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转化
2021-06-21杨华
杨华
摘要:单亲家庭其结构的不完整性不仅制约了教与养的职能发挥,而且有可能对单亲儿童心理健康产生某些消极影响。本文探讨了单亲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剖析了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心理疏导与教育转化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行为 教育疏导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14年调查结果统计,我国单亲家庭已达到2000万户。单亲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比双亲家庭孩子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产生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引起父母、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关于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家庭。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本论文重点关注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儿童。
二、单亲儿童的异常心理和问题行为
父母离异是单亲儿童最主要的成因。父母离异对儿童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当代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甚至说:“父母离异给子女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那么,父母离异会给儿童带来哪些心理变化和问题行为呢?
1.情绪不稳。部分单亲家长长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情感破碎的伤痛中,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导致部分年幼的单亲儿童产生爱哭、情绪低落、易烦躁、好发怒、常发呆、惧怕某些动物和某些人等问题行为。
2.性格异常。很多单亲儿童把没有了爸爸或妈妈当作见不得人的事,以至于性格发生扭曲。他们当中有的突然变得放荡不羁;有的变得过分胆小焦虑;有的变得冷漠;有的变得固执、闷闷不乐;有的变得自卑,觉得没脸见人;有的变得孤僻;有的不愿与人交谈;有的做事有始无终。
3.问题行为发生率高。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家庭破裂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导致他们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信心,在行为上表现出与社会和周围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比如表情冷漠、行为粗鲁、上课不专心、逃课等问题行为发生率比较高。
三、单亲儿童异常心理的疏导与“另类”行为的教育转化
对单亲儿童异常心理的疏导与“另类”行为的教育转化,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正、行为干预和积极引导。
(一)家长对子女应尽职尽责
离异了的父母,无论哪一方都要尽可能地为子女着想,为弥补孩子缺损的家庭教育履职尽责。
1.妥善处理离异后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离异的父亲或母亲,只要孩子愿意跟随自己生活,都应该千方百计地创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使子女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作为父母,绝不能沉湎在自己的情感破碎的伤痛中而对子女不闻不问,任其“另类”行为的发展;也不能过度自责、心怀愧疚而对其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否则,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导致单亲儿童问题行为增多。
2.鼓励子女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单亲儿童大多不希望他人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因此导致心理压抑、性格内向、不喜交往,由此主动放弃了许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父母应多给他们创造机会与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消解他们的忧伤情绪,又可以培养他们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更多的兴趣爱好。
3.創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应当重视家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家庭气氛,增添家庭乐趣,还能够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有益于子女健康成长。
(二)学校要切实担起单亲儿童教育的重任
1.建立单亲学生档案专柜。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规划时,应将单亲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教育转化列为重点。父母离异易使单亲儿童精神受到极大的伤害,可能导致他们极端地认为身边已经没有了值得信赖的人。学校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亲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班主任要经常与单亲学生沟通。单亲学生缺少家庭温暖,他们如久旱的禾苗,渴望得到爱的滋润。班主任有义务用“师爱”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爱或母爱。教师要多安排时间听听单亲学生倾诉心中的烦恼,及时化解单亲学生的心结。
3.鼓励单亲学生正常的同伴交往。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学生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襟、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健康的人格总是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独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应激励单亲学生正常交往,拓宽心理空间,培养健康人格,为成年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三)社会应为单亲学生教育创造条件
社会对单亲学生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应为教育好这些学生创造有利条件。
单亲学生有权享有幸福的生活,街道和社区工(会)青(共青团)妇(妇联)等群团组织应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监督离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对子女的养教责任。有条件的可以创办单亲家长学校、开展各种愉悦身心的亲子活动,体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1]谢朝艳.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13(04):12 13.
[2]张立新.单亲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指导[J].新课程(下),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