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语境行为分析的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2021-06-24颜晓宇祝卓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境个体应急

颜晓宇,于 鹏,雷 飞,陈 玥,陈 晶,祝卓宏

(1.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物资公司,上海 200122;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应急值守作为突发事件处置的前提,事关全局,关系重大,值班人员发挥着“承上启下、上情下传、下情上报、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重要职责[1]。突发事件报送情境复杂、时间紧张、容错度极低,相关人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判断和正确处理,应对这些需要一种综合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体现在应急值守人员过硬的岗位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上。针对这种特定人员的岗位综合能力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如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或者应用测评量表等结果性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应急值守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应急报送情境时所具有的应急报送能力。它需要一种过程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能力考核贯穿于整个突发事件报送过程,动态地评价应急值守人员的应急报送能力,并充分发挥对能力培养的评价、反馈、激励和引导作用,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根据考核结果对培训进行及时的调整。

想要对特定能力进行全过程的动态评价就需要以大量的、动态的数据为基础,并对此进行深入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大数据具有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高等特征[2],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商业、军事、通信、金融等领域。大数据的出现使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方式更多样,通过对各种网络数据的深度挖掘、研究、分析,可对个体行为进行精确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实现对个体整体的过程性评价[3]。大数据在能力评价方面也已有了一些初步应用,包括对教师、学生、科技人才[4]等群体的能力评价。然而分析已有的研究发现,这些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大数据技术的浅表应用,只注重分析行为本身的数据,得出能力评判,而忽略了一切事物的功能性能力需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境作为参照来评判。

语境行为科学(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CBS)是一种以行为本质为中心的、群体主义的网状的科学和实践发展策略,它旨在基于功能语境论的哲学假设,用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有效地预测个体在语境中的行为,是一个非常系统且实用的科学理论。传统行为主义注重行为本身而脱离了行为产生的背景和作用的环境,CBS 则关注刺激和反应发生的语境,它所研究的不仅仅是刺激与反应之间框架式的结构与关系,而是有机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5],这里所指的行为既包括外部行为,也包括个体内部的私人经验。因此与以往行为主义旨在描述和预测个体行为不同,CBS 将行为置于语境中,它的目标是广泛且深入地精确预测和影响行为。此外,CBS 的哲学基础是功能性语境主义,强调刺激和行为背后都具有功能,刺激的功能就是会引起个体相应的一系列反应,行为的功能就是达到既定的目标,因而有同样的功能,目标一致的行为,不管表现是否一致,在CBS 中都可以视为是相同的[6]。因此采用CBS 作为行为分析和评价体系设计的基础,有效弥补了上述研究的不足,更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评价、反馈值守人员的应急报送能力。

本设计在语境行为科学的指导下,运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方法,利用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建立的具有多事件自触发交互模拟等特点的线上值班应急与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演练系统产生的行为数据,建立了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对应急值守人员的线上操作行为的分析,通过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应急值守人员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并可以对其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不足或者有待提高的方面给出提醒,为选拔和培训出优秀的应急值守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和有力支持。

1 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想要对应急值守人员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需要有一个科学的、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指标相互联系的内在有机整体,体现了总体能力评价目标与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评价对象的具体特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石,将对最终评价目标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沿用成熟的量表和访谈。

先前已有学者对应急值守人员的工作现状及胜任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陈婷、周大鹏等人从压力源相关理论入手,针对国内电力公司应急值守人员现状,通过基层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了应急值守人员与胜任力有关的职业心理需求状况,研究表明,应急值守人员的工作具有社会责任重大、要求严苛、负荷大等特点,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此之外国网上海电力公司通过人员访谈、专家研讨、心理调研、在线测评等方式建立了应急值守人员胜任力素质模型[7]。本设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应急值守人员胜任力素质量表进行初步的评价选取,其后结合文献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进行筛选和补充,最终确定了能力评价指标初稿。随后运用德尔菲法对10 位专家关于应急值守人员能力指标确定的问题进行单独咨询,经过多轮意见的征询,综合整理后以定性的方式确定评价应急值守人员应急报送能力的各项指标。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心理素质、事件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3 个一级指标和9 个二级指标构成,如表1 所示。

表1 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应急值守人员线上操作行为分析模型

语境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①关注整个语境;②觉察在理解某行为的意义和功能时语境的作用;③强调实用主义真理标准;④应用这一事实标准的具体的科学目标。这就要求在建构行为分析模型时除了考察行为分析的一般步骤,还需要考虑语境的重要作用,考虑在不同情境背景下行为的意义和功能,考虑目标导向,考虑计算方法选取的实用性。

依据上述分析,笔者在语境行为科学的指导下,借助大数据相关技术,建立了应急值守人员线上操作行为分析模型。该模型以评估应急值守人员能力水平,预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表现为目标,围绕这一分析目标设置数据层、管理层、机制层、应用层四个层次。其中数据层以应急模拟演练系统为依托,主要实现操作行为数据及所关联的语境数据的收集;管理层是数据的管理平台,主要实现数据的处理与存储;机制层是数据分析机制平台,主要通过设定分析机制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结果层呈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

2.1 分析目标

CBS 十分注重分析目标,并且这个目标应该是明确而具体的,认为没有目标的单纯分析是没有意义的。语境论的真理标准和根隐喻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分析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实践的有效性”就无从判定,在“语境中行动”的根隐喻也将没有意义,因为无法对语境进行限制,也无法判断语境对行为到底是怎样的影响。在该模型中,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呈现是要围绕“评估应急值守人员能力水平,预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这一分析目标进行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效、达标与否也都要以是否完成分析目标为标准。

2.2 数据层

数据层作为行为分析模型的最底层,主要实现数据的收集。要收集的数据分为操作行为数据和语境数据两种,语境数据为系统设计时预设的各类情境,包括事件情境、人物情境、物理情境等。操作数据为应急值守人员在模拟演练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反映了不同个体的实际操作情况。在不同情境下的操作结果的意义是不同的,反映了应急值守人员不同方面的能力,所以操作数据必须结合情境数据进行分析才有意义。

设计人员通过查阅文件、人员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理清应急值守人员突发事件报送的整个过程,并以流程图的方式标记出在报送过程中的关键点,结合模拟演练系统客户端行为监测功能,对这些关键点对应的线上操作行为数据进行收集,并排除其他与应急报送任务无关的行为数据,如图1 所示。

图1 信息报送流程图

2.3 管理层

管理层是数据的管理平台,主要实现数据清洗、数据标准化、数据装载,对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管理层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查,将其中的无效数据、错误数据及相互之间有冲突的“脏数据”“洗掉”;接下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主要是对操作行为数据进行处理,将有着不同量纲和数量级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同趋化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以方便后面数据的计算分析;最后是数据装载,将处理好的数据和提前预设的情境数据均保存到数据仓库中,方便数据的提取和应用。

2.4 机制层

机制层主要关注数据中各因素间的关联和内涵,根据相应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设定数据分析机制,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机制层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将语境数据与操作行为数据进行有机地结合,将两者结合后的数据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结合的方式是根据各个情境对于操作行为目标影响程度的不同转化成相应的数值,以权重的形式对操作行为数据进行赋值。虽然各种情境对于行为的影响有差异,但差异程度并不特别大,远未达到主从关系的程度,所以采用了“专家排序法”这种操作简便的方法进行权重赋值。第二部分是通过算法对权重赋值后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为便于发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强化预测效果,会提前将数据按特定的主题进行组织和存储。由于每种行为都有多种不同的行为属性,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操作者的不同特征,并且特征不是线性的而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引进了模糊评判思想,采用模糊算法,结合上文提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基础心理素质、事件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机制层通过这两步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将行为数据、情境数据等显性数据转变为评价数据,以实现对应急值守人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5 结果层

结果层即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与应用。结合评价标准库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以图表的形式反馈给操作个体和管理者。对个体来说,分析结果直接呈现了个体的能力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便于对长处进行巩固,对不足及时弥补;对管理者来说,分析结果不仅反映了应急值守人员整体的能力水平情况,并呈现了应急值守人员操作过程信息,如哪些操作容易出现问题,个体比较难适应。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领导者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相应培训或者进行调整以使个体便于操作,避免整个应急报送过程出现差错。

3 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综上可知,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3 个一级指标和9 个二级指标构成,这一部分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为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提供依据。第二部分是应急值守人员线上操作行为分析模型,围绕“评估应急值守人员能力水平,预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这一分析目标,进行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一体化管理、行为数据与语境数据的加工结合,基于模糊算法的数据分析、分析结果的呈现和解释等环节,这一部分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在语境行为科学思想指导下,对心理学、大数据技术、统计学的综合运用,最终实现对应急值守人员能力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价,如图2 所示。

图2 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体系

4 总结与展望

从应急值守这一岗位设置以来,国网电力公司就希望有一套能够针对应急值守人员的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方式,以选拔和培训出合格的工作人员。从最初的专家评定、知识技能考试到研发专门的应急值守人员胜任力素质评定量表,评价内容越来越全面,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是效果均不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使科学、全面、有效的能力评价成为可能。本设计中基于大数据语境行为分析的应急值守人员能力评价体系,旨在运用大数据各种技术,在语境行为科学的指导下对应急值守人员信息报送行为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为科学、全面、准确的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大数据技术的实践应用带来一定启发。

此外,本设计在对操作行为数据的分析中,创新性地融入了语境数据,充分考虑了语境因素对行为的重要影响,使分析结果更接近应急值守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由此得出更科学、准确的能力评价结果,增加对个体在现实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的预测效度。

最后,由于技术的限制,本设计中并没有涉及个体的生理因素,但是随着可穿戴技术与设备的成熟,个体生理情况数据的采集将变得更加便捷,对个体进行行为分析时加入肌电、皮电、皮温、呼吸率、脉搏振幅和心率等生理数据,将使分析更加深入,使评价结果更真实可靠。

猜你喜欢

语境个体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