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6-24魏新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1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原体

魏新顺

(湖北省云梦县道桥镇卫生院,湖北 孝感 432500)

0 引言

在临床工作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常见疾病类型,尤其在小儿中高发,主要原因在于小儿体质虚弱、抵抗力较差,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恶心、发热、头痛、畏寒及荨麻疹等症状,一旦感染该病,对患儿的成长、发育均会带来严重影响,且如果治疗不及时,疾病对患儿生命可构成直接威胁[1]。由于该病具有2-3周的潜伏期,患儿症状表现程度与感染程度存在相关性,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患儿可逐渐出现头痛、食欲不振、咽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2]。临床中,在小儿MP治疗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且治疗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3]。同时为提升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的应用也不可缺少。本次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价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8.21±2.67)岁;病程4-23d,平均病程(13.23±2.56)d。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8.36±3.19)岁;病程6-22d,平均病程(13.67±3.1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4],并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疾病及无法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患儿家长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对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中枢神经受损者。本次研究目的知悉,且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予以化痰、止咳、退烧等对症处理。给予阿奇霉素粉针(国药准字J20150073,规格:0.5g),用量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混合,采取静脉滴注,1次/d。1周为1个疗程,治疗3d停4d,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研究组

患者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予以化痰、止咳、退烧等治疗。给予阿奇霉素粉针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混合进行静脉滴注,1次/d。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mg/(kg·d),1次/d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3d停4d,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5]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静脉应用时间及症状(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发烧、肺部啰音等症状均已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发烧肺部啰音等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发烧、肺部啰音等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皮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21例(52.50%),有效18例(45.00%),无效1例(2.50%),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 (47.50%),有效 19 例 (47.50%),无效 2 例 (5.00%),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43,P=0.557>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发生呕吐1例(2.50%),腹胀2例(5.00%),腹痛1例(2.50%),皮疹1例(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发生呕吐2例(5.00%),腹胀3例(12.50%),腹痛1例(2.50%),皮疹1例(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69,P=0.528>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静脉应用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45±2.56)d、静脉应用时间为 (6.89±3.26)d,均短于对照组的 (16.78±2.57)、(15.78±4.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89、11.037,P=0.001、0.001<0.05)。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属于常见呼吸道疾病,在儿科中多见,尤其在春秋季节,可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情况,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易复发的特点,该病的发生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且发病后患儿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对患儿健康带来严重影响[6]。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所以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无法对该病进行治疗[7]。因此,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对抗菌药物种类需合理选择。很长一段时间内,红霉素被作为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首选,但由于用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静脉炎发生率较高,且长期用药对患儿肝脏功能有不良反应,因此逐渐被阿奇霉素所取代。

由于儿童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机体抵抗力降低,所以加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非常关键。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药物,其抗菌活性明显高于红霉素,同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文献报道,IL-6、INF-γ和TNF-α等炎性因子是加重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重要因素,而阿奇霉素能明显减少吞噬细胞氧化物以及促炎因子浓度,此外阿奇霉素还能保护患儿气道[8]。然而也有文献报道,持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会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加重其身心痛苦。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表明,肺对抗生素的渗透性良好,口服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与静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较为相同。阿奇霉素具有较强耐酸性、良好的吸收性等优点。适用于口服,细胞内浓度高于其他大环内酯类,效果更显著。另外,阿奇霉素的分解不需要细胞P450酶的参与,并且不容易产生肝毒性及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一般指口服制剂和相同抗生素的注射剂,其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基本相似,口服制剂能够代替注射剂以巩固治疗,该药物有着较长的半衰期,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能够在组织中维持超过70h的有效浓度。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具有稳定酸能力。以口服形式服用能够有效对药物的吸收予以促进,该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特性和高分布容积的优点[9]。

序贯疗法是临床常见给药方式,与传统静脉连续给药比较,在疾病初期给予静脉给药,控制病情,待病情稳定后,给予同类药物口服,可避免耐药性提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口服3天,可促使组织中有效浓度达到10天,半衰期长,有独特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利于消除或抑制致病菌,加之肺脏是血液循环丰富的器官,非常适合使用序贯疗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静脉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 (14.78±4.32)、(4.76±0.42)、(7.43±2.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作用显著,可加快患者恢复,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反应,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