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研究
——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高频3000词中心理动词释义为例

2021-06-21张雪梅

关键词:型式词典语义

张雪梅 周 巧

引 言

学习词典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书,因其主要服务对象不同,有以母语学习者和二/外语学习者为主的“内向型”和“外向型”之分。[1]尽管两类词典均具解码和编码功能,但外向型学习词典对释义词的控制较为严格,这也是该类词典编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故相较而言,此类词典的编纂难度更大。目前国内外对外向型学习词典的释义研究主要涉及释义的方法、原则、语言、风格、模式等,[2-5]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大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尚待进一步证实。针对某词类的释义研究相对较少,[6-8]基于语料库、采用局部语法路径对释义的探讨则更鲜见。[9-10]

动词是语言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词汇学习中动词的学习至关重要,不仅涉及意义的表达,而且关乎正确的语法使用。心理动词表示人的情感、意愿、态度等心理状态或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1]国外对心理动词的研究以Palmer[12]、Penny[13]、Enghels[14]等为代表,主要聚焦心理动词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15]国内学者则主要从普通语言学[16-17]、语言类型学[18-19]及应用语言学[20-21]的角度开展研究,关注心理动词的句法结构、语义表现、语篇关系及习得规律等方面。国内外有关心理动词释义的研究寥寥无几。[22]本研究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0版)高频3000词中心理动词的释义为语料,采用局部语法路径分析心理动词的释义特征,以期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和编纂提供启示。

一、理论框架

“局部语法”(local grammar)是一种对语言进行微观描写的路径,关注特定文类和语类文本的语言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揭示不同语境制约下的语言使用特征,能够解决通用语法难以解释和处理的语言个性问题。[23]局部语法概念最早由Gross于1993年提出,[24]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Firth于1968年提出的“受限语言”(restricted language)[25]。之后局部语法被引入语料库语言学领域,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概念框架和方法。[26]1995年Barnbrook将《柯林斯COBUILD学生英语词典》(Collins Cobuild Student’s Dictionary)中的释义句视为一种子语言,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开始了局部语法视角下的释义研究。[27-28]后来局部语法研究逐渐拓展出评价局部语法[29-30]、因果局部语法[31]、免责局部语法[32]等多个方向。本研究借鉴Barnbrook的研究范式,从局部语法出发分析心理动词的释义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释义局部语法的研究成果。

心理动词描述人们的心理活动或状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33]对如何界定心理动词,目前学界说法不一,但普遍认为心理动词指的是一种内在的、不可见的行为。Davidson认为心理动词表示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的态度,如“believe、plan、hope”等;Wellman和Estes将心理动词定义为内在的认知活动或认知加工,如“think、forget、speculate”等;[22]Biber等在对实义动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如将实义动词(lexical verb)细分为行为动词(activity verb)、交际动词(communication verb)、心理动词(mental verb)等七类,将心理动词定义为可表达心理状态或过程(mental states or processes,如“think、know”),情感、态度或愿望(emotions,attitudes or desires,如“love、want”),感知(perceptions,如“see、taste”)和交际信息的接收(the receiving of communication,如“read、hear”)四类意义。[34]我们认为,这种界定较为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故采用此框架对心理动词进行分析。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简称“OALD”)是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典型,目前已更新至第10版,基本代表了英语外向型学习词典的新发展。[35]该词典对释义词有着较好的控制,[36]我们拟从该词典抽取牛津高频3000词中实义动词的释义,对其中具有心理活动意义的释义语料进行局部语法分析,以揭示外向型学习词典中心理动词的释义范式,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心理动词的编纂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问题与步骤

外向型学习词典如何用有限的释义词解释心理动词?本研究将从局部语法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探讨,具体关涉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型式有哪些?其分布情况如何?

问题二: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

问题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义参量表现如何?

首先从牛津高频3000词中筛选出实义动词共811个,然后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0版)中提取它们的释义共3 992条。以Biber等对心理动词的界定为标准筛选出释义381条,涉及189个心理动词(1)感谢肖皇羊同学的技术支持以及陈泽南、余安莉同学在语料筛选中的协助。3 992条释义经过了两遍筛选,一致性检验为92.5%。。其中352条为短语释义,4条为整句释义,25条为“used结构”释义(如“hate”的第2条释义:used when saying something that you would prefer not to have to say,or when politely asking to do something),本文主要聚焦短语释义。

本研究基于Sinclair[37]和Barnbrook[27-28]整句释义局部语法的功能标签设计出短语释义功能标签(见表1),另借用Francis[38]和Bednarek[39]的“语义参量”总结出主要功能成分的语义参量(见表2)。根据功能标签和语义参量,本研究对心理动词释义进行标注。

表1 心理动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功能标签

表2 心理动词释义局部语法中主要功能成分的语义参量

(续)表2

三、结果分析

基于对上述心理动词释义语料的加工,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主要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型式及其分布

上述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型式分布如表3所示:

表3 牛津高频3000词中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型式及频数

由表3可知,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可归纳为六种主要型式。型式中的基本成分是算子和核心词,括号里的成分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连同其他成分一并归纳到所属型式中,表示该型式的变体。例如,型式1主要涵盖O+N,但存在一例H+C+O+N,也被归纳到该型式中。另外,连续两个上下文或投射成分被归纳为同一成分,如O+N+P1+H+P2被归纳至型式O+N+P中,以此类推。

最基本的型式是(H+C)+O+N,一般用于解释较为常见的基础心理动词,如“believe、like、see”等。这类释义非常简洁,只揭示核心的心理活动意义,例如仅用“to want”来解释“like”的心理活动意义。

最高频的型式是(H+C)+O+N+C,即在基本型式基础上增加上下文,对心理活动的发起方、接受方或具体内容进行限定,如表4所示。表4中“pretend”的释义揭示了“想象”的内容是“游戏中的某物是真实的”,且该心理活动的发起方是“儿童”。这表明这不是“pretend”的常见或核心义项,是在特定情境中使用时转义为心理动词的。

次高频的型式是在最高频型式的基础上向右扩展,增加投射成分(型式4:O+N+C+(H)+P),进一步对心理活动发生的时间、原因、条件等进行详细阐述,更全面细致地揭示心理动词的意义和用法,如“estimate”的释义表示“估算”的条件是“不进行精确计算”。

另一比较高频的型式是(H+C)+O+N1+H+N2+(C)+(P),由型式4扩展核心词得来。该型式中核心词由两项构成并用“and”或“or”连接,表明心理活动的复杂程度。当用“and”连接时,说明缺失任一被释词的意义都不准确,如“study”和“repeat”结合才能完整表达“learn”的含义;当用“or”连接时,说明被释词的意义范围较广,如“follow”的释义中“watch”和“listen”都可以表示“注意”的方式。该型式中N1和N2可视为一个整体,后面可添加上下文或投射成分,而型式6中的N1和N2分别带有各自的上下文成分并可添加各自的投射成分。这两种型式都比较复杂,对应的心理动词往往是通过转义或是在特定的语法结构中才具有心理活动意义。例如,“register”本义为“登记”,其第5条释义“to notice something and remember it”所表达的心理活动意义通过转义获得,此时常用于“register that…”和“register where,what,etc…”等结构中。

表4 释义语料标注示例

综上所述,牛津高频3 000词中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共有六种实现型式,每类又都有各自的变体,呈现多样性、复杂性。最高频的型式是(H+C)+O+N+C,次高频的型式是在此基础上增加投射成分,较为复杂的型式通常针对由转义得到或处于特定结构中的心理动词。

(二)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

上述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与其主要语言表达方式,两者之间存在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即同一功能成分可由不同的语言单位来实现。详见表5。

表5 牛津高频3000词中心理动词释义功能成分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

结合前述“问题一”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可得出,心理动词释义功能成分之间存在横向组合关系和纵向聚合关系(如图1所示)。横向上不同成分组合构成不同局部语法型式,纵向上同一成分意义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一个交叉互动的释义系统。

图1 牛津高频 3000 词中心理动词释义局部语法成分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图

在这个系统中,核心词是心理活动的主要意义,主要由动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实现。动词并列短语指其他三项两两之间用“and”或“or”连接,能够揭示心理活动的复杂程度。核心词体现人们定义心理动词的时候,首先是抓住心理活动最基本最核心的意义,这可以是被释词的上位概念,也可以是与被释词同范畴的其他词语。若要作进一步区分,就需依靠上下文和投射成分。

上下文成分是核心词的主语、宾语及其补语,说明心理活动的发起方、接受方和内容,主要由代词、名词、名词短语、宾语从句或不定式短语承担。例如,不定代词“something”是核心词“notice”的宾语,说明被释词“catch”所指心理活动的接受方,即“某物”是被“注意”的。上下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理动词的及物性特征,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有上下文的被释词往往都是及物动词。

投射成分是核心词的状语,说明心理活动的方式、时间、空间、原因等。该成分多由介词短语充当,如“in a particular way”说明心理活动的方式,表示“consider”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想起”。该成分还可由状语从句、副词或副词短语承担,如让步状语从句“even though it is unlikely or impossible”说明心理活动“wish”的限制性条件,即“某事不可能发生”。投射成分在心理动词释义中非常重要,它揭示心理动词的语境,使意义表达更加饱满,有利于学习者更准确地进行语言产出,这在后文语义参量的分析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链接成分用以连接功能成分,由连词“and”或“or”,或介词“of”实现。“and”或“or”连接相同的功能成分,“of”引出被释词的主语,说明心理活动的发起方,如“of two or more people”提示“divide”的主语是“多个人”。算子用以提供句法信息,在此指不定式标记“to”。

综上所述,牛津高频3000词中心理动词释义局部语法成分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多样化,体现了功能成分与语言单位之间一对多的映射关系。通过两者之间的对应,局部语法型式与通用语法结构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很好的揭示。

(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义参量分析

同一功能成分可具有不同的语义参量,如此便可区分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相同的多个心理动词或同一心理动词的多重意义。型式O+N+C+(H)+P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包含上下文和投射这两个功能成分,所以以该型式为例分析功能成分的语义参量表现,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型式O+N+C+(H)+P中上下文与投射成分的语义参量分析

表6显示,型式O+N+C+(H)+P中上下文成分不表示“发起方”。究其原因,心理活动的发起方一般都是人,在释义中往往无需赘述。“接受方”揭示心理活动涉及的对象,如“find”的第1条释义“to discover somebody/something unexpectedly or by chance”中上下文成分表明“发现”的对象是“某人或某物”。另外,“接受方”的频数远超“传递内容”,大约占总数的3/4,这说明在定义心理动词时阐明动作涉及的对象很有必要,这类动词往往也都是及物的。该型式中上下文语义参量为“接受方”的心理动词共55个,按照Biber等[34]划分的心理动词的四类意义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中34个动词的释义表示心理状态或过程(如“agree、compare、forget、guess”等),其余动词的释义则表示情感、态度、愿望、感知或交际信息的接收(如“hate、hear、desire、see”等)。所以这类动词四种心理活动意义均有所覆盖,但以心理状态或过程为主。

“传递内容”在解释心理动词时也很有揭示力,它说明动作的具体内容,使抽象的心理活动意义易于理解,如“find”的第4条释义“to discover that something is true…”中上下文成分对“发现”的内容即“某事是真实的”进行阐述。该型式中上下文表示“传递内容”的心理动词共17个,其中8个动词的释义体现心理状态或过程,即“believe、imagine、take、determine、face、hesitate、owe、suspect”;6个动词的释义表示情感、态度或愿望,即“hope、want、expect、wish、pray、impose”;3个动词的释义表示感知或交际信息的接收,即“find、listen、recognize”。因此,这类心理动词同样涉及四种意义,并且它们多用于“动词+宾语从句/不定式短语”的结构中。

投射成分在该型式中最高频的语义参量是“方式”,旨在说明心理活动产生的具体方式,如“analyse”的第1条释义“to examine the nature or structure of something,especially by separating it into its parts…”中投射成分提示“分析”的方式是“进行切分”。该型式中投射成分表示“方式”的心理动词有29个,包括“consider、count、search、analyse、examine、reflect”等,均表示心理状态或过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类动词的释义中多数核心词都是“examine”、“think”或“consider”,表示对事物的探究和思考,体现的是需要付出大量脑力劳动的高认知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动词中有些本义与“思考”“探究”并无关联,而是通过转义才具备了这一意义,如“treat”(to consider something in a particular way)、“weigh”(to consider something carefully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等。

该型式中投射成分次高频的语义参量为“目的”,说明心理活动欲达到的目标。这类心理动词共15个,主要涉及心理状态或过程(如“consider,review,search”等)以及交际信息的接收(如“read、see、watch”等)这两类意义。前者体现一种内在的抽象思维活动,表示为达到某结果而进行思考和分析,如“consider”的第1条释义“to think about something carefully,especially in order to make a decision”表明为“做出决定”而进行“考量”;后者表示根据外在特征作出判断,为获取某种信息而进行观察,如“read”的第5条释义“to look at the movements of somebody’s lips to learn what they are saying”表明为“获取话语信息”而“观察唇形”。需要关注的是,这类心理动词中有很多与投射成分表示“方式”的动词有重合,如“consider、search”等。拿“consider”来说,其第1条释义中投射成分表目的,此时主要用于“consider something/doing something”的结构;其第2条释义中投射成分表方式,此时则主要用于“consider somebody/something + noun/adj”的结构。这不仅反映出一词多义现象,更清楚地表明语义参量可揭示相近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异,因而释义能为词义辨析提供最直接最原始的证据。

综上所述,局部语法型式O+N+C+(H)+P中上下文成分的语义参量主要是“接受方”,投射成分的语义参量主要是“方式”和“目的”,并且该型式中语义参量相同的一类心理动词的意义也呈现出规律性特征。上下文和投射是重要的功能成分,有助于揭示心理动词的语境,从而使学习者更精准地理解和使用心理动词,外向型学习词典释义的解码和编码功能得以凸显。

另外,“时体”功能成分也非常重要,它与具体义项紧密关联,在特定意义下对心理动词的时体进行限定。本研究有50条释义揭示了时体信息,其中47条是“不(经常)用于进行时态[not (usually) used in the progressive tenses]”,相关心理动词主要体现一种思想状态。例如,“think”的第1条释义“to have a particular idea or opinion about something/somebody”表示“认为、觉得”,不用于进行时态。然而,“think”的第3条释义却指出被释词经常用于进行时态(“to have ideas,words or images in your mind”),因为此时强调“思考、想”这一思维动作,经常用于口语交际中(如“What are you thinking?”)。由此可见,同一心理动词在不同意义下有不同的时体特征,意义的细微差别能决定形式特征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释义中“形”和“义”的结合。动词的时体特征在词汇学习中至关重要,“时体”功能标签对这一信息的有效揭示可为学习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四、讨论

本研究以牛津高频3000词为例,探讨了心理动词释义的局部语法。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动词的释义呈现六种局部语法型式,每类又存在各自的变体。最核心的型式是O+N+C,较复杂的型式一般用于解释由转义得到或处于特定结构中的心理动词。型式中功能成分与语言表达形式之间存在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上下文和投射成分表明心理动词的语境,其语义参量的不同可揭示相同功能成分之间的语义差异,区分局部语法型式相同的多个心理动词或同一心理动词的不同意义,这对学习者掌握和使用词汇很有帮助,凸显了外向型学习词典的解码和编码功能。另外,“时体”成分揭示心理动词在特定意义下的时体限制,体现出意义与形式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相比其他释义研究,局部语法路径下的释义研究更具揭示力和解释力,能够更细致地对释义子语言进行形式化描写,并揭示其局部功能特征。本研究采用局部语法路径对心理动词的释义进行分析,使动词的多种特质如及物性、时体、施事等都得到了关注。

本研究对局部语法的探讨只涉及不定式短语释义,另有4条整句释义和25条由“used结构”表达的释义也值得关注。4条整句释义分别是“exercise”、“boil”和“face”的第4条释义以及“disagree”的第1条释义,其共同特征是通过凸显字体强调了被释词的使用结构,如“if youcan’tface something unpleasant…”表示“face”一般用于否定句。若采用短语释义,这种使用特征往往无法揭示。整句释义侧重突出被释词的语言上下文(linguistic context),由“used结构”表达的释义则主要聚焦环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40]这类释义不直接解释心理动词,而是强调其使用情境,有时还体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和心理动词的语义韵特征。例如,“guess”的第3条释义“used to show that you are going to say something surprising or exciting”体现言外之意是“要宣布某件令人惊讶或激动的事情”;“regret”的第2条释义“used to say in a polite or formal way that you are sorry or sad about a situation”揭示消极的语义韵特征。这两种释义模式所揭示的信息均是语言理解和使用中的精细之处,也是二语词汇学习的难点所在。

另外,本研究有43条释义针对的是含有被释词的语块(chunk)而非被释词本身,说明有时动词需处于特定结构中才具备心理活动意义。例如,“break”是典型的行为动词,但当其与“code/cipher”搭配时可表示“发现”这一心理活动,对应的释义“to find the meaning of something secret”针对的是整个词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类释义均不是被释词的第1条义项,而是处于较高级别(“A2”“B1”甚至没有标注(2)《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将语言水平从低到高划分为“A1、A2、B1、B2、C1、C2”6个等级,在《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0版)中对应义项难度,反映学习者水平。),在呈现被释词的基本义之后拓展和延申,解释被释词在语块中的意义和用法。这表明同一动词不同意义的学习难度是不一样的,在语块中表达的心理活动意义处于较高水平,学习者更难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应对此特别关注。

结 语

本研究基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0版)中的语料分析常见心理动词的释义模式,对短语释义进行结构化描写,尝试构建释义的局部语法,并针对释义中的特例进行讨论,以全面揭示心理动词的释义特征。对动词的研究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有着不同的研究范式,本研究仅从释义的角度出发,以局部语法路径对心理动词的释义特征进行初步探索,更进一步的分析还需借鉴其他范式,从更加多维立体的视角去进行考量。尽管如此,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计算机对释义文本的自动分析与生成,为心理动词释义编纂提供可参考性模板,还能为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实现从专家语感到大型语料库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型式词典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垂直电梯安全钳受力分析及型式试验
垂直电梯安全钳受力分析及型式试验
钢板桩工艺沟槽支护施工方案
Python的对象与型式
浅析新农村河道生态护岸型式及选用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