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1-06-22祝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脊髓炎康复急性

祝丽丽

急性脊髓炎是神经内科疾病,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者坏死所导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多见,常在病毒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发病,其发病急,可在数小时之内出现病变,以下肢体运动障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1-3]。急性脊髓炎患者出现肌力下降或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上升性脊髓炎患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同时予以患者相应的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4]。为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康复作用,本院将2016 年1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与康复组,普通组应用常规干预措施,康复组应用常规干预措施和康复干预措施,现将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6 年1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第7 版《内科学》中有关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组与康复组,每组40 例。普通组患者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18~49 岁,平均年龄(37.89±6.63)岁;病程19~41 d,平均病程(30.10±3.70)d;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29 例,大专以上学历11 例。康复组患者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17~50 岁,平均年龄(38.17±7.06)岁;病程17~42 d,平均病程(31.12±4.71)d;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27 例,大专以上学历1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普通组 应用常规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皮肤保护及二便护理等。

1.2.2 康复组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康复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①肌力训练:医务人员应对患肢自上而下进行推拿,揉捏按摩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可用一支手托起腕关节,用另一支手捋患者手指,5 min/次。对下肢肌肉、踝、膝以及髋关节使用相同手法进行揉捏按摩,3 次/d,持续20 min/次。②关节训练:对患者的各个关节进行被动的伸屈练习,以及内收、外展的活动练习,注意不可过度用力,不可速度过快,防止引起肌肉及韧带的损伤。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可4 次/d,活动20 下/次。③卧位练习:医护人员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躯体移动及翻身的练习,指导患者进行举杠铃动作练习,目的为锻炼上肢肌肉及背部肌肉。④坐位训练:患者的肌力恢复到Ⅲ级,即指导患者行坐位平衡训练,先双手支撑而后到双手离床,逐步训练。医护人员应全程陪同,予以保护。训练患者平衡能力时,让患者坐于椅子上,双手平放,先保持静态平衡,而后进行动态平衡练习,训练逐渐加大难度,利于早期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定,分值范围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5]。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包括躯体活动、精力、情绪反应、疼痛、睡眠、社交、健康变化7 项,每项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分)

注:与干预前对比,aP﹤0.05;与普通组对比,b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躯体活动、精力、情绪反应、疼痛、睡眠、社交、健康变化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普通组对比,aP﹤0.05

3 讨论

急性脊髓炎是临床急症,过度劳累、淋雨受凉是其常见诱发因素,48~72 h 病情发展至高峰,是一种急性自身免疫反应,而后导致横贯性脊髓炎性的改变,病变单位可能是脊髓数个节段,病理改变为周围淋巴细胞增生,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轴索变性,早期表现为脊髓休克,患者出现下肢瘫痪,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7-9]。常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包括饮食指导、排便指导、皮肤保护、用药指导等,可增强患者身体素质,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影响不大。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能使患者血液循环及肢体功能得以改善,能逐步恢复患者坐、平衡,站立以及行走的能力,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10-13]。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前,应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应循序渐进的实施,不可急于求成。不能过分牵拉肌肉及韧带,实施过程要时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并及时予以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提升其治疗信心及治疗依从性[14]。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的疾病恢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脊髓炎康复急性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防控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视神经脊髓炎验案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