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设置必要性及建设探究

2021-06-21刘旭东杨旭张玉超

高教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刘旭东 杨旭 张玉超

摘  要:目前,“饮酒健康效应”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实现我国创新型酿酒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各高校相关专业需要开设“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文章就“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课程建设提出反思。以期为“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9-0076-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health effect of drink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concern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brewing talents in China, bilingual course "Alcoholic Beverages and Health" needs to be set up for relevant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bilingual course "Alcoholic Beverages and Health", and puts forward reflections o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blems found in its implementation,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Alcoholic Beverages and Health" bilingual course in related majors.

Keywords: alcoholic beverages and health; bilingual cours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际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酒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也在逐渐的增大。目前,全国规模以上酒类生产企业数量达2781家,总产量为7077.4万千升,实现酒类销售收入9239.6亿元[1]。《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出,要努力培养一支满足酿酒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实现我国创新型酿酒产业提供人才保证。

一、相关专业设置“饮酒与健康”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现在阶段开设酿酒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并不多,主要有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贵州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等。教学和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酒类酿造工艺学、酒类风味化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培养具有酿造、管理、研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健康意识”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饮酒健康效应”这个话题一打开就不可收拾,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内容之一,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在快速发展。

其实国际上对于“饮酒健康效应”的关注早已开始,但是关注度全面的提高可以说从近年来才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从2014年开始不定期的统计汇总发布“饮酒健康效应”领域最新的研究结果。而对于我国来说,2015年全球酒业发展报告发布了国家973研究项目成果“茅台酒对肝脏影响作用分子机制研究”,拉开了我国“饮酒健康效应”研究的序幕。目前,“饮酒健康效应”相关的理念和知识技能已经渗入到酒类行业的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因此,培养具有“饮酒健康效应”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对于我国酒业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相关专业开设“饮酒与健康”课程则成为实现以上目标的必要条件。

二、“饮酒与健康”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00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提出要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教育国际化更是在持续推进,双语教学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将“双语课程”定义为采用外文教材,且外文授课课时数达到总课时数50%以上的课程。在我国以英语双语课程最为常见,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不单单是增加一种教学语言那么简单,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第二语言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专业知识领域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3]。

如今“饮酒健康效应”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国际上的前沿研究结果和理论数量逐渐增多,“饮酒健康效应”研究也逐渐成为国际前沿的基础性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结果和理论的不断丰富,“饮酒与健康”也逐渐从一个科学问题向一门基础学科发生转变。

流行病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饮酒健康效应”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饮酒与健康”这个问题已经渗透到了酒类行业研究的各个学科领域。英语是目前通用的国际语言,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教材都是用英语写成的,例如:2018年8月23日,顶级学术期刊《Lancet(柳叶刀)》所发表的“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国家最多,样本容量最丰富的“饮酒健康效应”的人群研究,所得的研究结果近期已经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了解这些最前沿的科学动态。可见“饮酒与健康”课程内容具有紧跟时代发展,内容更新速度快的明显特點。要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掌握相关知识技术,双语教学则成为了基础保障。扎实掌握国际前沿的“饮酒健康效应”的知识理论框架,将是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保证。

三、“饮酒与健康”双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茅台学院是2017年5月23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我国第一所围绕酿酒产业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高校。2017-2018学年第2学期,茅台学院尝试开设《饮酒与健康(Alcoholic Beverages and Health)》双语课程,授课学时为32学时。课程目前仍处于积极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实施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一)无配套双语教材可用

合适的双语教材对于双语课程尤为关键,教材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学目标,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英语水平。不能将课程上成普通的专业课,更不能上成英语课。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饮酒与健康”教材,一些科普类读物内容又缺乏先进性和时代性。而最新的权威理论和研究结果多采用英文文献的形式进行发表,仅有的汇编成册的“饮酒与健康”英文资料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现已更新至2018年版,以英文版全球发行,内容包括全球最新的酒类消费情况,饮酒导致的公共卫生及安全问题、国家和地区对酒类的调控及干预等,但是专业背景知识的要求深厚,适合作为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并不适合作为学生教材。

(二)教学目的不全面

以茅台学院“饮酒与健康”课程为例,课程内容设置侧重于介绍蒸馏酒,尤其是中国白酒的健康效应研究,而忽略了其他酒类。中国白酒在我国虽具有巨大的市场,但是纵观全球酒业,中国白酒所占比重并不大,而各高校酿酒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并不是以单一酒类为依托。因此,在课程教学目的的设置上,既要遵循转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目标,但又不能忽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结构性,避免严重“偏科”学生的出现。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下降

“饮酒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但是地方高校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和“211”“985”等重点院校学生相比较差,且长期受英语应试教育的影响,听说能力更加不足,语言障碍使得学生在选课初期对本课程具有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导致教学效果逐渐变差。同时地方高校人才匮乏,具有能够承担双语课程能力的老师数量少,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专业教师英语水平不高,教师水平的不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热衷度。

另外,教法单一也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双语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升,因此基本的教法也要动态改变,如保持不变则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规律。针对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尤其是大班教学,更不能固定教学方法,避免出现由于教法对学生不适用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四)考核评价体系单一

以往双语课程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强调最终的考试成绩,容易对学生造成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习惯,高效的学习无法持续,考试过后很多知识点又会很快忘记,考核过程无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反应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另外,学校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学也没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只要是学生听懂了,期末成绩好,那么教师的双语教学质量就是好的,否则就是差的。然而,由于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同,前期的专业课程知识掌握情况也不同,如果仅仅这样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不科学、不客观的。双语教学难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大,教师教法如不能灵活多变可能在后期的评教和课程评价中就会得到差评,这无疑会打击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不科学、不公平的。因此对学生、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考核评价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四、“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建设和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关于“饮酒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现就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建设,为培养酿酒相关专业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重要保证提几点设想。

(一)编著合适的“饮酒与健康”课程双语教材

基于现在无“饮酒与健康”双语教材的现状,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学生英语水平、前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的培养特色,自编讲义或教材。

以茅台学院为例,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针对该课程,结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进行授课讲义的编写,使用专业网站、研究报告、权威数据库等中最新权威的“饮酒健康效应”相关研究数据和结果,以讲义为基础,逐年完善,争取在3至5年后打造出适合酿酒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讲义的编写要采用中英双字并且大量使用图片,避免大量使用文字带来的乏味和枯燥。图片包括:彩色研究结果图、分子原理图、代谢机理图、网络流行图、视频截图等,以便更简单形象的向学生介绍复杂的专业知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移动和网络资源建设,通过网络课程、移动课堂等形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推送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教材以外的相关资料。

在语言难度设置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结合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在前期章节可以适当降低英文内容比重,给予学生一定的缓冲期,待学生逐渐适应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且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词汇后,在中间章节中逐渐开始加大英文内容比重,逐渐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接受程度。

(二)优化、精选教学内容

各高校虽肩负着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专业的培养特色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性,但是就“饮酒与健康”课程来说,教学内容要全面。而全面势必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过多,但课程学时有限,这就要求在教学知识点的选择方面需要进行精选。

以茅台学院为例,本课程开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一些先导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有些内容的学习选择上可以采用自学或简单介绍的方式。例如,课程第一部分内容为“酒类生产技术和酒文化概述”,此部分内容在学生入校的生产认知实习中就已经详细了解和掌握,此部分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维持课程整体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于32个学时的授课周期,此部分内容经過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为2-3个学时,而重点内容“酒类消费与公共健康”则确定为16-20个学时。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进行全面优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合适的精选。

(三)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学上的各种革新和探索,我们都需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特点来打造特有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不再采用传统的“英语直接授课”的教学方式。由于地方性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比较薄弱,以茅台学院为例,学生大部分来自贵州省,贵州省学生英语水平较中东部省份相对薄弱,如果教师采用英语直接授课的方式,学生很难接受,容易出现反感、厌学、甚至自暴自弃的心态。因此茅台学院“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采用英语直接授课,而是选择了“基于翻译的双语教学模式”,中英双语配合,特别是在课程初期以中文讲授为主,英文为辅。对于知识点中出现的专业词汇要给出翻译对照,并进行讲解。对于专业的统计图要细心分析,将图中的信息文字化。随着课程的递进,不断的调整两种语言比例,学生也逐渐适应了双语教学模式,能够尽可能的获得较为满意的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互动,教师的角色要逐渐向引导者转变。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小班教学可以尝试完全翻转,大班教学可以配合网络课堂进行部分翻转[4]。以茅台学院为例,在学期初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可视为“翻转课堂”的一个组成单元,选择部分章节进行“翻转课堂”,课前布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元搜集国内外文献资料,要求学生自行进行课件的设计,并在课上对所有同学进行汇报。汇报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地方增加提问、讨论环节,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和其他学生也可针对学生汇报时的不足和错误提出质疑,双方进行答辩。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获得感。

(四)设立教师激励制度,提高师生英语水平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实施授课时还需要随时能够进行双语的切换,教学难度大。因此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主动承担双语课程的教师为数不多,以茅台学院为例,目前只开设“饮酒与健康”一门双语课程。如强制安排教师承担双语课程,可能会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使得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因此,一方面学校可以积极引入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例如慕课,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重点鼓励海归教师承担双语课程。对于其他教师,学校要积极提供外语培训机会,加强国内外同行交流,为双语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5]。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和保持双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可制定相关的政策,例如,学校可开设双语示范课程和双语教学研究项目立项,通过认可工作量和项目经费支持吸引更多教师投身双语教学。同时还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应用能力,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有所侧重,重点培养相关能力,课余时间可以通过英语相关社团、英语角、英语广播、图书馆的英文书籍阅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五)健全考核方式,过程与结果并重

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双语课程,以茅台学院为例,首次开课的学生总体成绩就体现出了这个问题。由于双语课程性质的特殊性,考核方式应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课程在第二次开设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重新设定,将期末测试成绩由原先的70%占比降低至40%,增加课堂英语表述(10%)、课堂讨论(10%)、翻转课堂汇报(20%)、课程专业论文(10%)、出勤(10%)。采用此种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在该学期较好的反应出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单单只从学生的期末成绩、不及格率、个别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考核要结合双语课程的具体特性,要通过教师对课程的准备、授课过程中专业知识和双语的灵活运用、双语教学难度的设置及灵活改变、全体学生的综合反馈等多方面来进行。可设立教学督导组,督导组不同成员,不定期的对课程进行考察和反馈,一来可以对“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有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二来可以促进课程持续性完善。

五、结束语

“饮酒健康效应”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发展十分迅速。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相关专业开设“饮酒与健康”双语课程对于培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酿酒领域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课程的设置具有必要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各种问题进行合理解决,逐步完善课程建设,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才能充分体现出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全球酒业发展报告编撰委员会.2017全球酒业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

[2]邱敏,张秀平,牟艳男.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国际化探究[J].高教学刊,2020(22):13-15,19.

[3]耿梅英,姜囡,郭强.关于双语课程的定位与学术作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56-357.

[4]厉东明,仇晨晔,何高峰.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1):120-121,131.

[5]吴冬梅.改进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2.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软件工程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践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