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与水墨媒介融合的课程探究
2021-06-21孙庚
孙庚
摘要:在21世纪多文化融合的语境下,传统水墨正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不论从媒介还是绘画观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而构成学作为20世纪极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也在各种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将“水墨”一词纳入到“构成”当中不仅仅是简单字面含义的嫁接,更主要的是立身于全球的文化视野,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在借鉴西方在视觉上的认知规律以及构成的原理,以抽象的综合手段对事物进行简化,并加以培养水墨构成的自觉性,也由此将构成基础与水墨媒介融合的课程逐渐纳入到美院的造型课堂当中,对传统的水墨语言进行革新。
关键词:水墨、构成、形式
“构成”一词在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构造、组合、形成、结构”,这表明了“构成”所探究的是事物的内部结构以及组合的方式,是将既有的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法则进行新的分解和重组,达到一种理想的组合形式。很显然,“构成”的出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破原有固定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客观物象的观察方式,开拓构思,启发独创性的同时,培养空间图形的意识并加以增强表现能力。而从绘画的角度出发,这无疑开启了传统水墨语言的革新,对水墨语言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构成基础与水墨融合的初探阶段
自改革开放初始,以1970年代为时间节点,苏联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在中国得到更多的认同及借鉴,如新一代知名画家被介绍到中国,美术创作逐渐走出了更早之前现实主义单一化的境地,向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代表性的水墨画家在水墨语言探究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林老师对现代艺术形式的自律、自觉以及纯粹的视觉观念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将中国写意抒情的品格与现代绘画美的形式追求相结合,力图借助传统的水墨媒介来突破古人章法的藩篱,以此来构建一条架设在传统与现代水墨探索道路上的桥梁。从林风眠先生的仕女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整体氛围感已经和传统有了相当大的差异,尤其是在作品的背景处理上,用丰富的几何形状以及低明度的色彩替换掉了传统留白的处理方式,在给观赏者留下更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为新文人画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构成基础与水墨融合的成熟阶段
1987年春,某学院为了增强学生的图形意识,加强形式法则的研究,开展了《水墨构成》的课程教学。从学生当时的作品来看,该课程对构成与水墨的探究既有了成熟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就卢先生在1998年发表的《美术研究》第一期的文章中提到的:“实际上构成训练不仅为培养设计才能,它的主要功能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打破单一定向的模拟自然的造形意识,加强创造意识,放弃模仿原则,遵循主观感受原则”。我们能够了解到,构成已经成为中国绘画体系中的必修理论,它帮助我们在分解客观物象、建立新的图式,找到了一条便捷的道路,以此激发艺术情感、艺术直觉而走向艺术的真实。
三、构成基础与水墨融合的形式分析
回到当代,虽然构成基础与水墨融合的实践课程并没有完全地在美术相关的院校进行开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代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构成”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我们运用传统的笔墨规律通过新的组合方式产生并建立了新的视觉经验。较为重要训练过程,便是从构成元素的联系到笔墨构成的拓展。平面的空间是由点线面基础元素结合而成的,而笔墨的基本構成要素并不能以简单的点线面进行概括,其浓淡干湿的变化、用笔的提按急需更能体现中国绘画的情思。因此,在该课程的形式探究中,不仅仅要通过“构成”来组织画面作为切入点,还要尽可能发挥笔墨的特质,形成强烈的形式上的美感和水墨肌理所提供的审美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三个基本的形式要素的关系进行开展。第一,组合与分割。在面对形的组合中,基本上有四种可能性,不外乎并置、分离、重叠、透叠。通过以上的手段,使形与形之间、正形与负形之间产生相互呼应的关系,并能够产生更加强大的亲和力。第二,重复与变化。形的重复能够产生有节奏的形式美。通过笔势、笔墨的变化产生独特的水墨形质即特殊的笔墨痕迹。第三,对比与调和。对比所展现出来的要素较多,包括明度对比、色彩对比、干湿的对比、粗细的对比、繁简的对比、具象与抽象的对比等等。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氛围感。调和则是为了按着视觉审美的要求,对某一要素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弱,而不至于使画面某一局部过于跳跃,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
构成基础与水墨媒介的探究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保持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拓宽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从而为传统水墨注入生机。
参考文献
[1] 张如画.构成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4
[2] 卢沉.水墨构成[J].美术研究,1998.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