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手术选好时机是关键

2021-06-21于荷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孙宏涛瓣膜做手术

于荷

手术并不是越急越好

●本刊记者:山东王先生父亲需要做心脏瓣膜手术,但医生却让他们一等再等,要调理。王先生一家不理解,难道做手术不应该是发现问题马上做吗?

○孙宏涛:其实不一定马上做最好,好的手术时机是很关键的一部分。我遇到一个非常重的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几个瓣膜都坏了,是需要做手术的。但我并没有马上收她入院,因为她的心功能很差,甚至睡觉时都躺不平,每天夜里一小时就要坐起来一次,这种情况我认为是急性的左心功能不全,是心衰的表现,而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做手术的。

她的家属就特别着急,想赶紧做手术,总是来找我。我反复给他们讲,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患者利益最大化,患者当时才40公斤,非常消瘦,禁不起折腾。做一个大的心脏手术,可能一次打击,出现任何纰漏,就可能出问题。不能着急,要一击而中,一下子把疾病打倒,不要给它有机会反复。所以,首先要做的准备就是在当地把心脏的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至少要晚上能平躺睡觉,能走路比如50米,能爬二层楼不气喘,这样的情况,做手术才有更大的把握,风险也降低很多。你做手术,在ICU住一天要很多钱,但在家把心脏功能调好后,手术后就不需要长期在ICU住了,反而又安全又省钱。

手术前需要全面检查了解情况

●本刊记者:有读者不理解,去医院还没看病,医生就开了一大串检查,是有什么目的?

○孙宏涛:是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可能是你治病中必要的信息,只有获得这些信息后,才有助于诊断的建立。医生也是凡人,是需要借助现代仪器来检查诊断的。比如要做手术,病人的情况都要了解清楚。在门诊做一些常规的检查,决定你是不是适合做手术。像前面我讲到,有的病人病情很重,可能短期内心功能不好,这样的病人是不合适做手术的,需要等一等。比如刚刚脑梗过,心梗过,这种病人往往需要等待一个月到三个月后才能考虑做心脏手术。

入院后,需要更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液,身体的各个部位,脑子、肚子、四肢这些都检查清楚后,没有明确的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才会很快安排下一步的手术。我也建议病人看病时尽量把以前看病的资料都带来。如果医生觉得可以用的,就不用再额外检查。比如三个月以内的超声波,或是半年以内的冠状动脉造影都是认可的。

●本刊記者:患者本身手术前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孙宏涛: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般来说,比如要戒烟;如果有高血糖、高血压,要尽量调整好,如在出现紊乱情况下做手术,会增加手术风险;身上不要有破口;牙疼尽量在手术前都处理好。因为这些都可能是细菌聚集的地方,造成手术后的感染。

猜你喜欢

孙宏涛瓣膜做手术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手术后要控制喝水量
想得美
“烂”在心里
“青春期”也要小心高血压
抑郁使冠心病发病率提高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