难以比拟的优势

阵地讲解员不但要为观众讲解展览、传播文化,还承担着引导观众,带动观众情绪,在突发状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止损的工作。讲解员在与观众进行交流、沟通、互动、欢送等过程中,让观众体会到的是“笑脸相迎”“以礼相待”和“宾至如归”的感受。“先生/女士,您小心台阶”“孩子们,请慢一点,抓紧楼梯扶手”等温馨的提示,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关怀。一场好的讲解通常让观众感觉时间“短”,值得回味,禁得住揣摩,对这座城、这段历史,这里的每一个文化细胞都产生浓厚的兴趣,细细品味,仿佛还有余香。

三、新形势下阵地讲解员需要提高哪些素质和修养

以前,社会对讲解行业认知不够,自然对讲解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只要形象好,能背诵就行。然而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对讲解员的定位越来越准确,讲解员“背诵讲解词”“复读机”“花瓶”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一个“学习型”“专家型”讲解员建设的时代已经到来,要成为一个“专家型”讲解员,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素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1.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主持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就要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讲解的本质是向观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讲解员肩负着为公众服务与教育的双重使命,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做好这个“代言人”,首先就需要怀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禁止歪曲历史、用“戏”说的方式取悦观众。总书记说:“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历史中包含着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物质文化成果和人类实践积累的经验,教训及客观规律,客观的传播,有利于实现历史的价值。讲解员要充分认识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客观的传播历史文化,让历史成为新时代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对展览中有敏感的有争议的问题,应当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采取与观众探讨、向专家求教的方法,通过大量引证最新研究成果等方式進行论证和说服,切不可武断专横和妄加评论。

2.要认识到讲解是“主流话语”,加强自身政治素质。新时代博物馆,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讲解员是一个社会属性值非常高的职业,讲解在某种程度上是主流话语,(革命类博物馆显得更加突出)讲解员思想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观众思想素质和文明意识的提高。所以,讲解工作不光是知识和内涵的浓缩,更是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浓缩。讲解员为历史和正义代言,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能准确地把握宣传方向和舆论动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清晰的政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史观,在讲解中传递真、善、美,不仅深刻理解并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了解时事政治,古为今用,融会贯通。

3.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守护文化遗产的“倡导者”。讲解是以“文化遗产”为核心向观众展开的社会活动,“文化遗产”是讲解的主体,保护和守护好文化遗产,是讲解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带动更多的人来了解、认识、守护文化遗产,更是当代讲解员的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多次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他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带领观众一起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这些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无限魅力,不但增强了人们来自心底的文化自信,还让观众对所讲解的“历史物证”心生敬畏,进一步产生要保护的冲动,是讲解艺术的又一个至高境界。另外,讲解员要熟悉文物的相关法律法规,面对讲解中观众咨询文物的经济价值或者私人收藏等问题时,要用《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正确引导,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合理的意见或者建议。

(二)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解就是讲解员展现自身的舞台,为了舞台上精彩的一幕,讲解员往往需要在台下付出汗水和努力。因为展品上富含信息的多元性和每个观众观察展品的多维性,讲解员要了解每一件展品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掌握展品中富含的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学、历史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美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对展品年代、器型、出处、制作工艺都烂熟于心,如数家珍,这是对讲解员所掌握信息的深度要求。

讲解的核心是以展品为媒介去传递信息,俗话说:“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讲解员自身承载的信息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讲解的质量。首先,知识丰富的讲解员往往能迅速在大脑的信息库中找到与观众所掌握知识之间的兴趣点和共鸣点,使自己和观众沟通的渠道更加高效和畅通。其次,讲解需要的是讲解员给予他们更加科学、系统的解释与交流,一旦这种正向的交流产生,就会的灵魂是可以更好地解释和交流,唯有广博的知识可以为其提供坚实的支撑,这也是讲解的魅力所在。博物馆的观众来自五湖四海,很多的观众在参观时常常不自觉地将讲解员所讲内容和自己熟知的内容做比较,比如说两个不同区系的考古学文化的时代早晚关系,两个文化之间所承载的文化基因的差异等,甚至他们会就他们所知道的文物很直观的指出它与讲解员所讲文物的相似性,这时观众让观众产生享受、陶醉、佩服的力量,讲解就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相反,如果对其而所发出的惊叹和疑问一带而过,置之不理,应付了事,常常给人留下不完美的印象。把握机会让正向交流产生,需要讲解员以每一件展品为坐标对自身知识做出一个横向的外延。例如以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为坐标,比较红山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的异同。这是对讲解员所掌握知识的广博度要求。

除此之外,还要对展品所涉及领域的知识有非常高的敏锐度,及时整理,收集和掌握国内外关于本博物馆展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补充和更新。要通晓人类发展简史和中国人文历史及世界发展史;要具备哲学、文学、地理、宗教、心理学、美学、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常识;在涉外接待中,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和有关整个世界的一些常识。

(三)创新讲解方法和技巧

1.“因人施讲”的方法是博物馆“以人为本”理念的完美阐释

曼彻斯特博物馆主任崔斯·彼斯特曼认为:物馆最值得珍视的资源不是藏品,而是观众。日本国立九州博物馆的馆长三轮嘉六认为: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好玩的博物馆,博物馆的所有活动包括科学研究、展览策划、社会教育、商品服务等,都应围绕着服务公众而开展。在他们的博物馆里,观众是唯一的上帝。“以人为本”理念所倡导的是:博物馆由原来对“物”的守护发展到对“人”的关注上来,上升到博物馆要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融合和参与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中去。这里的“人”指的就是观众。“因人施讲”就是根据观众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讲述和说明的讲解方法。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是博物馆实现与外界交流的首要条件。当观众来到博物馆参观时,文物本身是不变的,陈列在成形后一定时期内也是不变的,只有讲解可随时随地灵活地讲述陈列内容,揭示展品的内涵。观众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同的观众其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年龄大小、工作行业、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其参观的目的方式也就不同,所能接受和理解的层次也就不同,这就要求讲解人员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观众的自身情况和时间要求选择文物和展线,灵活地为观众“量身定制”。

2.语言表达流畅、悦耳、不偏离主题是讲解的关键因素

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播信息的工具。在讲解中,语言是讲授知识、介绍情况、说明问题、表达情感的手段。如今,博物馆讲解员已经摒弃了所有观众一套讲解词的“复读机”式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根据每个观众具体情况的不同为其现场“量身定制”讲解内容,要满足这样的要求,需要讲解员迅速将大脑中信息库中所储备的信息进行重组、编码并现场输出,通过语言表达传递给观众。因此,讲解员现场编纂讲解词并输出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不但需要讲解员有充足的知识,对其讲解的展品非常地了解,还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一,语言美是讲解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讲解词编纂的准确、科学、优美是语言美的三个境界。准确就是指讲解词中所包含的展品信息要准确,例如文物的出土年代、出土地点、材质,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人物、来龙去脉等;科学就是指讲解词表达过程中内部要有一定的逻辑,切入点要准确,讲解文物要从介绍文物本身观众可以看到的信息出发,再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物的意义,讲解历史要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和事件的起承转合,不能天马行空,东一筢西一扫帚,没有条理,造成逻辑混乱,观众听着也毫无头绪;优美指的是在不影响准确、科学两个要求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其文情并茂、行云流水。

第二,声音美为语言美锦上添花。就如歌手一样,声音也是讲解员需要具备的先天素质。声音的好坏,似乎就是讲解员这个职业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圆润饱满的好声音,让观众听起来舒适悦耳,加之标准的普通话,适度的音量、语速,平和的音调,会让观众有天生的亲近感,好的声音为好的语言注入了美的灵魂,恰当地运用声音,会让观众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把握准确的讲解方法至关重要。讲解在某种程度上是讲解员和观众以展品为媒介的沟通,因此,沟通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员要摒弃广播员式的讲解,自说自话,不看观众的反应,不与观众交流,完全不顾观众的感受。也不要好为人师,把观众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充当权威,以教育的口吻待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讲解员一定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观众,与观众坦诚的交流、讨论。在讲解中,讲解员可以将设问、反问等技巧恰当地运用,以此引起观众求知的兴趣并且让他们参与到讲解中。

第四,現场掌控能力是讲解员综合素质的体现。掌控力可以直观的检验一场讲解的成败。讲解开始和结束时观众数量的差距越大,说明讲解越成功,反之,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讲解开始时有10人,结束时只有2-3人,无疑是一场失败的讲解。掌控力是讲解员对讲解现场情况快速判断做出的反应,它表现在:根据讲解现场空间、观众的多少、人流的密集度来确定音量;根据观众对讲解的理解程度把握节奏,适当的停顿,给观众留下思考、消化的空间;发挥语言传递情感的优势调解气氛,根据展览的内容,营造深沉,紧张的适合展览的氛围;恰当运用陈述、设问、反问、讨论、对话、演讲、表演等形式,让观众在愉悦的探索中得到文化的滋养;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和手势语言,将这种表达方式贯穿在讲解当中,微妙的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施讲的过程。

(四)不断修炼内在素养与外部形象

素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素”是“素质”,“养”则是“涵养”。素养是一个人学识、性情、思想、人生观等一切内容的综合体,它会通过外在的谈吐和行为举止表现出来,从而反映出人们的文化层次、内在精神、道德观念、家庭教养等。外部形象则是一个人的外在,包括行为举止、穿衣打扮,气质妆容等。要想有一个好的个人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需要内外兼修。提高素质修养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门艺术。

1.博物馆讲解员的形象是公众形象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和文明的殿堂,讲解员是这座殿里的知识传播者,是沟通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所以,讲解员的形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讲解员的形象代表着博物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博物馆、甚至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印象和形象判定。所以,讲解员工作的时间内,他们的形象属于国家,属于社会,每一个讲解员都需要为此负责,管理好自己形象和行为。一方面,博物馆的讲解员在着装、妆容和讲解礼仪上绝不是个性化的表现,而是要整齐划一,体现团队素质。讲解员应该是着统一的服装、配饰,用礼貌用语问候与回答,脸上挂着亲切笑容,坐、站、行都遵从礼仪标准的一个群体。讲解员这道靓丽的风景线应该是一幅群体画卷,而不是一幅单人照。另一方面,如果把这幅风景线上任何一个小局部的镜头拉近,每一位讲解员又是可以无限放大让观众感知到每个细节美的特写。这样的讲解员,才能符合职业要求,符合观众的外在审美要求。

2.新时代讲解员是一个高素质的职业

博物馆的讲解员肩负着为公众服务与教育的双重使命,其言行举止既体现了博物馆服务水平时也反映出博物馆讲解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新时代讲解员的职业选择标准应该同时具备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学历高、形象好、气质高雅等特征,而这些外在表现都需要内在素质修养做支撑,在讲解过程中,良好的素质会带给观众自然舒适的感觉,给自己带来成功的自信。

随着公众文化素质和品位的提高,要求讲解服务的观众会越来越多,观众的学识、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观众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努力提升自己是新时代赋予讲解员的使命,讲解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语言技巧,基本的礼仪常识,更应该具备对职业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担当意识。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让讲解与展厅融为一体而又有所升华,让参观者不仅是观看,更是品味文化盛宴。

参考文献:

〔1〕于海燕.赤峰博物馆展览大纲讲解词汇编[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12):122-128.

〔2〕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06-11.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数据.第四卷受教育程度.国家统计局.2012-07-23.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提升挑战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