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 萃取汉麻叶精油工艺

2021-06-21孙宇峰张正海崔宝玉张晓艳韩承伟魏连会杨庆丽高宝昌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超临界精油流量

田 媛,孙宇峰,张正海,张 旭,石 雨,董 艳,崔宝玉,张晓艳,韩承伟,魏连会,杨庆丽,高宝昌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汉麻又称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L.),张建春等[1]根据英文“Hemp”音译而来。汉麻属于无毒品利用价值的大麻类型[2],其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3],汉麻叶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萜类、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4-7]。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汉麻叶占植株比例不同,在生长旺盛时期和后期叶子占整个植株质量分别为25%和8%~14%[8]。

目前,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其提取工艺设备简单,但其提取效率低、提取过程能耗高[9-10]。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萃取是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技术,可用于提取含高芳香族化合物的高纯度油脂[11],具有操作工艺简单、萃取时间短、萃取温度低、萃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污染等特点[12-13]。目前,很多研究领域都有用到此技术,尤其在植物精油提取方面得到较好的应用,如对沉香[14]、荔枝果核[15]、绿薄荷[16]、茉莉花蕾[17]、虎掌菌[18]等精油的提取,还有很多其他植物精油提取也应用到此技术,以上充分说明了此技术在精油提取方面具有优势。

目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汉麻叶精油的提取方面还少见报道,所以本项目以提高汉麻叶的附加价值为出发点,推动汉麻叶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为目的,利用此技术对汉麻叶进行汉麻叶精油的提取,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将萃取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汉麻叶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从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以期为汉麻叶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全方位利用汉麻植株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汉麻叶 采自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实验田;CO2(CO2纯度≥99.99%)沈阳市信利盛兴气体公司。

SFT-10 型超临界CO2萃取装置 Erie 赛普泰克有限公司;FW400A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 常州市伟嘉仪器制造有限公司;PTX-FA110 电子天平 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汉麻叶预处理 采摘成熟期汉麻叶,将采摘后的汉麻叶洗干净后阴干,粉碎过筛。

1.2.2 萃取工艺流程 将阴干的汉麻叶→粉碎→过30 目筛→汉麻叶粉末30 g→入萃取釜→CO2萃取→汉麻叶精油

1.2.3 单因素实验

1.2.3.1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萃取温度为50 ℃,萃取时间为3 h,CO2流量为13 mL/min时,分别考察萃取压力为15、20、25、30、35 MPa 时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按照1.2.2 萃取流程萃取汉麻叶精油,并计算萃取率。

1.2.3.2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时间为3 h,CO2流量为13 mL/min时,分别考察萃取温度为40、45、50、55、60 ℃时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按照1.2.2 萃取流程萃取汉麻叶精油,并计算萃取率。

1.2.3.3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0 ℃,CO2流量为13 mL/min时,分别考察萃取时间为2、2.5、3、3.5、4 h 时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按照1.2.2 萃取流程萃取汉麻叶精油,并计算萃取率。

1.2.3.4 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0 ℃,萃取时间为3 h 时,分别考察CO2流量为9、11、13、15、17 mL/min 时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按照1.2.2 萃取流程萃取汉麻叶精油,并计算萃取率。

1.2.4 响应面优化试验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汉麻叶精油的萃取率(Y)为评价指标,X1、X2、X3、X4为自变量,试验因素及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Box-Behnken 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Table 1 Factors and levers in the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1.2.5 汉麻叶精油萃取率计算 公式[19]如下:

萃取率(%)=汉麻叶精油质量(g)/汉麻叶粉末质量(g)×100

1.3 数据处理

根据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20],结合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萃取压力(X1)、萃取温度(X2)、萃取时间(X3)、CO2流量(X4)4 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汉麻叶精油萃取率(Y)为响应值,运用Design -Expert 8.0.6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Duncan 多重比较分析,图表采用GraphPad Prism 5 绘制。每组实验重复3 次,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1.1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萃取压力改变超临界CO2的密度,从而影响精油萃取率[21],由图1 可知,增大萃取压力,精油萃取率也随之增大,当压力为30 MPa 时,萃取率达到最大为0.271%,但压力继续升高到35 MPa 时,萃取率反而降为0.261%。因此,30 MPa 为最佳萃取压力。

图1 萃取压力对汉麻叶精油萃取率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extraction pressure on the yield of essential oil of hemp leaves

2.1.2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升高温度可使分子热运动加快,继而加大溶质的扩散速度[19]。由图2可见出,随着萃取温度升高,精油萃取率增大,在50 ℃时萃取率为0.266%,达到最大。当继续升高萃取温度时,精油萃取率反而降低,因此,50 ℃为最佳萃取温度。

图2 萃取温度对汉麻叶精油萃取率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yield of essential oil from hemp leaves

2.1.3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由图3 可知,萃取时间在2~3.5 h 时,汉麻叶精油萃取率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5 h 时萃取率最大,为0.272%。当萃取时间继续变长时,萃取率反而下降,可能是过长的萃取时间使体系中其他色素和成分也被萃取出来[22],因此,萃取时间选3.5 h 为宜。

图3 萃取时间对汉麻叶精油萃取率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essential oil from hemp leaves

2.1.4 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由图4 可知,随着CO2流量的增大,汉麻叶精油萃取率也随之增大,当CO2流量为13 mL/min 时,精油萃取率达到最大,为0.266%,再继续增大时,萃取率稍有下降。推测适当增大CO2流量有利于精油的萃取,但流量过大,CO2流体与汉麻叶粉末接触时间减少,对精油的提取不利[23]。因此,CO2流量为13 mL/min 为宜。

图4 CO2 流量对汉麻叶精油萃取率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CO2 flow rate on yield of essential oil of hemp leaf

2.2 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汉麻叶精油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 2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e Box -Behnken test

2.3 建立数学模型及方差分析

对表2 的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到模型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此模型显著(P<0.05),模型失拟项不显著(P>0.05),信噪比为78.682,大于4,R2=0.9983,调整决定系数Radj2为0.9966,可诠释99.66%响应值的变化。Rpred2为0.9917 与Radj2相接近,结果表明误差小,拟合度好,可用此模型分析与预测汉麻叶精油的提取工艺条件[24,25]。根据表3 中F值可知,影响萃取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X3>X4>X1>X2。此外,通过P值可知,X1、X3、X4、X12、X22、X32、X42对精油萃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X2、X1X3对精油萃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

2.4 响应面分析及条件优化

图5 表示取X1、X2、X3、X4任意两个变量,精油萃取率受其余两个变量的影响情况[26]。响应曲面越曲折,交互作用越强。交互作用显著得是X1与X3,其他两个变量两两交互作用都不显著,此结果与表3 结果相同。

图5 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Fig.5 Interaction of two factors on extraction rate of essential oil

表3 回归分析结果Table 3 ANOVA for response surface quadratic model

2.5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

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汉麻叶精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8.89 MPa、萃取温度49.15 ℃、萃取时间3.41 h、CO2流量12.87 mL/min,汉麻叶精油理论萃取率为0.281%。通过验证实验来证明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萃取设备的实际可操作性,将工艺条件改为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温度49 ℃、萃取时间3.4 h、CO2流量为13 mL/min。按照上述修改后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精油的提取,做了三组平行实验,平均实际萃取率为0.283%,基本等同与理论值0.281%,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实际偏差为-0.71%,二者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汉麻叶精油的提取工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汉麻叶精油萃取率因素方面,萃取时间>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结合提取工艺的实际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最后将工艺条件改为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温度49 ℃、萃取时间3.4 h、CO2流量为13 mL/min,得到的实际萃取率是0.283%,与理论值0.281%相接近,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实际偏差为-0.71%,二者具有良好的拟合性,说明基于响应面法所得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目前,汉麻叶在我国的深度应用开发相对较弱,在精油提取方面很少,主要集中在对汉麻叶中大麻二酚等大麻酚类成分的提取和应用方面,因此本项目通过对汉麻叶精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建立简单、高效、绿色的汉麻叶精油提取工艺,为其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超临界精油流量
超临界LNG在螺旋形微通道中的流动传热特性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板栗花精油提取研究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超临界锅炉安装过程中焊接工艺评定探讨
酸橙精油GC-MS分析及其生物活性
350MW超临界CFB锅炉BT、MFT保护回路设计及回路优化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三白草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三白草超临界萃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