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教育孩子的“火候”,防范孩子极 端自伤行为
2021-06-23杨涛黄霞
杨涛 黄霞
专家介绍
司徒明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中级。擅长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儿童青少年神经发育暲碍、情绪及行为障碍、精神障碍。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专科门诊),周五上午(心理咨询)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最甜蜜的负担。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逐渐对家长关上了心门。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为8%~30%。大部分自伤在12~14岁出现,18岁后逐渐减少,有17%~60%的自伤者终生都有这样的行为。如果出现反复自伤,很有可能是得了某种精神疾病的表现,比如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 为什么孩子要伤害自己
在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中,会反反复复伤害自己,像是“上瘾”了一样,这主要有三点原因:
1.心理层面的因素
(1)为了缓解不良情绪
自伤的孩子常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维特点,容易片面关注负性事件,忽略积极方面,也更容易遭遇困境而产生不良情绪。同时,出现不良情绪后,因为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办法,只能采用冲动、极端的方式,比如自伤来调节。
(2)为了表明自我身份
自伤可能是确认自我边界的一种方式。自伤的青少年可能缺乏正常的自我意识,通过在皮肤上做标记等方式从而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自主权。
(3)为了寻求兴奋刺激
部分青少年认为自伤可以“提供一种令人兴奋或刺激的感觉”。
2.生理层面的因素
持续存在的自伤行为还可能与个体的大脑活动特点相关,甚至改变人的大脑功能,如激活大脑的神经奖赏回路、抑制前额叶区功能;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平衡失调;改变个体的疼痛知觉,升高疼痛阈值和耐受性等。最终从生理层面演变成一种失控的成瘾行为。
● 孩子伤害自己,我们如何帮助他(她)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有自伤行为时,第一反应就是惊慌失措地抓着孩子问:“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养你到这么大,你怎么就不想活了?”专家提醒,这样沟通的效果多半为零,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也為零。面对自伤行为的孩子,需要家长、学校共同和缓发力。
1.家长
(1)及时发现并制止自伤行为
父母作为孩子的守护人,要具有敏感性,能够及时察觉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可疑变化,尽早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并予以坚决制止,避免行为的强化。
(2)学习接纳,提高养育技巧
孩子在长大、在变化,家长也需要适应他们的变化,了解孩子在每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状况,提高亲子沟通技巧,学会鼓励、倾听孩子,支持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获得自主体验。调整过度控制、忽视等不良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科学引导孩子提高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
(3)处理好自身的情绪
家长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在事业、生活、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创造稳定、有序、平和的家庭环境,培养积极关注、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
2.学校
学校应该关心、接纳有自伤行为的学生,积极与家长沟通,提供心理辅导并制订个体帮助的方案。在纠正校园排斥、孤立及欺凌行为的同时,建立自伤行为的预警机制,主动发现高风险学生,及时处理学生在校的自伤行为,防止自伤在学生中的蔓延。
● 生命诚可贵,生活也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命只有一次。帮助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用更好的方式处理和缓解情绪,鼓足勇气,与自己、与外界和解。
1.尝试理解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遇到同样的事件,不同的思考方式可能会使人出现截然相反的感受和反应。遭遇不顺时,可以帮孩子试着学习分析自己情绪的来龙去脉,掌握情绪产生的认知层面的原因,然后换一种更加积极的思考方式,逐渐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强化正面情绪和积极的调节技巧。
2.寻找安全的替代行为来纾解情绪
如果孩子一时无法停止自伤的念头,可以尝试能想到的任何健康的、无害的行为来替代自伤。比如,想要自伤的时候,用手握住冰块,用力挤压,让彻骨的寒意麻痹并分散注意力;用红色记号笔在身上狠狠地画下去,来替代刀割。
3.及时求助
告诉孩子,遭遇不顺,又无法自己理清时,任何时候都可以向父母、朋友、老师、医生求助,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减少自伤行为。
家庭、学校都要真正关心和接纳这些孩子,才能有效帮助他们重拾欢乐。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