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教融合”政策解析与一体化治理研究
——基于“情境-结构-行为”的三维分析
2021-06-21魏艺
魏 艺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020年4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2020年9月2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正式印发。《意见》指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意见》的正式印发引起了相关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热烈讨论,成为学界当下的热点话题。《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了37项系统科学的具体措施,因此,本文将不再围绕文件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做更多重复性的解读,而是要“追根溯源”,探究我国在现阶段为何要重提深化体教融合?遇到了哪些问题?深化体教融合政策作为一种顶层设计,在一体化设计和推进过程中,依据一体化原则应该如何进一步地落实和实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2 “情境-结构-行为”的三维分析视角阐释
为了系统科学地解析“体教融合”政策,提出一体化治理方案,需要借助情境-结构-行为的三维视角来阐释,以展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合理性[2]。其中“情境”是“体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境以及目标情境,是政策过程中的背景或环境以及目标指向;“结构”是在政策落实中所体现的结构一体化;“行为”是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之间产生互动的“行为一体化”。
图1 情境-结构-行为三维视角展示图
3 “体教融合”政策发展的情境解析
“体教融合”不仅仅来自《意见》这一个政策性文件,我国上世纪90年代学界所提出的“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再到今天“体教融合”的政策过程,相关命题的提出与改革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对“体教融合”政策的情境深入解析有助于系统科学地理解政策,推进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实施。
3.1 “体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情境
3.1.1 “举国体制”致使“体教分离”的历史情境
建国初期,受我国国情和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以夺取奥运金牌为目标的竞技体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提升新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历史使命[3]。为了举全国之力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系统在短期内建立了一套独立运行,自成体系的训练及选拔体系:“举国体制”。在以金牌为导向的“举国体制”影响之下,各地各级业余体校成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选拔的主要阵地,不断向专业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在体育系统中,运动员的读书升学、评优评奖、工资待遇等直接与运动成绩挂钩,从而造成了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的失衡现象,青少年运动员在其培养体系中缺失或缺少了文化母学科的有力支撑,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退役运动员生活难以保障、体育从业者“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等不良现象和偏见。究其原因,是体育系统脱离了教育系统,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缺失了文化知识的培育,割裂了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
3.1.2 “应试教育”诱发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现实情境
“应试教育”虽不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唯一因素,但在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依然产生了不小影响。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优质教育分配并不均衡,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较大,考试成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评价中极为重要的一环[4]。从幼儿园入园考试、小升初考试、中考及高考,我国的学校教育在以文化课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之下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忽视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学科逐渐被边缘化。学生的体育课被占用、体育锻炼时间不足,活动量小直接引发了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因此,2007年我国开始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所占权重也逐年增加,然而“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局面再次出现在了体育考试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过山车”式的增长和下滑,体育中考之后再次回到“起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体育本应促进人的体质健康、人格健全之间产生了矛盾,不少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学校体育学习,依然未能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更谈不上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了[5]。究其原因,是教育系统中忽视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中忽视了“生命教育”。
3.2 “体教融合”政策发展的目标情境
3.2.1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目标情境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契合新时代的人才培育目标[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这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目标情境之下,反观这种期望通过教育部门为体育部门输送人才,并协助解决退役运动员上学、就业的功利性较强的“体教结合”方式显然无法契合我国新时代的人才培育理念[7]。因此需要将“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使体育回归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将体育与教育相融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综合育人功效,既满足了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3.2.2 “健康第一,面向全体”的体质健康目标情境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讲,改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应当是“体教融合”的应有之义和重中之重。通过政策文献梳理发现,我国对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21世纪以来,相关政策发展至高峰期:1)2014年我国正式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每年的体质测试考核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办法一直延续至今;2)2006年《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关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3)2007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了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等等。在相关举措的有效推动下,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体教融合的提出可以说是对既往政策的一个整合与推动,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障,使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体育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体育与教育以及社会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发挥合力一齐解决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问题。
4 “体教融合”政策的“结构一体化”治理
4.1 努力实现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结构一体化”
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启动了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项目,德育、体育、音乐、美术4个学科同时进行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研究。2020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针对深化体教融合中的学校体育工作提出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学校体育课程要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政策要求之下,探究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困境以及相关治理路径有助于加快体教融合在学校主体层面的落实与实施,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主体功效。
4.1.1 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结构框架
深化体教融合的工作重心在于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特殊学科[8]。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其课程结构的搭建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长期性和阶段性要求,表现为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结构的一体化,即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个整体,根据幼儿启蒙期(游戏化)、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元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大学应用期(自主化)来构建一个内在统一、横向一致、纵向衔接、形式联合的系统化体育课程[9],通过理念生本化、目标层次化、内容结构化、实施多样化、评价多元化这五大联动机制,来逐步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体育教学内容低级重复,学生学习浅尝截止、兴趣不足,技能掌握也不甚理想的问题[10]。
表1 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结构框架
4.1.2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结构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治理
1)实施选项教学,解决课程形式不统一的问题: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形式的不统一造成了体育课程整体难以衔接的基本问题。幼儿体育主要是开展体适能的游戏或活动来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因此,选项教学适用于小、中、大学,通过统一开设不同的运动项目,打破行政班级的传统,实行体育课堂走班制,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段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项目,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运动技能的长期发展,形成自己的运动强项和优势。
2)融入核心素养,解决课程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大目标”不一致容易造成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偏科”现象,幼、小学阶段只发展兴趣容易造成技能体能的缺失,中、大学阶段追求技能、体能易造成运动兴趣的缺位,因此需要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贯穿到由小到大的不同学段中,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才是体育育人的真义所在[11]。
3)创新多元评价,解决课程评价不系统的问题:大-中-小-幼在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评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可以更加系统科学的反映学生的学练情况。多元化体现在学段评价上是知能行健的达成效果,体现在课堂评价中是乐、动、会,体现在运动能力上是包含基本运动能力评价和专项运动能力评价的6个等级,从一二级夯实基础,到三四级提高能力,再到五六级发展特长[12]。
4.2 加快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结构一体化”
2020年5月15 日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引领作用,通过赛事撬动青少年体育普及的杠杆,开辟青少年教育新路径,开创青少年体育新局面。”[13]加快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结构一体化”旨在通过体育赛事在校内外的广泛开展来激励青少年参与体育竞赛,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质健康的协同发展。体育竞赛作为学生学校体育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现,同时又是我国竞技体育选拔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体育赛事的组织、开展、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深化体教融合,有效形成教会、勤练、常赛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目标需要以青少年体育赛事“结构一体化”作为支撑[14]。
4.2.1 美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结构中的协同治理机制
从美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治理结构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将体育赛事中的利益相关者充分调动起来,形成相互协调的利益共同体,将体育赛事目标的制定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相衔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参与到体育赛事中,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功能,从而实现对整个青少年体育赛事结构的协同治理[15-16]。
表2 美国青少年赛事体系结构中的“一体化”协同治理
4.2.2 结合我国“体教融合”目标的相关治理举措
下面三条是结合我国“体教融合”政策中有关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的内容探寻“解题之道”。
1)整合体育赛事,制定统一标准:首先要解决我国体教两部门间的体育赛事组织开展和运动员水平认证的问题,即整合体育和教育部门之下的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开展包容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赛事,并统一参赛资格注册和统筹运动等级认证,共享奖励政策。在横向上建立符合青少年成材规律的分层次、分等级,在纵向上建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县-市-省-国家的分学段、分区域的“双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并与职业竞赛体系有机衔接[17]。
2)提高社会参与,发挥协会职能:近些年,随着我国各地市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有效推进,各单项运动协会开始参与体育赛事的治理,成为推动青少年体育赛事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18]。在此背景下,应通过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各方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在共同利益目标的驱动下实现体育赛事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尤其要发挥各项运动协会的专业性、权威性作用,从赛事的设计与组织、审批与认证、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职能,以此促进体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
3)构建多元文化,加强赛事传播: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不仅要从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形成“一体化”的结构框架,也要从理念上彰显出体育赛事的多元文化特征,集竞技对抗、教育树人、娱乐休闲、社会适应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充分考虑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环境,打破青少年体育赛事的“锦标主义”,突出青少年体育赛事“参与为目的、竞技作平台、教育是手段”的新特征,通过多部门的宣传推广,将青少年体育赛事打造成为全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平台[19]。
5 “体教融合”政策的“行为一体化”治理
5.1 有效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的行为功能
5.1.1 发挥学校“以体育人”的核心功能
体育的教育功能体现在“育体”和“育人”,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有着相同内涵。要达到深化体教融合的目标,就要认识到体教融合过程中的共同利益诉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质在于发掘体育的教育功能,突出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核心功能[20]。
5.1.2 发挥家庭“健康习惯”的养成功能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场域,具有青少年体育意识早期形成以及体育习惯、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作用。家庭体育价值观和家庭体育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和体育参与的行为,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21]。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培育孩子健康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家庭成员自发组织和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满足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和主动健康需求,达到丰富家庭生活,促进家庭稳定和谐的目的,在活动中帮助家长充分观察、了解、掌握孩子的性格、志向和兴趣,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2]。
5.1.3 发挥社会“体育资源”的服务功能
社会体育相对于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来说,在体育资源的供需和流通层面具有明显优势,体现在体育人力资源、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体育信息资源、体育组织资源、体育赛事活动资源等[23]。在深化体教融合中社会主体发挥着体育资源的供给和服务作用,统筹整合庞大复杂的社会体育资源,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体育活动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场地设施、活跃的赛事组织以及健康的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5.2 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行为一体化”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一直是中国体育教育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的体育教育常常被忽视而处于边缘化,多元主体的缺位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了校门便不再进行体育运动的不良现状[24]。尽管我国早已有相关政策作为指导,例如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政府统筹,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但是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并未形成有效互动,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行为如何联结对于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同互动行为可以依托体育家庭作业来实现。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近期透露:“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以此实现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目标”。体育家庭作业能够让学生的学校体育学习和家庭体育练习有效结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体育知识,调动学生在校外自觉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锻炼氛围,引导学生乃至家庭成员将锻炼和运动转化成一种生活方式,吸引他们爱上运动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互动行为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第一,社会体育场馆和培训机构与学校展开合作,统筹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共同开设学校体育课程;第二,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企业与学校展开合作,形成体育赛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构建联结校内外的体育赛事网络,弥补校内体育赛事资源的不足[25]。
3)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协同互动行为可以通过共建体育文化环境和开设亲子体育活动项目来实现。社会体育文化环境能够营造关注青少年体育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进而带动家庭体育文化环境的形成;社会体育团体通过积极组织相关体育比赛活动并开设亲子体育活动项目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进来,享受体育,增进健康。
6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十六字高度概括了体教融合的要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为我国今后的体育事业夯实了发展之基[26]。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为实现体育与教育在行政、理念、目标、资源、举措等方面的融合,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在一体化设计与推进的顶层设计框架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一体化落实与实施,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逐步构建起我国现代化的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