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2021-06-22徐盼李小芬申峻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应用型本科科研项目

徐盼 李小芬 申峻松

[摘 要]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仅關乎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也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其他专业“4+0”应用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创新能力;动物科学(畜牧兽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教职成函〔2019〕14号);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函〔2020〕10号);2020年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团队导师制的农业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人才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YYB202040)

[作者简介] 徐 盼(1988—),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遗传育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5-0001-04   [收稿日期] 2020-11-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仅关乎学生的自我发展,也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着组织和引导的职能作用,发挥着主导作用[1],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2015年,随着第一届动物科学(畜牧兽医)“4+0”专业学生入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与扬州大学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3+2”专业高职本科分段培养[2]后,在探索应用型本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3]。学校与二级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对培养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其他专业“4+0”应用型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一、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响应国家政策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4]。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5,6]。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自我需求

2020年的调查显示:2016—2018级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总人数为138人,112人(81.16%)认为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对自己的学业及发展有重要意义,122人(88.41%)较愿意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单一化、“填鸭式”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性、理性和创新性思考。教师的科研项目体现了本学科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本专业的知识,激发学习热情。128人(92.75%)表示如果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会考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可以拓展交际范围,锻炼应变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现双赢

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完成部分科研工作,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加快了项目的进度,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提高,促进了个人发展[7]。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科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

二、取得的成绩

2016年起,动物科技学院整合全院资源,牵线搭桥,积极鼓励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截至2020年上半年,共有35名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学生主持的科研项目有9项(见表1);参与发表的论文有6篇,其中包含2篇SCI论文(见表2);4名学生考取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

此外,对138名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时间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53人(38.41%)意向在大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56人(40.58%)意向在大三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这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学生在大二、大三阶段学习了专业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2016级45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中,有27人意向在大二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该结果提示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较佳时间为大二。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2020年的调查显示,138名2016—2018级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中,有122人(88%)较愿意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际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人数为35人(25.36%),其中2016级15人(33.33%),2017级13人(27.08%),2018级7人(15.56%)。不善交际、缺乏主动性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首要原因,专业知识少、能力不足及缺乏教师科研项目相关信息也是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的经验,未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也缺乏相应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受限于本职工作,缺乏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除此之外,本科生课业繁重,时间碎片化,没有像研究生一样长期完整的时间保证,无法有效开展科研项目,科研项目进展缓慢,导致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三)宣传和引导不足

学校及二级学院虽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整合了多种创新能力提升途径,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凤凰学子项目等,但是宣传的重点对象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状态。由于时间紧迫,缺乏持续性的指导,很多学生无法坚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导致中途退出,培养效果不佳。

四、建议与措施

(一)宣传形式多样化

学校及二级学院的网站需要及时更新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方便学生随时查询。学校及二级学院可以积极组织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举办面向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术报告。二级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可以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动科青年”定期滚动式宣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凤凰学子项目等比赛及项目,定期推送教师及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班主任的宣传与鼓励也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此外,举办创新成果展,邀请本校或其他学校在各类项目和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二)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设计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

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是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门槛最低的一种方式。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较佳时间为大二。因此,二级学院可在大二时将主持科研项目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对接,指导教师提供合适的参考选题,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后,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给予学生持续性指导,直至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可形成梯队,高年级带低年级,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要方向进行科学探索,从而得到充分锻炼。学生积累一定经验和成果后可以申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凤凰学子项目等,形成良性循环。

(三)配套相关资源及政策

学校和二级学院做好保障工作,确保教师与学生有平臺和资金进行创新。学校和二级学院对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进行奖励,对学生的创新活动给予了学分认定。

参考文献

[1]刘晓伟.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主导地位[J].辽宁教育研究,2006(1):73-75.

[2]李小芬,段修军,杨章平,等.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36-137.

[3]徐盼,张君胜,朱明苑,等.“4+0”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10):17-19.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8):51-54.

[5]沈剑英,黄风立.依托科研项目开发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163-165.

[6]吴金星,王晓,王保东,等.教师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J].大学教育,2014(1):103-106.

[7]高捷,杨西强,印杰.以创新实验计划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8(Z3):12-14.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aking the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Major of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U Pan, LI Xiao-fen, SHEN Jun-song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elf-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s, but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re a good platform for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effec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based on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in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4+0” applied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of other majors.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应用型本科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服务现状与对策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