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2021-06-22张煊孟妍何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

张煊 孟妍 何媛

[摘 要] 高校附属医院的职工队伍是党组织队伍的优秀后备军。研究探索了适合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体系,对入党积极分子从4个维度9个方面设计和构建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实践,问卷调查评估该模式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合理性,结合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和建议,初步探索出适合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复旦大学党建研究会党建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 张 煊(1988—),女,上海人,学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建研究和科普传播研究;

何 媛(1983—),女,云南昆明人,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助理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和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5-0018-04    [收稿日期] 2020-11-17

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校附属医院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和健康促进的主要载体,是服务民生和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指出,要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保障高校附属医院人才队伍先进性和培养党的新鲜血液的源泉,也是医院基层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保障。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在人群结构、认知情况、知识结构、工作特点等方面具有特殊性[1]。培养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技能型的医学人才队伍,对高校附属医院的发展和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例,结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要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行业特点、医院特色和培训对象的内在需求等,探索适合高校附属医院职业特点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现况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特殊性

加强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以来,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受到了高度重视。高校附属医院的职工中具有大量学历高、职称高的知识分子和奉献精神的医务青年,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基础力量,但是职称晋升、临床考核、科研任务和繁忙诊疗工作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阶段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对于思想汇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高。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快速化、开放化的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意识形态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对培训的体系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多元化

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一般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受身边同事、榜样或者亲人的感召,具有明晰的入党动机,热爱党,信仰共产主义;二是为了自己在临床、护理、医技等工作岗位中的成长,希望通过入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机会;三是具有一定的投机和盲目心理。在思想上,入党积极分子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学习的效果,造成学习时紧时松,存在自觉性不强、内在动力欠缺的情况;在工作中,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其身份及其职责缺少明确的认识,更关心个人的利益得失,忽视集合和他人的利益,主动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有待提高。

二、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实践模式探索

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况,以实践为基础,结合高校附属医院的特点,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小组讨论、深入访谈等,汇总医院党建专家的意见,构建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体系,从4个维度9个方面设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模式,本培训模式于2019年形成并实践。

(一)坦诚担当维度,强化理论教育和党性修养

理论培训是保障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源泉。从“夯实理论学习”“结合职业特点”“聆听普通党员心声”和“线上互动党课”四个方面开展积极分子理论培养教育,坚持以传统党课为基础,创新党课教育形式,建立现场熏陶式、互助互动式、随机讨论式、典型示范式等形式多样的党课,确保党员教育全方位,使党课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1.夯实基础理论,树立“思想源泉”。邀请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教授开展以《党史与形势政策》为题的系列授课,着眼于党章、党史、基础理论、国际形势政策四个方面的内容,使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加深对党的了解,夯实理论基础,从思想上入党,坚定政治方面和人生信仰。

2.结合职业特点,将党课讲“活”。开展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医院学科带头人、退休专家以 “老红房子人”的视角,采用故事会的形式,与入党积极分子畅谈入党初心、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结合故事会,采取讲座和问答的形式,将党的理论教育与医院临床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特点相结合,让入党积极分子从身边榜样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立足于时代要求,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篇章。

3.午间一小时,聆听普通党员心声。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由于临床诊疗工作忙碌,利用中午1小时的时间,在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具有特色的“午间分享会”,来自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各个岗位的黨员结合自身岗位,用群众性语言说党事、讲党话、叙党心,内容涵盖国家发展历程、典型故事、医院人文历史、身边人和身边事等,通过持续的分享会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心灵受到洗礼,增强对党的理解,启发和助推入党积极分子履行义务、模范带头。

4.线上互动“课堂”,拓宽培训形式和内容。作为线下的补充,开展线上入党积极分子互动“新课堂”,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共享性、即时性、平面性、低成本性的特点。在医院OA网页端和手机端开通入党积极分子互动“课堂”,入党积极分子实时看到学习时间、学习积分、小组进度,针对专题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线上互动“课堂”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时间更有延伸性,培训内容和效力得到了扩展。

(二)坚定信仰维度,“面对面”系统专题大讨论

开展坚定信仰“系统专题大讨论”。专题讨论是一种形式,强调的是入党积极分子对内容思考的问题化和过程的探究化,其主要功能不完全在讨论本身,而更多的是从反思和思辨的维度,以“端正入党动机”为前提,围绕“什么是党”“我为什么要入党”“您心目中的党员”“我能为党做什么”等专题,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讨论,在入党积极分子间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深刻讨论和对话,联系实际,引发思考,加深对入党动机、个人信仰等认识的内化和理解。

(三)梦想起航维度,实践教育在行动

1.结合专业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延伸到医院之外。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和工作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服务。强化入党积极分子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的团队志愿实践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各项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如通过社区义诊、中小学生生殖健康科普讲座、医疗援助、义务帮扶、上海进博会志愿服务及各类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口号上,而是要将党的理论和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拓展实践的厚度和宽度。红色基地具有意识形态导向性、直观生动性、实践体验性和情景互动性等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复旦大学、上海市及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所特有的情理交融、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对红色资源脉络、线条和路径的梳理,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实践和体验渠道,通过亲历式的体验,看实物、看照片、听讲解、拓实践,重温历史与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构建自身的价值观体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砥砺前行维度,动态评价形成良性态势

1.通过评价,强化过程动态考核。对入党积极分子表现及思想状况进行动态化管理,强化培训过程,从理论素质、组织纪律、廉洁自律、服务群众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群众、支部和培训主体四个方面的评价和互评,汇总综合评定结果,推动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评价的过程化和透明化。

2.视频、文字和卷面结合,进行结业考核。通过小组视频、个人总结和终期卷面考试三个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结业考核。其中小组视频强调以实践为主,通过成果展示和汇报交流,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坚定入党的信念和决心;个人总结兼顾了理论学习、个人信念及实践层面,通过结业考核,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效果,严把质量关;卷面考试以理论和个人认识为主,涵盖党史、党章、党的最新理论、时事政策、个人观点等方面。

三、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效果评价与分析

23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模式的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匿名问卷的方式对参与的入党积极分子,就培训效果、满意度、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汇总统计,评估医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体系的合理性。

(一)入黨积极分子基本情况

23名入党积极分子分别来自临床、医技、护理、行政等岗位,其中临床医生、医技人员占30%,护理人员占35%,行政人员占26%,其他人员占9%;初中级职称占82.6%;在临床医生中,66.7%的具有高级职称,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占91.3%,其中学历为研究生的占30.4%。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的评价

1.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在“您认为入党最需要具备的条件”按重要程度排序中,“思想觉悟高”位居第一(3.91%),“工作能力强”位居第二(2.57%),“群众基础好”(2.13%)和“学习成绩好”(1.09%)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性培育活动的意愿”方面,“积极参加”的比例为100%。

2.入党积极分子对培训的总体评价。在坦诚担当维度中,对基础理论教育《党史与形势政策》系统课程的评分最高,占9.78%,对午间分享会,“很满意”的比例占总人数的78.26%。可以看出,该模式得到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较高评价,满意度也较高。对于“本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总体满意度”,17名入党积极分子选择“很满意”,占总人数的73.91%,6名入党积极分子选择较满意,占总人数的26.09%。对于“您是否认为医院培训为入党积极分子了解党的相关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均选择了“是”。

3.入党积极分子对培训的建议。在建议和意见方面,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最佳方式”这一问题中,选择“讲座或传统授课”的人最多,有20名(86.96%),选择“社会实践、调研、义务劳动”的排第二位,有19名(82.61%),其余依次为“主题研讨会”17名(73.91%)、“看视频或电影”14名(60.87%)、“演讲或辩论”13名(56.52%)和其他1名(4.35%)。

对于该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入党积极分子建议“增加有利于了解党和解决个人思想认识问题的知识内容”的比例最高,占86.96%;建议“加大社会参观考察等实践教学内容”比例次之,占82.61%。其余两项分别为“培训应突出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教育”9名(39.13%);“培训重点应放在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上”6名(26.09%)。

四、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模式

理想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而什么样的认识和教育模式是最佳模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思想和行动上不断转变和提升的过程[2],在培训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共性和特性,现将本研究中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的特色作出总结。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入黨积极分子培训应充分把握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的结合。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手段,注重学习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学习手段的多样性[3,4]。在理论方面既需要党史、党章、党的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时政热点的解读,思想品德建设方面的培养,也需要从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个人能力提升的角度开展的培训。在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强化与专业结合开展志愿服务、多维度利用红色资源等形式来让学员对党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而小组式的多样化志愿服务,既让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实践增强对理想信念的思考和了解,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历史使命,也使入党积极分子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传统和创新相结合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传统的入党积极分子教学模式虽然因其优势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若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创新学习形式,对于学员的掌握度、参与度和体验感会有更好的提升。在本研究中,入党积极分子对培训形式选择传统的讲座和社会实践的比例较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定比例的学员希望有更多创新性的培训形式,如“看视频或电影”“演讲或辩论”等,因此在培训形式的模式上,应注重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将党的理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使培训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三)主动与被动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政培训中引入主动学习,不仅是学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设置了“必选”和“自选”培训模块,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兴趣等情况,自主选择不同场次的“午间分享会”,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志愿服务项目和实践项目”,这些都获得了入党积极分子较高的认可。由此可见,高校附属医院在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中,被动学习模块和主动学习模块结合,能更好地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培训的考核中,注重过程的动态评价。在终期考核汇总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试卷形式的考核通过定量的评分,对学员党史、党章、基本知识和时事政策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通过视频、文字和小组汇报,对开展的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成果展示等有较为主观的定性评价。综合定性和定量评价,对学员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更为系统的评价。

五、总结和展望

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不断革新,新媒体等传播手段日新月异,高校附属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今后在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中,更多融入隐形教育和碎片化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入党积极分子的潜力,促进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成长,让教育更加入心、入脑,为高校附属医院党员队伍的建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宁,姜伟军.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0):20-22.

[2]王晨,嵇红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研究[J].才智,2017(4):109-110.

[3]吴艳.分类分层培养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四自”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242-243.

[4]杜楚源.新时期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46-149.

[5]刘凤英,姚志刚,纪国和,等.影响主动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73-274.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l of Activists for Joining the Party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uan, MENG Yan, HE Yua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The staff of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excellent reserve forc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By discussing the centralized training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activists for joining the Party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n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 of activists for joining the Party from four dimensions and nine aspects, and applied it to practice. The effectiveness, applica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were evalua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during the practice.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urvey, the training model suitable for activists for joining the Party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itially explored.

Key words: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ists for joining the Party; training model

猜你喜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青年教师规范培训模式的建立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大学生寝室片区化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