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的自述

2021-06-23吴涵

祝您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勺公筷螺杆菌

吴涵

专家介绍

吴 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护师,擅长消化内科胃肠镜术后患者及肿瘤科化疗患者的护理。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幽门螺杆菌。前段时间,我感染了我的宿主陈奶奶,让她得了胃炎。到了医院后,她才知道是我在使壞。经过医生、护士的专业治疗和悉心照料,陈奶奶的症状有所缓解,恢复了以往的笑容。看着奶奶的笑脸,我感到非常惭愧,想改过自新,于是决定向大家写一份检讨书,希望大家不要再受到我的伤害。

我是目前所知的能够在胃内生存的唯一生物种类,并在2017年被公布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我除了可以生存在人们的胃黏膜上,还可以生存在唾液、粪便、牙菌斑中。大家感染我之后,一般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痛、菌群失调、口臭等症状。

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甚至胃癌,可能都有我的一份“功劳”。初次感染我的人,年龄越小,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到底是如何跑到大家身体里的呢?我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大家在大快朵颐、推杯换盏时,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我传染。

如果大家聚餐时不使用公筷、公勺,互相夹菜,我就会流传开来;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蔬菜瓜果不洗净,我也会伺机而动;给孩子喂饭时,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爷爷奶奶或父母,习惯把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孩子就会被感染。此外,经常抽烟喝酒,熬夜撸串,喜食生食或烫食的人,他们胃部的抵抗力会下降,因此更容易被我盯上。

感染我之后,很多人可能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留意到我的存在。

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时配合治疗:

● 年龄大于35岁的人群。

●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 有胃肠道相关症状的感染者。

如果你不幸已经被我感染,也别害怕,只要遵医嘱,坚持联合用药,根除我并不难。最后提醒大家,从以下生活细节做起,别让我有机可乘:

1.避免家庭聚集性感染:实行家庭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让我没有可乘之机。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太烫的食物,不吃生食,禁烟限酒,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做好口腔卫生。

3.高危人群须定期检查:50岁以下的人每3年复查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2年复查一次胃镜,及时把我“揪”出来。

(蒋丽娟    张    婷    整理)

(编辑    杨小龙)

猜你喜欢

公勺公筷螺杆菌
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用公筷
推广公筷公勺 告别饮食陋习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