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1-06-22赵芳王欢尼罗帕尔吐尔逊郝建萍江明曲建华
赵芳 王欢 尼罗帕尔·吐尔逊 郝建萍 江明 曲建华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以人体淋巴组织出现大量的功能异常的克隆性B 淋巴细胞为主要特征,并以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肝脏和脾脏肿大为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1]。据临床调查显示,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群,呈缓慢发病,病程较长,且早期与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症状类似,导致部分患者误诊、漏诊状况发生,加重病情,提升治疗难度[2]。目前,临床多采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随着药物应用普遍、患者疾病发展,其治疗效果并不甚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多,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痛苦[3]。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5 年6 月~2018 年6 月本院血液科接收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 年6 月~2018 年6 月本院血液科接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抽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50~76 岁,平均年龄(63.25±5.34)岁。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9~77 岁,平均年龄(63.32±5.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此次研究已经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研究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此次研究纳入患者均于本院确诊病症,符合诊断标准[4];②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资料不全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脏、肝脏、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患者;②存在沟通障碍、认知障碍或者其余精神类疾病患者;③治疗依从性差患者;④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即给予患者环磷酰胺(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234),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用药剂量为250 mg/(m2·d),连续用药5 d;同时给予患者氟达拉滨(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78),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用药剂量25 mg/(m2·d),连续用药5 d。以28 d 为1 个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治疗,即给予患者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源氟达拉滨、环磷酰胺,以28 d 为1 个周期,第2~4 天静脉滴注25 mg/(m2·d)氟达拉滨和250 mg/(m2·d)环磷酰胺;同时每周静脉滴注1 次利妥昔单抗注射液(Roche Diagnostics GmbH F.Hoffmann-la Roche Limited,国药准字J20080053),用药剂量为375 mg/m2。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抽取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将其置于5.0%葡萄糖溶液中进行稀释,至利妥昔单抗的浓度为1 mg/ml,随后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SF-36 评分。①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一般。显著: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且外周血WBC≤10×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4×109/L;有效: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肿大体积明显缩小,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改善;一般: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肿大体积、外周血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②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脏毒性、消化道系统。③SF-36:本研究采用简化版量表[5],量表内容包含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疼痛6 项指标,除疼痛外,其余5 项指标的分值与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6.67%(8/30)、肝脏毒性发生率为13.33%(4/30)、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00%(12/30)、肝脏毒性发生率为23.33%(7/30)、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0%(15/3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0.00%(27/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5)。
2.3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68.14±4.31)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6.78±3.58)分、总体健康评分为(38.24±3.63)分、活力评分为(48.64±3.39)分、情感职能评分为(27.65±3.01)分、疼痛评分为(30.22±2.51)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45.38±3.58)分、社会功能评分为(45.38±3.05)分、总体健康评分为(26.24±3.33)分、活力评分为(36.54±3.43)分、情感职能评分为(15.55±2.51)分、疼痛评分为(39.22±3.52)分。观察组患者SF-36 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495、13.2765、13.3427、13.7426、16.9102、11.4023,P﹤0.05)。
3 讨论
目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表现为淋巴细胞在人体淋巴结、骨髓、脾脏、血液等组织部位克隆性增殖从而形成恶性肿瘤,但医学上仍未明确其具体发病原因,仅有部分研究表明该病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辐射、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6,7],多见于老年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的深入,已经明确该病症治疗需以个体化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原则。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均为临床常见的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之中。而利妥昔单抗则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所批准应用于肿瘤病症治疗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8],靶抗原为B 细胞表明的CD20,主要通过抗体的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以及补体的介导细胞毒作用来起到灭杀CD20 阳性B 淋巴细胞的效果。此外,有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还能够提升细胞毒类药物敏感性,从而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9,10]。因此,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3 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具有可行性。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与氟达拉滨治疗的有效性,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而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0%(15/30),低于对照组的90.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5)。更是体现了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与氟达拉滨治疗的安全性,能够降低患者骨髓抑制、肝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且观察组患者SF-36 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与氟达拉滨治疗还能够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本文纳入样本数量较少,因此研究指标无法作为临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评估标准,且未曾对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变化进行分析,这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后续纳入更多样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为临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发生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