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武术教学质量初探

2021-06-22季家俊

文理导航 2021年6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小学体育

季家俊

【摘 要】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武术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增强学生身体的灵活性,还能提高学生意志力,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武术教育,提高学生人格素养,让武术文化源远流长,绽放新的光彩。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教学;武德教育;意志努力

武术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一项体育文化,具有传播性强老少皆宜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武术教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武术教学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对于武术教学抱有强烈的兴趣,教师要创设条件,给学生练习武术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在“目标”一项指出“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运动基础知识水平目标”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那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利用武术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质量呢,下面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创设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武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虎虎生威的武术是完成孩子心中英雄梦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明的熏陶下,传承中华文明,学习中华武术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的一种手段。

(一)宣传武术文化,感受武术氛围

不管是2008奥运会上太极武术表演,还是中央台联欢晚会上的武术亮相,中国人爱好武术已经成为深入骨髓的民族特征。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武术氛围,介绍少林、武当、太极等武术,还要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准备一年级体育《小小武术师》时,教师一身练功服,把自己扮作少林弟子,精彩亮相,在孩子们面前配合《功夫》的音乐,演绎少儿武术操,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武术的兴趣。孩子们纷纷模仿学习,蹲马步、击拳,一招一式,练得非常认真。

(二)积极练习武术,提高意志努力

武术是需要意志努力做支撑的,因为长时间练习武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马步蹲的时间一长,孩子们感到痛苦时,有的孩子坚持不住,放弃了坚持,但是有的孩子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怕吃苦,坚持到规定时间,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意志水平。同样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武术动作,都需要孩子长久持续的练习才能有效果。鼓励孩子积极练习武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吃苦精神,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利用武术教学,积极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学习武术,从一开始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让孩子们知道练习武术本领并不是为了仗势欺人,而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必要的时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武德”即“为善”,不“为恶”,不欺负弱者,这与小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目标有共通之妙。

在武术实际教学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孩子们之间有许多互助友爱现象发生。比如一次学习五禽戏时,一个叫妮妮的孩子把脚崴了,旁边的佳佳立刻上前,把她扶了起来,接着喊来了老师,并一起将妮妮送去了校医务室。还有一次一个叫运运的孩子练习少儿武术操的一个武术动作,一直不理想,觉得动作不协调,同伴琪琪看见了,把自己的练习武术的心得体会告诉他,并且帮他纠正动作,两人一起努力,运运终于能流畅的把一套武术操表演出来了。教师用心观察孩子们练习武术的情况,对孩子们之间的友爱、互帮互助、合作等良好行为习惯及时给予了肯定。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好身体,更要引导学生注重良好品德的塑造,对主动帮助别人的同学不吝啬表扬,时时刻刻注意学生优秀德育品质的培养,用正能量去影响孩子,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用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战。

三、注重个别差异,开展多样武术教学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教就会,一学就懂,也有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有效措施,设计符合小学生各年龄特点的武术教学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

(一)学习趣味性强的五禽戏

五禽戏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传统武术,是我们的祖先分别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形态特征,汇编整理而出的健身气功。动物形态的趣味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武术的兴趣,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模仿老虎的威猛、鹿的活泼、熊的气势、猿的机灵、鸟的飞翔,尽力向逼真的动物形态靠拢,力求能练出五禽戏的神韵 。孩子们在模仿中锻炼身体,在相互学习中获得进步。

(二)練习修身养性的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集中国传统的儒学与道学于一体,以太极、阴阳等哲学为基础,适合人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是传统的汉族传统拳术。孩子们学习太极拳旨在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传承中华武术,起强身健体的作用。孩子们学习太极拳不仅能了解我国的武术文化,还能将之用于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等方面,为宣传中华武术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普及最广的八段锦运动

近来,八段锦运动已经在各大院校与中小学中得到普及。八段锦是一种导引术,孩子们只要学会了八段锦,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皆可以练习,由于八段锦对人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武术类体操。八段锦从头部运动依次向下对人们的各个部位都进行的针对性的锻炼,对于文化课程繁重的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消除疲劳恢复积极情绪的良好精神药剂。

(四)积极组织少儿武术体操比赛

少儿武术体操融合了中国武当、少林等武术的精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武术体操。孩子们练习武术体操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肌肉的爆发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与反应应变能力。孩子们学习武术体操不仅强身健体精神愉悦,还能用于武术表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提升学生自信心。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武术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应用到了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激趣导课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孩子们感兴趣的视频内容。比如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的武术精彩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在热身部分,指导学生练习武术基本功,拳掌勾、马步冲拳、仆步推掌、腕踝关节绕环等,唤醒学生们的身体机能,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正式集体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创新武术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武术片段,尝试性自主学习。教师适时指导评价。在分享经验阶段,大家展示自己的武术学习成果,进行小组集体表演武术。并采用师生、生生互动互学的形式,使大家都能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更好的本领。不管是预备姿势,还是垫步弹踢、马步横打等武术基础,教师对学生都应该严格要求,力求学生动作到位,精神饱满,达到姿势沉稳,形神合一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孩子学习武术的兴趣,更要在内容上慎加选择,创新武术教学模式,使孩子们学的有兴趣,越来越有精神。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之能主动克服自身惰性,加强武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思豪.初探小学武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13-115.

[2]王文文.游戏与小学武术教学的融合实践分析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0):103-104+107.

[3]陈思豪.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0):115-117.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小学体育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层次要点及其运用探析
对武术教学中采用音乐辅助教学的研究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