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卫生人才发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21-06-22赵锴赵佐庆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3期
关键词:调查价值观农村

赵锴  赵佐庆

[摘要] 目的 探讨价值观、职业认知等多因素对农村卫生人才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方法 于2020年5~6月,随机选取西安周边的临潼区、长安区和蓝田县下辖乡镇246名农村医师,对其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5个项目的50个条目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农村医师的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之间测评得分存在差异,其中,女性医师得分为(65.23±6.88)分,高于男性医师得分(60.10±5.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岁以上医师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年轻医师,工作满意度得分(88.65±12.17)分和工作选择意向得分(81.46±9.98)分,均高于35~55岁(61.55±7.71,59.35±5.33)分和34岁以下(50.55±8.39,45.32±8.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以上学历医师的价值观和工作选择意向得分、中级职称的工作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得分明显低于高中学历以下及无职称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生活满意度(P>0.05),其他各項目对工作选择意向均有显著的影响(P<0.01)。 结论 应当重视价值观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作用,加强改进措施以增强农村对卫生人才的吸引力。

[关键词] 农村;卫生人才;价值观;调查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3-0159-05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medical talents

ZHAO Kai1 ZHAO Zuoq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aanxi, Xi′an710061, China; 2.Department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Tangdu Hospital, Shaanxi of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values,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edical talents. Methods 246 rural docto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Lintong District, Chang'an District and Lantian County in Xi'an from May to June in 2020.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50 items, mainly involving 5 aspects: values, career cognition, job satisfacti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job choice intention.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rural doctors in different gende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Among them, the score of the female doctors was(65.23±6.8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 doctors (60.10±5.4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ll item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doctors over 56 years old than those in the young doctors. The scores of job satisfaction (88.65±12.17) and job choice intention (81.46±9.98)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35-55 years old (61.55±7.71, 59.35±5.3) and those under 34 years old (50.55±8.39, 45.32±8.37),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 The scores of values and job choice intention of the doctors with bachelor's degree or above,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choice intention of the doctors with intermediate professional titl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octors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without professional title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1).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alues, career cognition, job satisfacti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job choice intention(P<0.01).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xcept life satisfaction (P>0.05), other item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job choice intention(P<0.01). Conclus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basic role of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rural areas to medical talents.

[Key words] rural areas; medical talents; values; investigation

针对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各种激励政策并得到落实,但受市场价值导向和管理制度等复杂因素的困扰,农村卫生人才发展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改善[1-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村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发展,农村卫生人才的价值取向、物质和文化生活及个人发展的需求产生了明显改变,对农村工作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3]。迄今为止,虽然对农村卫生人才发展的相关研究屡有报道,但在农村卫生人才的思想基础建设、工作及生活态度直至农村工作的信心等方面的研究仍然需要加强[4,5]。因此,通过对农村医师的实地调查,对他们的农村工作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工作选择意向进行研究,探讨其相互关系、规律和农村卫生人才匮乏的原因,为解决农村卫生人才问题提供新思路。

1 农村卫生人才现状调查

1.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1.1.1 问卷调查  于2020年5~6月期间,为了摸清当前农村地区卫生人才的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等基本情况,随机对西安地区周围的临潼区、长安区及蓝田县下辖10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250名各年龄段的在职农村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内容和注意事项给予了充分解释,保障调查信息准确无误。问卷发放后采用自填方式并回收。发放问卷250份,回收合格问卷共246份,男性180份,女性16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

1.1.2 座谈调查  与问卷调查同时,在不同乡镇随机选取60名30~55岁的在职农村医师作为调查对象,以座谈会方式进行,所得信息用于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和辅助分析。其中男性31名,女性29名,基本资料情况与问卷调查对象一致,符合调查条件,例如农村医师任职3年以上并具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思维敏捷及表达能力强等。充分解释调查目的、方法和相关事项后按预设问题和条目进行交流和回答。记录收集调查信息和资料以备分析研究。

1.2 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问卷设计参照黄雪娜的职业价值观定量分析和杨群的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资料制定调查问卷[6,7]。内容除了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婚姻、学历、职称及薪酬收入等,主要围绕农村医师个人价值观、农村卫生工作的认识、工作和生活状况的态度及农村工作的选择意向进行设计,包括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五个项目及下列10个条目,全部内容共50个条目(见表1)。采用Likert5分量表法对各条目评分,积极态度语句以5分对应十分同意、4分对应同意、3分对应未定、2分对应不同意、1分对应十分不同意,消极态度语句采用相反方式评分。所得分数再以百分制标化[K1]以备后续统计学处理。座谈调查内容与问卷调查基本一致,但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交流流畅,信息来源更为广泛和细致。问卷信、[K2]效度分析显示效果良好(克隆巴赫系数为0.906,KMO值为0.0.[K3]83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三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各项目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各类人才中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的差别。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农村工作选择意向的关系和影响。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中,从事农村医师工作6年以上者有187名,5年以下者为59名,其中男140名,女106名。年龄分布:34岁以下者90名,35~55岁120名,56岁以上36名。学历分布:本科学历以上20名,大专100名,高中以下126名。职称分布:中级职称50名,初级职称100名,无职称96名。所有调查对象中,已婚者200名,占81%,未婚者46名,占19%。月收入2000~3000元者为190名,3000元以上者为56名。

2.2各项目的基本状况

在问卷调查中,各项目整体得分不高,男性和女性医师的价值观得分(60.10±5.43,65.23±6.88)及农村工作选择意向得分(55.12±7.31,69.55±5.98)较低,职业认知得分相比较高(71.23±5.34,81.55±6.33)。职业认知代表个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认识、态度、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提示当前农村医师的职业思想和认识基本状况较好。工作满意度(60.78±5.31,71.55±7.11)和生活满意度(62.28±7.33,70.45±7.56)不高显示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座谈调查结果大体与问卷调查一致,从整体上看,多数人员价值观概念较为模糊,对当前工作和生活存在疑虑和不满足。

2.3 农村医师不同类别之间差别

不同医师类别的得分有所差别,其中,女性各项目得分均高于男性,比较双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和性别特征差别有关。在各年龄段中,56岁以上在各个项目中得分最高,特别是职业认知(91.35±6.22)和工作满意度 (88.65±12.17)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医师中学历越高五个项目得分越低,高中学历以下者对农村工作和生活较为满意(91.15±11.14,81.15±8.31),农村工作意向较高(93.46±11.93),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农村缺乏高级职称医师,初级职称和无学历人员整体得分高于中级职称,特别是无职称人员的农村工作选择意向更高(P<0.01)。因此,学历和职称越高扎根农村工作的思想越不牢固(表2)。座谈调查资料是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和佐证,25名45岁以上的农村医师(41.7%)在价值观和职业认知方面整体表述积极向上和正面,其余35名医师(58.3%)回答结果不佳。共55名医师(91.7%)对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和条件明显不满且向往城市和大医院工作。

2.4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农村工作选择意向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农村工作选择意向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P=0.01),除了生活满意度与其他各个项目的相关因子数值较低外(0.422~0.617),其他各项之间的相关因子数值较高(0.644~0.874),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与农村工作选择意向之间高达(0.700~0.805)。生活满意度与相关性相对较弱可能与单纯生活状况影响作用较小有关。因此,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农村工作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表3)。

2.5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对农村工作选择意向的影响

将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工作选择意向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除生活满意度外(P=0.08)外,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对工作选择意向的影响十分显著(P<0.01)(表4)。分析模型标准化残差符合正态分布,调整R方为0.721,拟合优度较好,排除共线性问题(DW值1.683,容量为0.200~0.616,VIF值为1.623~4.999),方差分析显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和回归方程良好的使用价值(P<0.01)。

3 讨论

3.1价值观导向对促进卫生人才下沉农村具有重要作用

调查中发现,农村卫生人才各个项目的整体得分不高,但价值观得分与其他各项内容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还发现,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着正相关现象,特别是所有项目与工作选择意向之间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对农村工作选择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以哲学的观点,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K6]辨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价值观作为思想认识的基础必将对职业认知、工作和生活的感知及态度产生影响,以至对农村工作的信心和选择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特别是青年人才受教育背景、舆论和社会等因素影响,其价值取向[K7]也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实现个人价值,降低了农村工作的选择意向[3]。因此,首先需要通过培养和疏导,协助其树立为基层和农村服务的思想并创造一个多样性和包容的工作环境,促进职业认知正向发展。还要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加强对农村卫生人才群体的特点、个人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深层次关联因素,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激发其勇于挑战、不怕艰苦、下沉基层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1]。

3.2加强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到农村工作

据统计,每年医学毕业生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进入医疗岗位,而到基层和农村工作者更少,不利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发现,价值观导向作用和职业认知规范对医学毕业生在农村工作的意向和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实际,坚持价值观培养不断线,扎实培養基层和农村工作的思想,鼓励医学毕业生到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8]。此外,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和模式,完善订单定向及免费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和护理学科教育改革,推进信息交流、科研及学科建设和发展,逐步充实基层和农村卫生人才,提高医疗水平[9]。加强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医学教育等成人医学教育模式,提高基层低学历、低职称卫生人才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壮大农村卫生人才队伍[10-11]。

3.3以环境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和进步

资料表明,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离职倾向均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环境及地位存在密切关系[12-13]。研究中也发现了价值观、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及工作选择意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P<0.01)和对农村工作选择意向的显著影响和作用。一般认为,价值观和职业认知可作为对事物判断的基础,能够对工作、生活的感知和工作选择意向发挥作用。以辩证角度看,农村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包容性和多样性、工作氛围、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不足阻碍了农村卫生人才发展,但这些消极因素可以产生逆向作用反而不利于价值观的改造和职业认知的提高,使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进一步降低,与农村工作意向的减弱形成恶性循环,造成高素质卫生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和卫生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无法得到改善。因此,必须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广大卫生人才的价值观改造和重塑,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提高农村对卫生人才的吸引力。主要措施一是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和物质生活待遇,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便利的生活条件、良好的交通、娱乐及体育条件和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活满意度[14-15]。二是加强卫生医疗基础投资,增加先进医疗设备以建立优良的工作基础和条件,进一步促进医学毕业生和农村医师的价值观改造和发展,使人才聚集能力得到新的提高。

3.4推进政策和管理改革,助力人才自我价值实现

女性趋向于安定的工作和生活,价值取向、职业认知及选择农村工作意向比较稳定。特别是56岁以上医师接近退休年龄,价值观和职业认知较为成熟,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较高。本科学历以上或者职称较高人员具备较好的医学教育背景,理论知识扎实、医疗实践能力强,但他们思想活跃,特别是年轻医师具有竞争和拼搏精神,追求事业成功和荣誉,他们向往更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因此,加强青年人才的价值观培养和疏导,树立扎根农村工作思想尤为重要。此外,针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医疗水平、学历和职称较低及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人才政策与管理需要加强和完善,在职称、晋级、培训及考核等方面建立切合实际的规章和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吸引和聚集卫生创新人才[16-17]。在完成《“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基础上[18],改革基层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和包容的工作环境[K9]尊重医务人员执业特点,在户籍、地域、身份、学历、职称、人事关系等方面给予放宽和政策倾斜,消除各种限制和条件,吸引和聚集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戈耀,熊丹丹,王灵芝,等.基层医务工作者视角下贵州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22(16):1931-1935.

[2] 王晓楠,郭凤侠,刘旭,等.陕西省基层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10):742-745.

[3] 任丹丹,代以平.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价值的构建[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71-76.

[4] 张玲艳,邱水才,吴倩,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创业价值观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9):260-261,266.

[5] 潘道广.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与培育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9):118-121.

[6] 黄雪娜,金盛华,张爽.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量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4):186-192.

[7] 杨群,高燕,张晓荔,等.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A):17-19.

[8] 婁鹏宇,王艳霞,王伟,等.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8,(9):85-88.

[9] 吴利纳,马新翠,马秀华.托管模式下医联体基层人才培养路径体验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69-172.

[10] 杨金仙,刘春平,蔡克伟,等.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基层护理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9, 36(6):61-62.

[11] 谈在祥,吴松婷,夏有兵.基层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6):63-65.

[12] 刘彦辰,张研.邢台市某县医院医务人员职业认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 32(1):103-107.

[13] 秦善春,李洪涛.医联体文化建设对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40-143.

[14] 刘宇,康健.乡村医生离职倾向:综合保障水平、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承诺的影响相—来自藏羌少数名族聚居地的实证证据[J].农村经济,2019,(12):130-136.

[15] 陈希娟,乔梁,李梦凡,等.农村定点定向医学生基层就业的SWOT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0,(4):261-264.

[16] 祝嫦娥,陈昭蓉,周丹丹,等.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9,32(9):24-27,51.

[17] 潘伦,何坪,邓福忠,等.重庆、云南、贵州三省市基层中医师岗位职业能力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35)4553-4555,4559.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7, 17(2):145-149.

(收稿日期:2020-11-13)

猜你喜欢

调查价值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我的价值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