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瑜伽冥想练习在武汉抗疫后撤人员疗养中的应用
2021-06-24姚金鑫
姚金鑫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康复疗养主要是指依据疗养地所拥有的特殊自然资源条件、传统或先进的医疗保健技术、优越的设备,将治疗、康复以及休息有效结合的一种活动。康复疗养护理专业知识广泛、护理内容全面,另外相较于临床常规护理而言,其护理对象较为特殊。但是由于康复疗养时间较长,大部分疗养人员因过分担心疾病预后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对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瑜伽冥想主要是通过放松身体,进而消除机体不同部位紧张感[1]。当前,瑜伽冥想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发挥一定效果,但是在康复疗养方面研究较少。武汉抗疫人员工作压力大,超负荷工作使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给其机体也造成一定损伤,为恢复其机体健康水平,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抗疫人员采用心理护理和瑜伽冥想干预,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接收的80例抗疫人员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常规组与实验组抗疫人员中,男性例数依次是12:11、女性例数依次是28:29;年龄平均值依次是 (36.98±5.24)岁、(37.11±5.36)岁;文化程度例数依次是大专和本科36:37、本科以上4:3。将每组一般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0.05,代表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1.2 研究方法
予以常规组抗疫人员基础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含:(1)护理人员需为抗疫人员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减少噪音干扰,为保障抗疫人员安全,病室内物品合理摆放,同时及时清理病室地面垃圾以及水渍等,防止抗疫人员跌倒;(2)密切评估抗疫人员生命体征情况,并准确记录等。予以实验组抗疫人员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瑜伽冥想干预,其中心理护理内容包含:(1)护理人员需与抗疫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抗疫人员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提升抗疫人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另一方面还需引导同病室抗疫人员之间相关交流,不仅可改善陌生环境给抗疫人员心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有利于抗疫人员之间互相分享治疗经验和互相鼓励,增强其治疗信心以及依从性;(2)护理人员需为抗疫人员构建心理环境,通过告知抗疫人员不良心理状态对机体康复的不利影响,并向其介绍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提升抗疫人员对心理干预的认知程度,嘱抗疫人员若出现不良情绪时,可通过与他人交流、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以及听音乐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所造成的压力,保持心理状态平稳。瑜伽冥想方法包含:尽可能选择硬板床或是在放有瑜伽毯的平地上进行练习,嘱患者选择纯棉、宽松的衣物,护理人员通过为抗疫人员播放瑜伽冥想音乐,需将音乐声音控制在40dB至60dB之间,嘱抗疫人员在冥想机体各部位时跟随音乐声在心中默念“放松”,逐步使全身得到放松,指导抗疫人员每天两次,每次练习15至20分钟。每组抗疫人员均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项目
(1)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2]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对每组抗疫人员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最终得分越低则代表抗疫人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每组抗疫人员满意度,满分是100分,最终得分在80分至100分之间则代表满意度高;最终得分在60分至79分之间则表示满意度中等;最终得分小于60分则代表满意度低。本次研究将满意度高以及满意度中等归纳为总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测方式选择SPSS 22.0软件中的t检测和 χ2检测,检测结果P<0.05,则表示该项数据有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每组抗疫人员SAS得分以及SDS得分
干预后常规组抗疫人员SAS得分以及SDS得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2.2 比较每组抗疫人员满意度
常规组抗疫人员总满意度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于康复疗养的要求也明显升高。康复疗养通常以疗养院作为主要依托形式,强调以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医护人员热情的服务态度、合理的作息制度以及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保障疗养人员能够处于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4]。新冠疫情由于不可预期以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无历史性的有效防疫经验可供借鉴,当面对未知的疾病时,医护人员同样也会出现心理以及生理上的问题。对于参加武汉抗疫的人员而言,在疫情期间抗疫人员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导致其精神压力增大,当其长期处于该种状态下,极易使其出现心理反应,可出现害怕、悲伤、抑郁以及撤离后的无聊以及失落等心理状态。因此,对抗疫人员实施心理干预尤为重要。同时,心理压力增大会导致抗疫人员机体出现紧张感,从而增加其康复困难度,因此,在对其心理进行有效干预的同时还需改善其机体紧张感。
表1 干预前后每组抗疫人员SAS得分以及SDS得分对比(分)
表2 每组抗疫人员满意度对比(%)
护理人员对抗疫人员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心理暗示提升抗疫人员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对自身健康水平控制能力,协助其树立恢复机体健康的信心,进而为其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进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5]。在马敬敬等[6]人的研究中,其通过对疗养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发现其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其认为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可促进疗养人员心理健康。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病患SAS得分、SDS得分依次是52.062.14分、46.951.8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60.212.85分、52.692.18分(P<0.05)。分析结果可知,护理人员在与抗疫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掌握抗疫人员心理状态,采用鼓励的话语针对其心理状态实施干预,同时通过教授抗疫人员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以及提升对不良情绪的认识,从而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7]。另外,在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还对抗疫人员实施瑜伽冥想干预,通过为抗疫人员播放瑜伽冥想音乐,合理调整抗疫人员心率,当其心率下降时,心脏泵血功能也更加稳定,此时闭眼冥想可使机体各部位血流量增加,另外还可放松肌肉,有助于大脑在保持冷静的状态下思考问题,维持其内心平静。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满意度是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77.50%(P<0.05)。干预后抗疫人员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机体健康水平有明显提升,因此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抗疫人员实施心理干预和瑜伽冥想,可提升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满意度,促进其机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