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德性观与当代思想教育
2021-06-24韩喜平于鑫童
韩喜平 于鑫童
[摘 要]柏拉图在《普罗塔哥拉篇》中,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与普罗塔哥拉的论辩,阐述了自己的德性观。柏拉图将德性分为正义、虔敬、节制、勇敢和智慧五种。其中正义、节制、虔敬是一类德性,智慧是一种特殊的德性,而勇敢则居中分割两类德性。智慧之所以与其他德性不同,是因为智慧决定了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而知识是一切美德的基础。“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是柏拉图德性观中的重要观点,同时,柏拉图认为这种关于美德的知识,并非后天传授,而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对于美德的教育,其实是让人们“认识自己”的教育,旨在启发人们“回忆”起有关美德的知识。柏拉图基于人本性产生的德性观、启发引导与思辨探索式的道德教育方式,以及柏拉图德性观中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对于当代的思想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慧;知识;教育;柏拉图;苏格拉底
[作者简介]韩喜平(1965-),男,经济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于鑫童(1998-),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
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中,罪恶的根源来源于无知,德性即知识,这种知识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柏拉图主张通过教育使人回忆起关于德性的知识,而这种教育所培养的德性,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柏拉图的德性观对于当代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具有启示意义。
一、柏拉图德性观中智慧的特殊地位
柏拉图在《普罗塔哥拉》篇之中,通过记录苏格拉底与普罗塔哥拉就“德性是什么”,以及“德性是否可教”所展开的论辩,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德性观。在苏格拉底的论证过程中,“智慧”这种德性显示出特殊的地位。
(一)苏格拉底论证中智慧的特殊性
在苏格拉底与普罗塔哥拉的论辩过程中,二人将德性分为正义、节制、勇敢、虔敬和智慧五种,而其中,智慧这一美德,具有着特殊的作用。
1.智慧与节制、正义、虔敬。
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认为,德性同技术、知识一样,是可教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德性是不可教的,只可引导。此后,二人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对于“德性是什么”的讨论。
普罗塔哥拉把德性分为正义、节制、勇敢、虔敬和智慧五个部分,并在苏格拉底的诱导下,表示德性的各个部分都是互不相同的。节制、正义与虔敬是具有相似性的,而智慧则与他们不同。此刻,智慧的特殊性开始发挥作用。
智慧的特殊性在于,苏格拉底通过将智慧与有学识等同,使得智慧成为了五种德性中唯一一种可教的德性。而其它几种德性因为与智慧有所不同,而成为不可教的德性。而苏格拉底正是借此指出了普罗塔哥拉的自相矛盾之处。作为五种德性之中唯一一种看起来显然可教的德性,智慧,无疑在这场讨论中占有特殊地位。
2.智慧与勇敢。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特劳斯讲疏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取消了勇敢这个居间分隔两类德性的中心性德性,那么智慧显得就与节制、虔敬和正义成为一类德性了。”(柏拉图:《柏拉图四书》,刘小枫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96页。)可见,智慧与节制、虔敬、正义这三种德性,并非一类德性。而勇敢,则是分隔智慧与节制、虔敬、正义这两类德性的中心性德性。勇敢,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讨论的最后一个德性。通过论证,勇者之所以勇敢,是因为比别人更有知识,而懦夫的懦弱则出于无知,即因为没有知识而没有正当的恐惧。借此证明了勇敢与智慧的联系。而后,一切显得明朗起来,仿佛所有德性都与知识密不可分。而知识,即是智慧。所以,在施特劳斯看来,智慧与节制、正义、虔敬并非一类德性,而是与它们都有着某种关联。智慧与所有其他美好的品德一定不会是简单的、平等的并列关系。
(二)智慧与其他德性的关系
哲学在希腊语中本意为“热爱智慧”。智慧,一直为世人所追逐。普罗塔哥拉也认为,智慧,是德性中所占最多的一个部分。人们都希望成为有智慧的人,并认为智慧可以给人带来其他的美好品格。
1.智慧是什么。在苏格拉底的论证中,把智慧与有知识等同起来,这样一来,他的很多论证才得以成立。而我却认为,把智慧等同于有知识,这本身便是苏格拉底为普罗塔哥拉设下的一个陷阱,一旦认可这一点,便会在后续讨论中,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为了避免在后续的思考过程当中陷入混乱,我们有必要在此给智慧下一个合理定义。通常来讲,人们如果夸赞一个人有智慧,有可能是指他对新的事物学习、接受得快;有可能是指他看待问题角度新颖,见解独到,有辩证的思维;有可能是指他反应机敏,头脑灵活;也有可能是指他在筹划、组织某事时办的妥帖得体;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即人们会因为某人知识渊博,而称赞其有智慧。这一点非常特殊,我会在之后着重解释。而此时此刻,暂时不纳入考虑范围。
而目前看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智慧,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对周遭事物的感知、理解、应对和把握的能力。这样一来,后续的讨论便会比较容易进行了。
2.智慧与知识的关系。既然智慧可以被理解为对周遭事物的理解能力,而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与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认为,智慧是人们要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智慧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可以接受的知识的多寡与难易,也决定了这个人学习知识的快慢。而为什么人们会因为某人有知识,而称其为有智慧呢?并非知识与智慧相同,而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后,理解事物及对事物的掌控能力都会有所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面对问题时理解能力就会有所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解决问题时就更得心应手。见多识广的人,往往视野开阔,思维灵活,领悟新知识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越是知识广博的人,其接触的新知会越丰富、越深奥,正所谓“学无止境”。所以,智慧衡量的是一個人学习知识的能力。虽然渊博的知识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但智慧并不能等同于有学识本身。BE70DCA7-2DAA-4E60-B684-7217762AC410
3.知识与其他德性的关系。以《普罗塔哥拉》中对勇敢的讨论作例子,在苏格拉底的论证中,勇者之所以勇敢,是因为其对正当的事情勇敢,有正确的畏惧,而不会对本不该畏惧的事情感到恐惧。而懦夫的懦弱,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胆小,而是没有正确的恐惧,反而对不该畏怯的事情感到畏惧。在苏格拉底的论证中,勇敢这一德性,与知识的关联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苏格拉底举的是潜水员与普通人的例子。潜水员之所以不会害怕潜水,是因为他拥有潜水这一方面的知识。相比于没有相关知识的普通人,在面对深水时,潜水员当然显得更勇敢。第二种,苏格拉底是用勇者和懦夫谁更惧怕上战场的例子来论证的。上战场,按照当时人们的价值观,毋庸置疑是好的事情,是力与美的展现。勇敢的人不惧怕上战场,是因为他能清楚地认识到,上战场是美的、好的事情。而懦夫的懦弱,则是出于无知,出于其不能衡量好坏是非。与勇敢一样,其他的德性,也与知识相关。以書中提到的另外三种德性为例,人如果想成为正义的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要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节制的人,也一定要知道如何节制地行事,学会克制自己。可见,如同知识可以帮助人提升智慧一样,有知识的人,也可以更为容易地获取其他美德。不过,也一如智慧一样,其他的德性,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有智慧本身。
4.智慧与其他德性的关系。一如我们刚才所讨论的,德性,是需要有知识做前提的,一如人们的勇敢,都是出于有知识。而智慧,之所以会显得与其他品德不是一类德性,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智慧可以衡量一个人学习知识的能力。拥有智慧,让人有能力学习知识,而拥有知识,又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品格,这样看来,智慧与其他德性,并不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拥有智慧,的确有助于人们获得其他美好的德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智慧与其他美德都不同,但它是人们获得其他美德的前提条件。
二、柏拉图的德性教育观
智慧在柏拉图所讨论的五种德性之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而智慧又是人获得知识的前提。“美德即知识”是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德性观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柏拉图在《理想国》等著作中进一步讨论了德性的教育方法以及德性最终通往何处的问题。
(一)美德与知识
通过前文的讨论我们知道,在柏拉图的观点中知识与德性关系十分密切。
在许多著作当中,柏拉图都继承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苏格拉底的论证中,“善”是好的、有益的,而“恶”则是有害的,因而人们都会想要去追求有益的,而躲避有害的,没有人会出于故意地趋恶避善。因此,“恶”产生的原因,在于人没能拥有关于“善”的知识,无法识别善恶,进而为恶。因此,“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也包含了“无知即恶”这一内容。柏拉图认为“节制是关于自我的知识,智慧是关于神圣事物的知识,正义是关于城邦的知识,勇敢是关于法律的知识”(柏拉图:《柏拉图四书》,刘小枫编译,第138页。),因而,知识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不同种类的德性之间所具有的共性。
但如此一来就使柏拉图的论证陷入一种矛盾之中,他反对智者学派“德性可教”的观点,但如果认同“美德即知识”的观点,那么这种作为知识的美德又显得像是可教的。因而,柏拉图在《美诺篇》中对此进行了反思。
(二)德性是否可教
在《美诺篇》中,柏拉图试图放弃“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以论证美德不可作为一种技艺而教学。美德仍旧与知识紧密相关,但柏拉图对其的界定则更侧重于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智慧可以达至知识,通过知识可以达至美德,美德的实现所依靠的是由理性作为指导的智慧,“不论什么东西,如果有理性地学和做,就是有益的。如若没有理性地学和做,它们就是有害的”。(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81页。)而这种理性能力的来源,柏拉图则诉诸于神学,借助“理念论”来进行解释。
人的灵魂存在于柏拉图所论述的“理念世界”中,具有其相应的理念,这其中包含着人的最高品质与人的共性。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以“灵魂的马车”作为比喻,认为人的灵魂如同“善”与“恶”两匹马所驱动的马车,当驾车人技艺不精时,灵魂则离开理念世界,与肉体相结合。与此同时,人遗忘了在理念世界中的知识,却又保留了认识理念世界的能力。
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以太阳作比喻,讨论了人的理性与美德的关系,他认为,有关于“善”的知识就像是太阳的光芒,而人的理性则如同人的双眼,使得人们有能力去认识有关美德的知识。“一旦人把目光转向灵魂,它就看到灵魂具有最辉煌的智慧。智慧乃是理性的完善,理性的完善表现为对神圣事物的沉思。……因此智慧就是至高德性,它统摄着所有其他德性。”(何祥迪:《柏拉图德性伦理学的基础和原则》,《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这种智慧与理性的能力,是人的灵魂中所具有的,它来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范畴。
因此,美德的知识其实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而人追求美德的目标与途径就是回忆起被自己所遗忘的关于“善”的知识,也即“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认可德性和知识来源于教育,但不同于普罗塔哥拉等智者学派所主张的如同传授技艺一般地传授德性,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主张的德性教育,是“助产术”式的教育,旨在引导与回忆,是人向自身的复归。
(三)德性如何教育
1.德性教育的目的。
柏拉图认为德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正义的人,构建正义的城邦。而人的正义在于灵魂的本性与道德行为的相符,城邦的正义在于人们都能从事与自身灵魂的本性相符的活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要得到幸福的人必须具有正义”,(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第369页。)“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第380页。)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分割为理性、激情与欲望三个部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性作为指导的智慧能够达至美德,只有理性与美德能够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最高的善,是德性与幸福相统一的安宁。以此为依据,柏拉图又把人分为生意人、辅助者、护国者三类,与之相对应的,在他们的灵魂中占主导地位的品质分别是欲望、激情、理智,而建立正义的国家在柏拉图看来是这三类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引导人们正确地使用自身灵魂的禀赋。在柏拉图看来,虽然人与人的品质各不相同,但通过正确的引导,人们可以建立起正义的国家,可以拥有美德,而美德最终将达至幸福。BE70DCA7-2DAA-4E60-B684-7217762AC410
2.德性教育的方法。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哲学王、军人以及各司其职的劳动者。为此,他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
第一,学前教育。这一阶段通过讲述表现美德的故事,进行培养美德的游戏,使儿童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对世界的基本认识。
第二,对生产者的教育。柏拉图主张所有儿童都应接受这一阶段的教育。其中,生产者在这一阶段过后就结束了受教育生涯,护卫者与统治者则会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这一阶段的儿童学习体育以强健体魄,学习艺术以陶冶情操,同时学习读写运算等基本技能,以及根据不同的天賦与爱好学习相应的技艺以便之后从事生产工作。对于以欲望为主导的生产者,柏拉图主张着重培养其节制的品德,这也是此阶段道德教育的侧重点。
第三,对护卫者的教育。对于护卫者,柏拉图主张着重培养其勇敢的品德。这一阶段主要以体育训练为主,同时也学习算数、几何、天文、艺术等。在这一阶段后,一部分学生就会作为军人护卫国家,而很少一部分会继续接受将其培养成统治者的教育。
第四,对统治者的教育。对于以理性为主导的具有统治者天赋的教育对象,柏拉图力图培养他们智慧的德性,通过培养其思辨能力与理性思维,使之能够达至真正的善。培养“哲学王”的教育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柏拉图德性观与当代思想教育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灵魂与肉体二元分割的思想在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视角下看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柏拉图有关于正义、智慧和美德的观点,以及他所倡导的通过启发式的引导来使人们获得美德的教育方式,对于当代的思想教育有着启示作用。
(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德育目标
1.培育灵魂以塑造美德。柏拉图所主张的德性教育,侧重于对于人本性的呼唤。在柏拉图的观点当中,德性并不能以智者学派所做的传授论辩技艺的方式去进行教育,关于美德的知识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而学习美德的过程,是灵魂在回忆起有关于美德的知识。柏拉图虽然也认为美德来源于教育,但这种教育,是“助产术”式的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本性的复归。基于灵魂向善的本性,柏拉图主张通过引导受教育者体会苦乐感受,而培养其对于“善”的认识。使得学生在享受的体验中,获取关于德福一致的知识。
当代的思想教育工作,多数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侧重点,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道德知识,却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较少地获得道德体验。柏拉图的德性教育方式,可以作为参考,使思想教育更多地关注对于学生品行的塑造,帮助学生在身心和谐的愉悦中发展理性、培育道德。
2.培养人才以服务社会。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讨论的城邦正义,以及对于“哲学王”的教育,都体现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建立正义的社会。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有关于正义的看法,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关。苏格拉底是倾向于维护少数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在他看来,只有少数人具备以理性为主导的优秀的品质,能够胜任带领大家的职责,因为当时的雅典城邦在民主制的统治下,意见繁杂、政治混乱,急需理性的引导来构建社会精神。柏拉图正是出于对时代的观察与思考形成的德性理论。而这种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对时代的反思精神,正是当代思想教育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
在今天,我们仍然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创造着社会关系,也依赖于社会关系才能够存活,只有国家的正义达成了,个人的幸福才有可能得以实现。鼓励人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共同建设正义的社会,也是当代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提供了思辨启发的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倡导的“助产术”式的德性教育,通常以对话的形式进行,通过环环相扣的逻辑与连续的问题,诱导对方主动思考,认识到自己原本观点中的问题所在,进而获得新的知识。这种重视理性与逻辑的教育理念具有辩证的色彩。通过思辨与逻辑,不是否定受教育者原本所持有的观点并取代以灌输一个新观点,而是通过反复的提问与分析,指出受教育者原本观点中的漏洞,并引导对方主动思考,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在当代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们多数只是学习理论内容,却缺少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柏拉图对话式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鼓励教育者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理性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地思维,实现人的自由发展。BE70DCA7-2DAA-4E60-B684-7217762AC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