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1-06-24蒋如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5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废弃物危险

杜 骁, 蒋如宏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上海 200240)

0 引 言

西藏地区地处我国边疆,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推进“美丽西藏”建设,西藏地区至今仍是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保护好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产生,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的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支持,西藏地区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截至2018年,西藏地区拥有7所高校,其中4所是本科院校,3所是高职高专院校,具有16个博士学位点、82个硕士学位点、145个本科专业和89个专科(高职)专业,在校生37 447人[2]。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相应产生危险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若得不到及时妥当的处置,可能会对师生健康安全、地区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危害[3]。西藏农牧学院位于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市,建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9个,是一所集农、工、理、管学科于一体、行业特征明显的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为了更好地控制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潜在危害,该研究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对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保护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提升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1 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现状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调查对象为西藏农牧学院的专任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职员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0份,有效回收率94%。调查对象中,专任教师占5.98%,研究生占4.56%,本科生占79.33%,其他教职员工占10.13%。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调查发现,专任教师和研究生作为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群体,有超过30%表示所在实验室没有危险废弃物相关管理规定,这意味着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还较低(见表1)。25.4%的受访者表示学校没有定期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学校尚未完全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全覆盖。而学院仅有64.6%的实验室配有专人管理和收集处置危险废弃物,其他实验室仍处于责任不明、职责不清,乃至无人管理的状态。由此可见,西藏地区高校在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均有待完善,未完全落实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的主体责任,也未建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

表1 关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相关管理规定的调研情况

1.2 教育培训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受访者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总体有超过30%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缺乏基本的认识,即使对于专任教师和研究生,也有超过10%的比例。对于《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总体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是不了解的,仅专任教师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比例达到了77.2%。各级管理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作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依据,明确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原则及要求,了解程度未达半数,对规范管理会有较大影响。在如何看待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废弃物直接排入下水道这一典型问题上,有57.35%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不了解危险废弃物的危害性产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41.2%的实验室并未组织开展危险废弃物有关的教育培训,危险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普及和管理要求的宣传贯彻还远远不够,有效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是提高危险废弃物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

1.3 收集处置亟须规范

分类收集是安全规范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前提,然而调查过程中发现,有29.5%的实验室未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数据显示,仅50.7%的实验室有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处置台账,做到配备专用器具并实施分类标记的也只有55.7%,仍有高达44.3%的实验室未按规定配备危险废弃物收集专用器具并进行分类标记。

对于如何处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调查得知,没有对危险废弃物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实验室的下水管道或当普通垃圾倒入生活垃圾桶的比例高达26.9%。通过对没有进行规范处置的原因进一步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以下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的:不了解危险废弃物危险性的占57.98%,没有专门收集器具的占39.68%,没有具体管理规定的占31.17%,没有进行统一收集处置的占28.09%,其他如操作失误等原因的占11.06%(见图1)。可见,虽然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处置已经达到了一定比例,但仍然存在管理要求不严、统计台账不全、器具配备不到位等情况,收集处置的整体覆盖率需进一步提高,其行为方式和保障措施亟需规范。

图1 未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规范处置的原因

2 西藏地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对策

2.1 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机制

西藏地区高校应结合西藏地区环境特点、自身学科特色及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建立权责明确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主体。学校层面宏观把控,设立机构、建章立制、组织培训、监督检查;学院层面具体落实,配备专人、制定细则、加强保障、实时监管。

(1)成立专职机构。管理机构是履行管理职责的基础,通过成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专职管理机构作为学校层面管理的实施主体,既可以代表学校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又可以通过专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引导学院层面提高重视程度,落实工作安排。

(2)明确管理职责。在成立专职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主体。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学校、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厘清学校做什么、学院做什么、实验室做什么、教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将管理责任和工作要求层层落实[4]。

(3)加强制度建设。高效的管理工作应在完善的制度指导下完成,学校层面要结合各级管理要求及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制定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出具有普适性、原则性的要求;学院层面要结合学院自身情况,根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制定具有学科特色及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校、院两个层次的规章制度相辅相成,形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的有机整体。

(4)落实监督检查。安全检查工作是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手段。西藏地区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通过自查、抽查、督查、巡查等多种检查方式,在学校、学院、实验室多个层面落实检查机制,掌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和处置的整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5]。

2.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营造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是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西藏地区高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知识体系和文化建设,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相关知识通过多种宣传手段进行普及。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健全完善安全知识体系,使师生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危险性,认识到对其规范收集处置的重要性[6]。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实验室安全评比等活动,将各级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融入其中,巩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收集、储存及处置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宣传途径,借助微信推文、小视频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宣传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处置流程,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组织新生和新进教职员工进行入校安全培训和实验室准入考核,强化知识应用,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相关知识入脑入心。

教育培训是一项不断深化、持续优化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见成效。只有通过长久努力,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才能将安全教育化被动为主动,强化意识、筑牢底线,使安全和规范成为常态。

2.3 细化分类标准,提升辨识能力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辨识认定是危险废弃物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危险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的详细程度决定了后续暂存期间的安全程度和处置的难度,但分类越细,需要消耗的人力和物力越大[7],且执行难度更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均有详细分类,但对于会产生多类多种的危险废弃物、甚至还会有新增类别危险废弃物出现的高校实验室来说,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这就要求西藏地区高校要细化制定符合自身校情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标准。

西藏地区高校可采用“1+X”的分类方式,即1个“固定分类”+X个“活动分类”。对于已知的、明确会产生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要结合学校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1个“固定分类”。实际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时,由于处置公司的处置范围有限,高校不可能为每一种危险废弃物都对应找一家处置公司进行处置,因此这种分类是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分类标准,结合高校实际产生危险废弃物的情况以及处置公司的处置范围制定的。对于未知的、可能会产生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要在开始实验前的实验计划中就有预判,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危险废弃物,产生后如何分类、如何处置。如果属于原有1个“固定分类”内的,要将实验计划上报学院备案,并在后续收集处置中予以关注。如果不属于原有1个“固定分类”内的,则定义为“活动分类”,就要通过新增分类的方式报学院及学校审批,并提前做好详细的收集处置方案。只有制定切合实际的分类标准,才能不断强化师生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辨识能力,切实做好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从而进一步提高处置工作的主动性[8-10]。

2.4 强化校企协作,规范收集处置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主要依托有处置资质的公司进行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后续处置,但有处置资质的公司数量少、处置范围窄、处置能力有限、处置费用高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11-12]。由于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公司数量偏少使得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西藏地区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研究,探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最优处置方法,降低处置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再利用[13-14]。同时应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模式,结合高校科研优势,争取与具有处置资质的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构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处置的校企联合协作平台。这样一方面能利用高校科研优势,推动优化处置公司的处置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联合协作,扩大处置范围、提高处置总量、降低处置费用。

3 结 语

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藏地区作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其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是地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地区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管理与处置水平,通过优化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细化分类标准、强化校企协作等多种方式,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15],在满足自身运行发展需求的同时,为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废弃物危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浅谈西藏地区阅读推广工作——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阿佳讲故事”为例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西藏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