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1-06-22陈俊红蒋加进戴鼎震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探索课程思政实践

陈俊红 蒋加进 戴鼎震

[摘 要]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兽医病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桥梁”课程,连接着“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课程,其中蕴含了大量且特有的思政元素。通过对“兽医病理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明确了“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与思路,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实践课程思政融入的方法,并提出促进教学改革的几种方式,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金陵科技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课程思政专项)“‘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KCSZ2019-17);2019年度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2020年度金陵科技学院动物医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2020SZTD012)

[作者简介] 陈俊红(1990—),女,安徽宿州人,博士,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兽医学和比较医学研究;戴鼎震(1964—),男,江苏兴化人,博士,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和中兽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5-0125-04  [收稿日期] 2020-11-03

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利用专业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价值引领融入课程建设之中,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功能上的不足。课程思政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因而蕴含的思政元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在充分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探索与实践,逐步积累方法与基础,找到一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兽医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兽医学”课程与“临床兽医学”课程的纽带,其知识体系蕴含了大量且特有的思政元素。在学好这一门课程的同时进行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科学精神、辩证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思路,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人才。就农科大学生而言,是培养乡村振兴及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专门人才。多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依托思政课程,由于这类课程多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基础课学习阶段,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后,授课教师各自为政,对德育元素的挖掘非常零碎,课程思政不成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未能起到协同育人的效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孤岛”的困境[2]。课程思政是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与筛选,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以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动物医学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兽医专业人才为目标,实施“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既符合高校“知识”“能力”及“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也符合畜牧兽医行业具备的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及适应性强的客观用人要求。

(二)有助于锻炼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在新时代的高等学校,课程的育人过程就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教师既要用高深的学术造诣引导学生,更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做“四有”好教师[3]。然而,多年来,有的高校专业教师对于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主动研究意识不够强,各自为政,课堂教学存在“地盘”意识,育德能力较弱。“兽医病理学”课程对于培养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兽医行政执法职业品格是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摈弃“地盘”意识,树立“责任田”理念,必然会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与教学水平。

(三)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

新农科课程建设必将面对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将会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为此,课程教学必须引入农业生产案例,融入现代科技前沿知识。这样一来,必将提升课程的高阶性与创新性,从而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必然会引起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

二、“兽医病理学”课程简介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兽医病理学”是兽医学专业中继“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等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一门介绍动物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学科,为后续的“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故“兽医病理学”作为兽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被认为是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地位,“兽医病理学”不仅讲授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概念和病理变化,也需要应用临床病例来激发学生对兽医专业的兴趣,因此“兽医病理学”是兽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三、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一)完善“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原课程教学目标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动物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经过和转归的一般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能识别常见的、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动物医学专业课及相关专业的学习,以及以后的臨床和生产实践奠定理论基础。该目标包含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但尚缺乏价值引领内涵,与课程思政的要求相差较大。为此,需增设“育德内容”,即树立尊重生命及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培育科学精神与辩证思维,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在完善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构“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重新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并融合最新学科专业知识进展,从中提炼蕴含的思政元素,更新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件、教案、教材及课堂教学之中,并建立包含思政元素在内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同时,通过学习、调研、探索实践,提升课程团队的教学水平与实践创新能力。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1.把辩证思维教育融入“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而“兽医病理学”中无处不渗透着唯物辩证法,如: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斗争、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影响、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个性和共性的相互联系等。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兽医病理学”所体现的事物普遍联系观点、发展变化观点、对立统一观点等辩证思维,进一步让学生学会使用辩证思维分析病情的演变,明确患病动物疾病的归转,解决日常动物临床诊疗中的问题,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把人文精神融入“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具有仁爱之心是生命教育的中心,即要尊重和爱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与身体,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融洽相处。“兽医病理学”实验中常涉及家兔、小白鼠等动物,大批为人和动物健康研究牺牲的实验动物,是为人类向生而死,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渗透生命伦理教育和职业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救死扶伤、敬畏生命的深刻内涵。

3.把科学精神融入“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科学精神要求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在授课时,要教育学生求真务实,做到严谨细心、尊重事实、不回避问题、认真专注。科学精神还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善于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培养探索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关键,注重勇于探究,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及理性思维意识。同时培养科学家精神,宣传科学家典型。

4.把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责任和担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作为“救死扶伤”的兽医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更为重要。在疾病的病因教学中,通过“健康教育”的概念讲授,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畜禽场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畜禽场规避危险因素,克服不良卫生条件,引导学生体验社会实践不仅能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还能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这是一件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5.把法治素养教育融入病理学课程教學。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与道德素质”。当前,畜禽产品直接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这就需要有相关法律进行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明确规定了动物生产、运输等的要求。但因为检疫的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全国范围内“非洲猪瘟”的暴发,造成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有部分不法商人转卖销售病死猪,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因此,一定要履行自己在诊疗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依法依规处理好患病畜禽。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描述专业知识点,具有真实性、互动性、启发性等特点。“兽医病理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4]。一方面,“兽医病理学”是研究患病动物机体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的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能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兽医病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动物疾病转归的能力及科学精神。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关心国情民情、关心时事政治,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融入课程。首先是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师选择的案例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符合最新发展趋势,还需要包含课程思政元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素质。其次是材料的准备。教师要收集教学内容资料,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关键点,从而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最后是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形成正确的专业诊断结果及“课程思政”意识[5]。

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的教学环节,其核心是问题的设计与解决[6]。首先,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关注的各种热点与焦点问题引入课堂,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阐释和评价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将教学内容、教师思维和学生寻求知识的思维协调同步发展。其次,师生互动研讨问题,教师导入情境问题,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与探索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完善自己的认知,结合现实形成新的观点和见解,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最后,评价结果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研讨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及新理解,总结归纳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同时将问题研讨纳入课程成绩考核,形成激励与竞争机制。问题教学法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不仅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方式及自我评价等,也能使教师在学生的疑问、思考、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这种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教学主体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理念和共享生命价值的过程[7]。

3.混合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是借助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线上教学资源,通过面对面教学与线上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8]。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的,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也拓宽了教学资源。而混合式教学运用在“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中,需要做好三种“因素”的混合:首先是师生角色的有机混合;其次是教学模式的有效混合;最后是考核评价标准的有效混合。采用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课程教学的效果,同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五、展望

(一)創新教育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微视频、微课,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建立微信公众号,经常推送案例供学生学习分析,借助智慧教室发挥互动与讨论功能,通过动画模拟兽医法规案例情景再现,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均可生动体现案例教学效果。此外,其他的教学方法尚需实践和完善。

(二)提升课程团队的综合素质

专业课程是价值引领的载体,而教师则是课程思政的主角,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好坏归根结底是教师的育德能力是否达到要求。要使“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得更好,还得在课程组教师的价值引领能力上下功夫。除了不断加深个人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外,还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加以提高,从较高的政治站位上掌握课程思政方法论。如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锻炼洞察学生心理、把控课堂节奏的能力。总之,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强化课程建设,提升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深化课程建设,开发第二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增设兽医法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大型畜牧场开展社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安排学生分组到农牧市场开展调研,掌握市场兽医行政法规的执行情况。此外,应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材内容,同时建立并完善课程网站,整合课程资源,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韩先洲.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高教研究,2020(5):48-50.

[3]郭杰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

[4]李陈,曲大维,孟卫军.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1-4.

[5]李朋.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5):127.

[6]黄俊.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J].化工管理,2019(2):154-155.

[7]白羽.思政课程“问题中心教学法”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4):81+85.

[8]程雅宇.混合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9,41(6):79-8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Veterinary Pathology

CHEN Jun-hong, JIANG Jia-jin, DAI Ding-zhen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38,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tea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but also strengthe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eterinary Pathology, as a “bridge” course of animal medicine major, connects the course of Basic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the course of Clinical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uniqu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Veterinary Pathology course, clarifies the goals and idea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digs deepl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practices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Several way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Key words: Veterinary Path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loration; practice

猜你喜欢

探索课程思政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