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技能培养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

2021-06-22翁妮尔程继红

关键词:通识技艺人文

翁妮尔 程继红

(1.浙江海洋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浙江 舟山 316022;2.浙江海洋大学 师范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通识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其思想古已有之,最初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用paideia一词来表达,强调教育的人文性和自由性。中国古代也很注重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通识教育。《周易》中就有“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这里的人文,就是指人文精神。可见古今中外都很重视人文教育。

一、人文通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历年来,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设置了人文通识教育课,但课程设置往往偏理论人文和经典人文。孙向晨等[2]指出:“尽管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特别是课程建设借鉴了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但大学通识教育理念还是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并能真正立足于本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出通识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同理,确定人文通识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本校教育目标相一致。笔者所在的项目组调研了北京、上海、浙江三地通识教育改革走在前沿的代表高校共3所,其人文通识课程开设情况及教育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3所高水平高校人文通识课程开设情况及教育目标

续表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作为我国高层次高校代表,十分注重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因此,其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偏重于理论人文、经典人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文通识课程,都未能与本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基本上都是偏重于理论人文、经典人文和知识人文的课程设计策略与模式。即使目前比较流行的线上人文通识课程教育,可供选择的课程也基本上属于理论、经典和知识三大人文范畴。例如超星尔雅人文通识课程,其模块设置基本与以上3所高校相似。

我们认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人文通识课程设计,在策略上一方面可参照上述一流高校的基本做法,另一方面,又不能全盘照抄,生搬硬套。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目前人文通识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与鉴赏、轻操作与技艺的现象,而忽略了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总之,高校人文通识课程开设原则,要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有鉴于此,项目组结合浙江海洋大学人文通识教育改革,对人文通识教育中的实用技艺课程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此作为人文通识课程探索中的尝试和补充。

二、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理念、策略、体系

浙江海洋大学作为特色鲜明的地方类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人文通识教育除了理论人文、经典人文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模块,即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用人文模块。从2014年起,该校以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形式推出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与传统人文通识课程不同,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以学生人文技能的培养为目的,以人文技艺传授和实践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修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

(一)课程理念

老子《道德经》中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项目组在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把该思想作为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群开发的理论依据。人文技能培养是课程的核心目标,通过该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二、三课堂的整合与打通。“一生二”,即由“一课堂”(技艺型课堂教学)衍生出“二课堂”(技艺型学生社团);“二生三”,即由“二课堂”衍生出“三课堂”(技艺型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三生万物”,即由一、二、三课堂的打通与延展,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广义上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6]在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研发过程中,项目组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研讨交流等方法,从以下三方面作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

1.以人文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教学目标研究。项目组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成才目标三个层次,对以人文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开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伦理态度与审美价值的研究。

2.以人文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根据教学目标,分别从实用艺术人文(如微电影拍摄与剪辑、海洋剪纸、古琴演奏、京剧脸谱创作等)、实用生活人文(如茶道、实用插花艺术、瑜伽等)、实用工作人文(如职场礼仪实训、全媒体新闻实务等)三个维度开展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3.以人文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评价考核研究。主要开展对教师技艺传授和学生技艺获得的交互性评价体系以及大学生人文技艺与人文能力提升的量化指标体系设计和应用推广研究。

(三)课程体系建构

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人格培育,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实践层面的渗透,在重视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体系。项目组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经过5年多的教学探索和教学实践,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已逐步形成三大模块近30门课程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体系建构如图1所示。

图1 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体系

三、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开发与途径

课程开发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与多元理解,在“过程”中建构课程,使课程设计、评价的视域与人本价值的视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相互融合,使设计、实施与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进而在人本价值的彰显中探讨关系、过程、意义与多样性。因为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遵循“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原则,注重课程开发的人文性和实用性,需要各种资源的有力支撑,所以项目组从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学生资源、场地资源以及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进行挖掘、整合与配置,使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群教学体系更完善,教学目标更明确,课程设计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突出,学生受益面更广。主要从以下三条途径来实现。

(一)以“技高为师”原则选择师资,“专用教室”辅以“实用功能”,保证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通过对校内外资源的调查、访谈等,以“技高为师”原则选择师资,挖掘校内外具有实用人文技艺的优秀人士作为师资人选,并对无高校授课经验的人士组织试教与短期培训。如聘请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剪纸传承人作为外聘教授,向学生传授海洋剪纸技艺;聘请校内对茶道和古琴有研究和专长的教师担任茶道和古琴课程的教学;聘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作为学生讲师讲授“古籍地图的绘制”课程。同时,学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提供课程专用教室、教学实践用具等教学所需资源。

(二)以“学生社团”延伸“第二、三课堂”,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通过成立学生社团延伸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第二、三课堂”,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如“浙海大樱花节”中海洋剪纸、古琴、茶道、海洋摄影等学生社团的技艺展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公益活动,锻炼提升动手能力、沟通交流和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此类实践课程模式得到国内省内各校园媒体的报道。[7-9]

(三)以“互联网+”教学工具调查课程推进教学反馈与诊断的实效性

利用“互联网+”教学技术手段,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工具,搜集全校师生对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相关要求与建议,改进并开发更实用的课程;通过以上教学工具向上课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了解已有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与教学效果,推进对课程教学的反馈,从而发现和诊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四、实用人文通识课程成效与推广

(一)完成教学模式设计,凸显社会服务功能

5年来,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团队秉承“教师+师傅、知识+技艺、作品+产品”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人文技艺和人文能力为目标,打通“一、二、三课堂”,依托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平台成立若干个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并已走出校门延伸到社会服务实践。如“海洋剪纸技艺”学生社团参与“送文化下乡”、“送温暖到颐养院”等公益活动,服务当地百姓,并衍生出文创作品参加当地文创展览;“手语”学生社团走进当地医院,以志愿者身份服务聋哑人士。

(二)拓宽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群体系,设计灵活的开课模式,强化学习效果

课程团队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拓宽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群体系,课程从15门拓展到30门,近3年选修学生人数达到1200人。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课,选课率高。对于技艺性强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根据其课程特点,设计灵活的开课模式,实施少于10人的小班化教学,如长笛进阶、形体塑身等。

(三)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并确证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实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针对参与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师生设计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套实用人文通识课程调查问卷。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教师卷共发放24份,有效问卷23份,共设置了13个选择题和1个开放题;学生卷共发放90份,有效问卷79份,共设置了16个选择题和1个开放题。问卷调查反映:52.17%的教师开设实用人文通识课程5次以上,超过90%的选修学生对选修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参与度较高,超过50%的课程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近60%的课程成立了相应的学生社团,这是对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的有效探索与延伸。同时,问卷调查也显示:超过50%的学生对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了解程度一般。关于课程满意度调查,近95%的学生表示学习效果满意,90%的学生愿意将自己选修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推荐给周围的同学,85%的学生有把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学习情况在微信或微博朋友圈分享的经历。对于选修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的收获,70%的学生认为学会了一项实用技能,超过65% 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己的修养与气质,同时开阔了视野,近35%的学生与任课老师成为了朋友。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项目组得出:经过几年实用人文通识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改革与实践,学生满意度较高,取得了预期的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几年来不断建构与实践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取得的成效与推广,具体表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3个方面。

1.以技艺为中心的人文通识教育,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精神。知行合一既是技艺学习的认识论基础,也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机制。这一理论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强调体悟和致用,因为通过技艺的学习,对于技艺所体现的意境和意蕴可以有直接的体认与感知,从而培养人文素养。

2.以技艺为中心的人文通识教育过程也是践行伦理的过程,将读书为学和身体力行结合是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特色。早在西周时期形成的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核心的技艺教育,不仅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技能、技艺的训练,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的养成。技艺实践可加强学生对人文内涵的理解,同时有助于直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专注精神和笃行德义水平。

3.以技艺为中心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技能的系统训练,能使学生学有所乐,乐在其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学生有了深切的感受、体验和领悟,知识才能够在学生身上内化为品格和精神。[10]

综上所述,以人文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不仅是对当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是对专业教育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补充和拓展。斯科特认为,“在未来的‘符号社会’里,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社会参与’环境,大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和生活技能。”[11]通过设置实用人文通识课程,让更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既游于艺,也游于心,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通识技艺人文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