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药学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2021-06-20游述华

高教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

游述华

摘  要:近年来我国药学教育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药学类专业招生进行统计分析,文章提出广东应形成金字塔式的药学高、中级服务型人才梯队,加强药学研究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培养,并建立药学终身教育机构和课程。

关键词:药学教育;服务型人才;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2-0081-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stage of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hina.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nrollment of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it should form a pyramid echelon of pharmaceutical high, middle and service talents to strengthe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talent training, and establish lifelong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courses in pharmaceutical.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service talent; lifelong education

我国的药学教育事业已经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了提升质量的阶段[1]。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受到普遍欢迎,因而药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综合性大学纷纷成立药学院。但药学专业性强,研究成果或实力并非仅凭花钱添置大楼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就可以水到渠成,而实际上大多数院校药学专业办学层次并不高。在同质层次,招生竞争激烈,如果缺乏差异化竞争策略,必将需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进行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解广东药学教育的办学情况及问题所在,本文从对广东药学专业招生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文中所指药学教育,是指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海洋药学等)、中药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等)、制药工程及生物制药等药学相关专业的教育。

一、广东药学教育现状

(一)研究生药学教育

广东省的药学教育中,药学硕士招生规模比较大,博士招生数量少。我国教育改革后,本科教育成为普及型教育,在研究生层次,硕士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并不亚于本科生,所幸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暂未放开,招生和毕业要求都维持较严格的水准。

广东的高校中,目前只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有药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四所学校在2019年共招收了约115名博士研究生。而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院校除了前面四所高校,还有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一共8所院校,2019年约招收了863名硕士生,详情见表1。

(二)普通本科药学教育

至2019年底,广东有12所高校开设药学类专业,除前面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开办药学本科的院校外,还有韶关学院、嘉应学院、佛山科技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等,共招生约3330名本科生。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招收药学本科生约70人,暨南大学药学本科招生约90人,广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招收藥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等本科生约450人,具体名单见表1。

(三)专科药学教育

广东省开办药学类专业的专科院校比本科院校多,2020年约有29所,共计划招生8210人。因专科招生与本科相比,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大多院校并不能按计划招满,而且即使完成招生计划,报到率也只有80-90%左右,因此按招生计划的60%来预测2020年药学专科学生,大概会有4919名药学专科在读学生,2020年广东省医药类专科院校的招生计划见表2。

(四)成人药学教育

广东省成人药学教育市场规模大。根据广东省考试院的公开文件,2019年招生成人药学本科和专科生共近15000人,其中本科约7000人,专科近8000人,学习形式主要是业余或函授。近几年因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中执业药师的管理越来越规范,执业药师的待遇也得到提高,准备报考执业药师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但因只有具有药学相关专业专科以上才有资格报考执业药师,所以医药行业中原有从业人员攻读学位的需求越来越大,成人药学教育市场规模比全日制药学专科、本科生之和更大。

二、广东省医药产业人才需求状况

社会需求决定药学教育的未来。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势将深远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政府和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药学教育和产业将会蓬勃发展。而且广东是医药大省,发展医药经济也需要药学人才的支撑。

(一)医药行业药学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版《药品管理法》的实行,国家对医药行业进行大力整顿,医药产业更加规范化,急需高素质的各类药学人才。2019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 亿,《“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要求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过4人,所有零售药店主要管理者要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516003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人数为3.7人,其中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465236人[2]。目前,开设药学专业的虽有高校230多所,但每年各类学校培养的药学专业人员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市场需求缺口较大。

广东省人口达1.12 亿,2018年度参加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是50331人[7],每万人约4.5人,但考虑到现实中大多执业药师在医院及药厂等单位工作,或在医药经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真正在零售药店从业的执业药师数并不能满足用药指导的需求,因此执业药师缺口仍较大。

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提出了加强药学服务、加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这意味着今后药学服务人才的需求会增加,高校培养药学服务人才,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健康湾区”的时代需要

国家在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塑造“健康湾区”,密切医疗卫生合作,要重点发展教育培训和健康服务,2016年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也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开办和发展药学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符合发展医药产业和建设“健康湾区”的国家战略。

(三)建设广东医药强省需要药学人才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医药大省,其中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产业已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国同行业排名和全省产业大类贡献比重都名列前茅。商务部的药品流通行业报告显示,广东药品销售领先全国,2017年销售金额达1,870亿元,当中约72%为西药,中成药及中药材合共约占2成。广东药品当年总销售额占全国的9.3%,其次是北京(8.5%)和上海(8.1%)[3]。

至于供应方的广东医药制造业,近年亦快速成长,2017年有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624亿元,排名在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山东、江苏及河南省)[4];根据2019年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在2018年达529.57亿元,2018年的工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加11.9%[5]。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从规模速度型上升到质量内涵型发展阶段后,教育将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发展广东的医药经济,强化医药强省地位,大力发展药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三、广东药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0年前广东的药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层次结构、专业结构、教育的形式等[5],其实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整体的药学教育规模增大了。

(一)层次结构不合理

广东省药学高等教育中,本科生、专科生及成人教育已经有一定规模,但药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明显不足,特别是我国教育改革后,大学成为普及型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定位相对比较尴尬,如何发展还有待探索,博士生则培养成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而广东目前只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中医药大学等少数高等院校培养药学博士,根据2019年的招生数据,全省约115名博士在读新生。

(二)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不足

药学专业课程标准统一,缺少特色,特别是服务或应用型教育不足。我国的高校教育,有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并进行专业认证。国家标准对必修的专业课程、实验等有严格的要求,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确保了全国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但这也导致了高等院校在专业培养上的灵活性不足,尤其是本科教育,在满足国家质量标准后,课程设计的自主性就非常低,如药学专业,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近20门专业必开课程,而且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院校再增加特色课程或实习项目的课时就非常有限。专科教育,只是压缩版的本科,实践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成为教育开放形势下以营利为主的一种教育类型。

通过对比港澳地区的药学教育,发现香港和澳门的药学高等教育是以培养药剂师为主體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实践课比例高。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药学专业基本是以培养面向社区药房、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型人才为主。

(三)教育形式单一

广东省的专科或本科成人层次的药学教育中,就业人士或初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修读药学学位,大多属于一种学位型或功利性需求,而以在药学工作岗位增加知识或技能的药学教育需求暂时还没有呈现一定规模性,即在药学教育上,还缺少了终身教育或技能型教育的环节。即使在目前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环节,更多的人是抱以刷满学分的一种培训目的,终身教育或学习的理念不足。

四、广东省药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形成金字塔式药学人才层次

广东的药学教育,应逐步形成金字塔式的药学高、中服务型人才梯队,药学研究型人才处于高端,以创新研究为主;研究生的药学教育,则发展成过渡阶段的教育,小部分人才成为研究型硕士,并继续进行博士阶段的深造,大多药学硕士研究生则培养成为药学管理型人才;本科的药学教育主要培养服务型人才,服务型人才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位于金字塔的基座部分,并要建立药学终身教育机构和课程。

(二)加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应成为聚集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高地。在我国,多数大学作为事业单位,享有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在管理方式上也宽松。多数大学会淡化短期经济利益目标、鼓励学术自由探索,通过招收博士形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吸引、聚集人才的能力大大强于企业。大学对人才的集聚使其技术研发能力变得强大,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推动医药技术创新。

因此,要加强研究型人才培养,形成药学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和服务机构。我国的药品生产仍以仿制药为主,新药研发能力不强,广东省作为医药大省,药学科研能力同样不足,这也反映在药学教育上,广东省部分有药学科研人才培养基础的院校或科研院所,可以通过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加强药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不一定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内涵建设,真正提升高端药学人才的科研能力,为医药行业发展服务。

(三)加強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应成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高地。因为大学承担了育人的重要功能,大学教育的人才,应成为社会的道德表率,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药品关系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药学服务的社会责任与意义更加重大,因而药学教育更要重视和加强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药学人才梯队中,处于金字塔结构的最宽的基座,是以药学服务型人才为主。本专科药学教育目的应是大多数药学毕业生能在药厂、医院、医药公司或药店为社会服务,特别是在服务岗位的药学人才,要为患者或顾客提供药学专业指导,因此,广东省应加强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增加在医院、药店等的实习时间和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学生的药学服务能力。

(四)建立药学终身教育机构和课程

社会学者伊利奇在互联网还未出现之前就预见性的倡导建立一个“去学校化”的社会,把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让每个人在他们想要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不是强迫按照一个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学习[8]。

高校要逐步建立专门的药学终身教育培养机构和课程。药学知识在不断更新,如新药上市、新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新的法律法规等,这就要求在药学专业领域,灌输和形成一种终身教育的理念,广东省的药学大专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岗位能力培训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结合的方式,灵活提供培训,做到真正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甚至一些高校,可以打造品牌的岗位培养课程,如药店药品销售岗位培训课程、医院合规营销岗位培训课程等,通过线上线下同时提供学习和专项认证。如果药学终身教育市场能做好,将来的规模甚至会超过现在的在校教育市场。

广东地处我国南方,医药经济发达,且紧邻着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只要政府和高校重视,药学教育的发展势将引领全国。

参考文献:

[1]杨庆,王晶,张永泽,等.中国药学教育指导组织:起源、发展和现状[J].中国药学(英文版),2015,24(12):816-820.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2019年12月全国执业药师注册情况[EB/OL].http://www.cqlp.org/info/link.aspx?id=3957&page=1.

[3]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R].北京:商务部市场程序司,2018.

[4]香港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EB/OL].https://hkmb.hktdc.com/sc/.

[5]广东统计年鉴[R].广州:广东省统计局,2019.

[6]桂克仪,陈建裕,等.二十一世纪初广东药学教育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1998,14(2):1-3.

[7]广东省药品监管统计年度报告[R].广州: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

[8]Illich. Deschooling Society[M].Harmondsworth:Penguin,1971:41-42.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上海市教委发布2020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取向研究
地方终身教育立法的思考
人生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探析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脉络、发展路径与启示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韩国全国终身教育振兴院的主要职能与实践项目
我国终身教育的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