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22邱恒霞顾宇徐鹤颜培实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3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邱恒霞 顾宇 徐鹤 颜培实

[摘要] 目的 探讨MRI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来我院诊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实施MRI、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诊断,对比三种方法诊断情况。 结果 经MRI检查诊断,46例患者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92.0%;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45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90.0%;经心电图检查诊断,44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88.0%。三种检测诊断方式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实施MRI、超声心动图或者心电图检查,所获结果准确性均较高,其中MRI诊断结果准确性更高,在临床实践时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進行检查诊断,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继而进一步为疾病治疗提供更为准确且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3-0001-04

Application of MRI, echocardiography and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QIU Hengxia   GU Yu   XU He   YAN Peish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Dalian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Dalian   1160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RI, echocardiography and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HCM).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AHCM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basic data of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while MRI, echocardiography and ECG were conducted, and the diagnosis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46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AHCM by MRI, 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92.0%. 45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AHCM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90.0%. 4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AHCM by ECG with an accuracy rate of 88.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curacy rate among the thre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MRI,echocardiography or electrocardiogram exhibits a higher accuracy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HCM, among which MRI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other two method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diagnosis method can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own condition and needs, in order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results, and then further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reference for disease treatment.

[Key words]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MRI; Echocardiography; Electrocardiogram

所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指心肌肥厚病变位置在左室乳头肌下心尖部分,其临床症状表现不是很典型,故在临床诊断中很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1]。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多样,无特异性,其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为在心尖局部见心肌肥厚影像学征象[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检查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方法也随之增多,各方法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均存在很大的差异[3-4]。本研究选择5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MRI、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三种检测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12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4~72岁,平均(52.12±3.01)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为:第2心音出现逆分裂,主动脉瓣区中晚期出现喷射状杂音,并且在压差发生变化时杂音强度也随之变化;有第3、4心音;颈动脉及新建波动出现双峰收缩波;心电图ST-T段改变,出现异常Q波。肥厚型心肌病诊断金标准:左心室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肌纤维排列不对称性肥大紊乱,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血流充盈受阻,心室舒张顺应性降低,可伴或者不伴流出道狭窄或梗阻。所有患者均通过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制定的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级,均是Ⅰ~Ⅱ级。50例患者中有17例伴有胸闷憋气,有11例患者伴有胸痛,11例患者伴有心悸,11例患者无症状。

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状态的妇女;有精神病史患者;资料不完整患者;因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及其他原因造成心肌肥厚患者。本次研究已通过患者和其家属的同意,且均在知情下签署同意书,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MRI检查方法  借助于MRI扫描仪和心脏专用线圈、心电向量门控计数评估患者心脏形态、心肌活性、心脏功能以及灌注等,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严格按照检查要求,采集长轴面、短轴面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快速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序列以及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图像。检查参数:FIESTATE为3.4 ms,层厚为8 mm,反转角为45°,矩阵为192 mm×224 mm;turbo FLASH TE 为1.16 ms,层厚为8 mm,反转角为10°,TR为700 ms,矩阵为192 mm×144 mm;true FISP TE为1.46 ms,反转角50°,矩阵为144 mm×224 mm,TR为60 ms。按照肥厚心肌局限在左心室乳头肌下心尖部,通过检查肥厚为弥漫性或者节段性,可诊断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5]。

1.2.2 超聲心动图检查方法  借助于彩色多普勒仪器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2.5 MHz,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和心电图相连接,在胸骨旁以及心尖位置获取标准切面,按照常规要求对左室长轴切面、心尖短轴切面、二尖瓣、心尖四腔心切肌心尖两腔心切面、乳头肌进行检测,按照要求游离壁厚大约16 mm。室间隔表现为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左室壁基底、室间隔、中段心肌厚度低于12 mm,同时左室腔没有扩大则诊断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6]。

1.2.3 心电图检查方法  借助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仪器,测量胸前导联最大QRS波群振幅、T波形态和振幅以及各导联ST段水平。按照无异常Q波,左胸导联前后对称、深倒置巨大T波,ST水平压力评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情况。按照二维超声要求测量患者心尖部心肌最大厚度在11~15 mm范围内,同时心尖部心肌最大厚度以及左室后壁心肌厚度比值上升可评判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将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二维超声结果作为检查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金标准[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检查结果

患者心电图均存在异常,主要表现为左胸导联电压上升、左胸导联所致前后肢对称以及深倒置巨大T波、心律失常。经检查有44例患者确诊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占88.0%。

2.2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患者心尖部心肌对称肥厚或者不对称型肥厚,且回声不均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整体收缩功能大部分在正常值,左心室舒张期呈顺应性降低,且舒张功能减弱,大部分并左心室增大。经检查有45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占90.0%。

2.3 MRI检查结果

经MRI检查发现,表现为典型黑桃心,有5例患者缺血现象,6例有心肌梗死,7例存在心肌纤维化。经检查有46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占92.0%。

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金标准诊断情况见表1,将表1中所有数据均录入到电子表中通过SPSS 20.0进行处理和分析,经分析可知,MRI、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与金标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某患者不同检查方式图像见图1~5。

表1   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金标准诊断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简述

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作为一种特殊亚型,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相关报道研究表示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所占比重大约是16%[8-9]。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累及位置主要是心尖部、靠近心尖位置室间隔以及左室壁心肌,由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心肌对左室流出道没有影响,因此预后效果相对而言较好。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当患者活动以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或者气短,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故在临床中多根据心电图异常进行就诊[10-12]。

3.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特点

在临床中经常由于患者心电图异常被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但是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没有缺血性心脏病ST-T动态变化,本次研究所选择的5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心电图检查,有44例被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88.0%,和相关报道结果一致[1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异常T波倒置;ST段水平或者下斜型出现下移;左室高电压。心电图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经济,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敏感性比较高,但是特异性不是很高,在临床疾病的检查诊断中多用于筛查,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进行超声心动图或者心脏MRI检查。

因无创、普及率高及费用低等优势,心脏超声依旧是临床上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内径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之间,经长轴检查可发现心尖部室间隔以及左室后下壁显著增厚,同时心尖部心腔比较狭小,在收缩期表现为三角型,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为闭塞状[14-15]。本研究显示,患者心尖部心肌对称肥厚或不对称型肥厚,出现回声不均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整体收缩功能大部分在正常值,左心室舒张期呈顺应性降低,且舒张功能减弱,大部分并左心室增大。经检查有45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占90.0%。本研究所选择的5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有45例诊断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90.0%;有5例漏诊或者误诊,究其原因可能为因为心尖位置伪像;无相应声学窗口导致心内膜边界很难鉴别,没有办法对室壁厚度进行准确评估;在扫查的时候没有注意患者心尖位置。

3.3 MRI检查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型一般分为两种,即T-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P-心尖肥厚型心肌病,T-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尖位置室壁呈弥漫性肥厚,且左心室腔表现为黑桃样改变,在收缩期心尖表现为闭塞;P-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尖位置室壁肥厚情况相对比较轻,大部分是节段性肥厚,在侧壁或者下壁受累比较常见,左心室腔呈黑桃样改变比较少见或者程度比较轻,一般不会出现收缩期心尖闭塞[16]。有学者研究发现,部分P-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可逐渐演变成为T-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故早期对P-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进行诊断也变得非常重要[17]。经MRI检查可精确地将心肌肥厚位置以及程度显示出来,不会受到角度的影响和限制,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漏诊病例。另外一种分型就是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划分成单纯型和混合型,所谓单纯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指心肌肥厚只局限在乳头肌层面下左室远端心尖处;而混合型是指心尖肥厚扩展延伸到其他区域,如左室后壁与前壁、室间隔等,但是心室壁最厚的地方依旧是心尖段。本研究所选择的5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MRI检查诊断有46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准确率为92.0%。研究发现,通过MRI检查患者呈典型黑桃心,心肌肥厚表现为弥漫性或者階段性。研究结果显示,MRI、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三种检查诊断方式所获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选择50例心尖肥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比较少,同时研究时间也相对比较短,对于研究证实各检查方法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优势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样本量,采用动物实验或者病理证实研究结果,以望获得更为准确且合理的结论。

综上所述,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MRI、超声心动图或者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对无症状表现或有胸痛或心悸表现的患者,年龄超过40岁的中年男性患者,在临床中应考虑是否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同时在临床提示下实施超声心动图,对心尖部进行重点观察,若有必要可用声学造影进行进一步诊断,且还可借助于应变成像或组织多普勒等实施整体、局部心肌功能检查评估。若经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存在异常高度怀疑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实施MRI检查诊断。

[参考文献]

[1] 吕楠,彭珍,刘茹,等.心脏超声造影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1):50-53.

[2] 谷长芹,刘爱荣.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 16(5):81-83.

[3] 张学强,相世峰,杨素君.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MRI表现及心电图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0):1280-1282.

[4] 赵艳丽,段新平,高琛,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MRI影像和心电图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17(3):24-26.

[5] 赵永强,吴婷,周涛,等.肥厚型心肌病类缺血样强化方式的发生率、MRI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4):430-433.

[6] 闫朝武,程赛楠,李璐,等.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MRI延迟强化特征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5):345-349.

[7] 武柏林,陆敏杰,张岩,等.单纯T波倒置心室壁厚度未达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标准患者的心脏MRI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9):667-671.

[8] 李璐,程赛楠,崔辰,等.肥厚型心肌病类缺血样强化的MRI特征及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12):903-907.

[9] 刘秀,马丙栋,程林,等.MRI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7):60-62.

[10] 杨林承,周博达,何立芸,等.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二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2):1005-1007.

[11] 杨凯,赵世华,陆敏杰,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临床及心脏磁共振特征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7):534-538.

[12] 庞文萍,刘凤芹,何金良,等.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96-97.

[13] 罗晓亮,赵立超,赵彤,等.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伴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52-255.

[14] 张婷婷,周微微,曹剑峰,等.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5):505-507.

[15] 吕楠,刘茹,庞敏,等.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对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44(4):512-515.

[16] 缪英,曾雁云.超声心动图诊断典型心尖肥厚型心脏病(T-AHCM)及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6):127-128.

[17] 杨丽萍,王可铮,高超,等.肥厚型心肌病的MR与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10):1595-1598,1602.

(收稿日期:2020-11-22)

猜你喜欢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