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奇心成就一名好医生

2021-06-22闵建颖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医生

文/闵建颖

英国有句谚语:好奇害死猫(Curiosity killed the cat),说的是猫的好奇心很重,经常会四处探险,有时候不小心就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句话也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对任何事情有太多的好奇心,否则有可能会引火烧身,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好奇心往往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推动人类进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肖尔特 (V.M.Showalter) 等人最早将科学素养的内容概括为“科学本质、科学概念、科学过程、科学的价值、科学与社会、对科学的兴趣、与科学相联系的能力”。而好奇心恰恰是激发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爱因斯坦曾这样总结他获得成就的原因。确实,16岁时他就对“光速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光是以很快速度前进的电磁波,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他将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能否看到前进的光,还是只能看到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潜心研究,终于取得物理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他先后开创了四个物理学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同时作为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医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好奇心也是推动医学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被尊称为“药王”“医圣”的李时珍自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中医和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抱着一颗探究医学与药学世界的好奇心,他经常深入民间不耻下问,从渔夫那里,他了解到水生动物的知识;从猎人那里,他掌握了飞禽走兽的知识;从樵夫那里,他明白了花卉植物的知识;从农民那里,他学到了分辨五谷的本事……他还将所看的医书都逐一进行求证,甚至亲自服用剧毒药物,从而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的某些错误,并收集了很多民间偏方、自组了一批新方,前后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最终著成了举世闻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心理学这样定义“好奇心”: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好奇心无疑是一个人寻求知识的动力,它也越来越多地被看作是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特征。

好奇心,也应该是医学生和医生不断向前的动力。然而,在成为医学生之前的十余年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孩子只要知道“这题怎么做”,并不要去探究“那是为什么”,从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的童年时代到这之后长达12年的“刷题模式”,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抹杀了,说得更严重一些,他们已经不习惯去质疑前人、不习惯去否定经验、不习惯去创造问题,而是把自己禁锢在固有的知识里,思维也越来越萎缩。

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对特定学科有较高科学好奇心的学生属于较高智商水平层次,而较低好奇心的学生则相反。因此,多数研究者推测,拥有较强的科学好奇心的学生将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反之则较低。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张云等人所做的一项基于医学生能力培养需求的问卷调研显示,有19.82%的医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亟须培养的能力,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二位,仅次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已经看到了“好奇心”在医学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受到了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能力不足。

通常,在我国一线城市,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生,需要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五到六年的硕士、博士学习,或者本硕博八年一贯制学习,还需要经历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这少则十年,多则十四、十五年的学习生涯中,要始终保持对这个学科的求知欲和新鲜感,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年轻的医学生走出校园,蜕变成一名真正的医生之后,开始面对更多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还有随时需要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要保持一颗初心,永远充满活力,剔除职业倦怠感,也是相当困难的。

近二十年来,医学教育为人所诟病最多的就是培养的学生缺乏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医生大多是没有灵魂的匠人。应该看到,我国医学教育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的课程用于基础与临床教学中。可以说,学校教育已经通过探求、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力求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但是,赋予了太多人文性的医学,是不是只需要从科学技术层面上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呢?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好奇心”不能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自然科学的范畴,它只有与“仁爱心”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医学的温度,才能真正实现医学的“以人为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多向度的,既有对科学的、技术的“好奇”引发的探索,也有对人性、情感的“好奇”带来的探究。我们时常提起特鲁多医生倡导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是怎么做到“总是去安慰”呢?如果这个“安慰”是不走心的、是惺惺作态的、是为了安慰而安慰的,那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了解病人的家庭背景、知识层次、心理状态,切合实际地帮助与安慰才会打动人心、才会赢得病人、才会有医患信任的基础。这就需要对人性、对情感的深入探究的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同理心、仁爱心。归根结底,在医学领域,所有的“好奇”都应该指向提高生命质量、解除病患痛苦这一根本目标。

一个清晰的事实告诉我们,医学科学的发展与疾病谱的改变总是相伴相生的: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在有救了;以前能治愈的疾病现在又耐药了;今天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明天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应该看到,从治疗疾病的本身来讲,当下或许有局限性,不能突破,但是从长远来看,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它终有被攻克的那一天。可是有一点是始终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无论哪个时代,医生对于病患的仁爱之心是不应该也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所有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所有的评价体系与内容,都指向让医生努力成为自然科学的创新者,而弱化“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那么医学的世界将永远只有白色,而失去了她本该具有的象征生命的红色、充满活力的绿色、憧憬宽广的蓝色、体现浪漫的紫色……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样的好奇心要如何培养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颗“爱他人”的善心。明末医家裴一中在《言医·序》中写道:“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仁心近佛的实质就是“爱他人”,这与中国儒家提倡的“仁爱”一脉相承,这也是医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悲天悯人、关怀患者,是仁心、善心的具体表现,是医患双方感到安全、接纳、信任与勇气的最好发端。这种善心的养成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融合,也需要对医学这一职业有高度的认同与归属。目前,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接地气,与“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善于思考的学生会更容易去感受病患的疾苦、去体悟医者使命的崇高。

其次,要培养学生有一种“利他人”的胸怀。古有医家割股救人的故事,说的是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医生不惜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病人做药引子,现在听来或许有点荒唐,但是这个传说深刻地阐释了医者的“利他性”,当自身的利益与患者的利益冲突时,首先考虑患者的利益。这在安·沙利文对于职业精神的论述中有较为经典的定义,在其解构的职业精神三个核心要素中就有“该职业的从业者把客户的需要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信托责任 ”。同理用在医学界,就是“一切以患者利益为重”,简而言之就是“利他”。当大家都在质疑现在的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时候,医学教育更应反思并且超越,因为医学是关乎人的生命的学科,如果培养出来的医生都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那么今后在治病救人的时候怎么会有“无私无畏”的胸襟和气魄呢?那么有谁还会去挑战医学的禁区,去书写医学的传奇、去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呢?医者的利他性是需要培养的,其中无偿献血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的途径,此外自愿在身后捐献器官等也是利他性的具体表现。医学生能够多一点考虑我可以为别人带去什么,而不是我能得到什么,那么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就有良好的土壤。

最后,要培养学生有一腔“助他人”的热情。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应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学会爱人的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导致社会上出现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医学生或多或少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凡事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只看病不管人,病人有什么难言之隐、需要怎样的心灵安抚等,一概不闻不问,没有了寒暄、没有了同情,病人在医生眼里就只是一台机器、一个商品,那医学本真的对人的关切就消失殆尽了。一腔助人的热情可能会被现实浇灭,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每个人都做出每个人的努力,那就能形成行业的合力、社会的合力。另一方面,在一个医疗团队中也要有舍弃小我的境界,团队成员要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在学校教育中要更多的融入团队意识的教育,形成“助人快乐”的风气。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在求学时,好奇心越重的医学生,医学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坚实、更长远,医学基础打得更加牢固,因为他们有着更强的洞察力;在工作中,除了成熟的医学素养外,把“爱他人”的善心、“利他人”的胸怀、“助他人”的热情结合起来,去体恤和关照疾病以外的更深层次的需要,从而让医患关系变得简单而和谐,对疾病的处理就会更加畅通有效!好医生的养成,从好奇心开始!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医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最美医生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