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撷一叶以探语文之树林
2021-06-21徐仁娟
徐仁娟
摘 要:朗读是以发出声音的方式来解读文本,是与文本的一种对话方式,也是学生的一次思维转换,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各种道理、表达个性情感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由学生通过语音、语调展示出来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情节表演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究其原因,部分学校还没有摆脱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书面训练多于口头训练,评判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基本是以书面成绩。其实,朗读对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样重要。因为它在增强学生对文本感受力和欣赏力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联想,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文章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情节表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在情境中自由朗读
每个学校都给学生安排了一定的晨读时间,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让他们连贯地、流畅地朗读,以让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思维变得更加连贯,但是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愿意朗读,或者读一会儿声音就慢慢变小了。学生不愿意朗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朗读的内容不感兴趣;二是对朗读的内容不理解。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自然不愿意大声朗读,即使教师强迫他们朗读也不会长久坚持;而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学生朗读不通顺,即使被迫要求开口,也只是心猿意马,有口无心。其实,教师可以依据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朗读,或者体验情境后再朗读。有些学生因为对画面或者情节感兴趣,就有了朗读的欲望;有些学生在体验情境之后,在情感上与文本有了亲近,自然就愿意开口了。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介绍英雄烈士事迹的经典课文,朗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将家国情怀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接起来。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视频,再让他们朗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这是教材中的原文。有的学生读出了中国遭受侵略的愤怒;有的学生朗读时提高了音量,他们说这是在提醒人们注意;还有的学生朗读的急促而又慌忙,衬托壮士的沉稳应战。一样的情境,不一样的理解,就反映在朗读上的百家争鸣。因此,教师要给每名学生在朗读上自由成长的机会。
二、在合作中促进朗读
对于朗读来说,它更多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自主就是让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朗读,让他们将朗读当成习惯,当成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另外,自主还体现在学生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朗读,相互帮助以发现问题,再相互探讨以解决问题。例如,在朗读时遇到生词,小组成员可以一起查字典,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字音上的障碍。在语音、语调方面,一位小组成员朗读,其他小组成员纠正,改正一些学生平、翘舌发音不准,地方方言和普通话混淆的现象,另外还可以解决朗读中出现的丢字、改字、颠倒、重复等现象。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这样朗读这句话的:“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组长先领读“痛击”“有计划”“一次又一次”等重点词语,接着他们在讨论中认为,要将壮士们机智、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读出来,在朗读中要注意抑扬顿挫,读出自己的感动、悲苦、自豪等。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要流露出自豪感,为英勇的战士自豪,为那段峥嵘岁月自豪。合作是为了让学生的情感更好地与朗读对接,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朗读上的潜能,更是让学生认为朗读不是少数学生的事,而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三、在表演中深化朗读
有些学生不喜欢朗读的原因是朗读的形式单一,基于朗读的评价也比较片面。如果融入更多的元素,会激发更多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中融入表演元素,在评价中加上表演环节,让朗读多一份厚重感。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表演,表演是在情感升华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自然展现。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大多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这给表演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表演,让学生进入忘我的状态,让情感真实地呈现。表演不仅增强了朗读的表现效果,还让朗读真正做到言为心声。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句子画面感非常强,学生在朗读时具体的画面就在他们眼前浮现,进而他们能自然地展现动作。学生朗读句子“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朗读时,学生做起了射击的动作,伴随的还有扔手榴弹的动作,更有几名学生在朗读时加入了机枪射击的声音和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表演不仅让朗读变成了一次创新,更是一次思维和情感的飞跃。由此可见,表演之于朗读能让学生完整地演绎出文本内容,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做引领,以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不能变成个别学生的表演专场。
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多个方面,朗读能力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声音揉入他们的认知和能力中。
参考文献:
[1]杨爱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 才智,2020(9).
[2]史得红. 朗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原动力[J].甘肃教育,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