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2.0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升级版的实施策略
2021-06-20贺书品
贺书品
摘 要:我國已形成“双创为主线、科技为引领、产学研用协同、线上线下结合、服务实体经济转型”的崭新局面,正迈向打造“双创”2.0升级版的新阶段。文章以“双创”1.0及2.0升级版为时代研究背景,用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内涵、变革和着力点,理清了时代脉络。提出了“双创”2.0时代背景下“思创融合、科创融合、专创融合、文创融合、产教融合”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精神引领、价值塑造、知识普及、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课程教学、师资培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分层级培养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策略。对打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以及教育范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2-0034-04
Abstrac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s the main l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guid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application collaboration,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s, and servi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We are now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2.0. Based on the era research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version 1.0 and 2.0, this paper USES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focus points of two different eras, so as to clarify the context of the er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ive-in-one concepts of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specialty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gen" 2.0 "strong convergence. These concepts includ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rget system (the spirit of leading, shaping value, knowledge, ability cultivation); the layer classification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the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er training, simulation training,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cultured "broad-spectrum type);the quartet linkage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thoroughly going efforts to promote teachers, textbooks, teaching reform of "three religions" of the "double gen"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pgrad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modeling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idea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paradigm.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了“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1.0时代的到来。自“双创”开展以来,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创业群体向多元化延伸,全民“双创”热情迸发。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的颁布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实现了我国创新创业“从现象到机制”的跨越。创新创业平台的支撑能力不断攀升、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全面优化,正迈向打造“双创”2.0升级版的新阶段。在此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双创”1.0到“双创”2.0的时代背景概述
创新1.0是工业时代的创新形态,其特点是“以数据为核心支撑、技术发展为目标导向、实验室为创新载体”的创新形态。创新2.0是指IT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为标志的创新形态,其发展趋势体现在“用户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
(一)创新1.0和创新2.0的区别对比
1. 创新主体不同。创新1.0是小众的科研人员、知识分子或专业人士的创新创业。创新2.0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 创新载体不同。创新1.0是基于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创新2.0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实践平台。
3. 创新方式不同。创新1.0是独立创新,封闭创新;创新2.0是共同创新,开放创新。
4. 创新导向不同。创新1.0是以数据为核心,传统的技术、科研发展为导向;创新2.0是全民导向的万众创新、协同创新。
5. 创新程度不同。创新2.0是创新1.0的升级版,其创新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刻,培育经济新动能,引导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变革。
(二)“双创”1.0到”双创”2.0的变革要点
1. 技术要素深度融合。“双创”2.0时代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及产业化目标, 重视5G、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混合现实(MR)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工作,部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贯彻实施面向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要素深度融合的产业供应链体系。
2. 成果转化更为活跃。“双创”2.0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政府出台诸多政策鼓励成果转化,倡导高职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围绕高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经济转型为导向、社会效益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科研项目实施机制及绩效监督机制, 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产业升级和经济体系建设结合更緊密。“双创”2.0时代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互联网+创新+传统行业重构”的产业互联网区域创新机制重构了产业链,充分发挥了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新兴产业,以行业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区位优势。
4. 科技创新引领创业,带动就业。“双创”2.0时代更重视基础研究,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转型为导向、社会效益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时代, 更注重绩效评估。强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准度, 以推动科研院所“三权”改革,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领域需要社会资本投入、政府政策扶持、服务体系、技术支持等多个层面,形成多要素深度融合、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双创”格局,并鼓励事业单位、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
5. 创新创业文化更为普及。“双创”2.0时代注重思政价值引领,通过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为“双创”赋能,构建“双创”文化生态。形成有利于“双创”的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打造“双创”升级版。
(三)“双创”1.0到“双创”2.0的着力点——“双创”
向纵深推进
1. 建立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区域创新中心。《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政策针对科技创新中心、“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功能区体现了政策支持。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科技化、精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以及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其次,在重点行业领域优先建设起一批国家级别的产业以及技术创新中心,再通过平台延伸到各大创新企业当中,构建起由大中型科技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各大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为参与主体的科技创新联合体。
2. 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打造“双创”示范基地。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支持中央企业推行众创、众筹、众包、众扶等创新模式以满足发展需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打造创客云集、资源开放、特色鲜明、成效卓越的“双创”示范基地。
3. “互联网+创新+传统行业重构”的产业互联网区域创新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培育。2018年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 打造“双创”升级版,要重点突出拓展两大空间:一是工业互联网, 二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是制造业“双创”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能推动制造业创新研发、实现个性定制、革新生产模式、 实现智能化生产、创新商业模式、促进制造业生态系统创新升级、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构建“互联网+创新+传统行业重构”的产业互联网区域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链升级及经济转型。
4. 拓展创新创业群体,鼓励各类创客创业发展,促进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打造“双创”升级版的一大趋势是创业群体向多元化延伸,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措施向更广泛人群拓展、延伸, 例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鼓励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拓展延伸创新创业群体,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各类创客自主创业,支持创客横向、纵向发展,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的经济指标,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5. 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培育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更好地打造“双创”升级版,必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职称聘任制度、晋升渠道,建立高层次“双创”人才的引进、聘用制度,鼓励海外优秀学子归国创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考核、聘用等政策,构建“双创”人才的培育和发展的环境和激励机制,培育具备企业家精神和岗位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正确把握“双创”2.0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技术要素深度融合、成果转化更为活跃、产业升级和经济体系建设结合更紧密、科技创新引领创业,带动就业、“双创”文化生态更为健全的“双创”2.0时代,如何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贯穿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对新时代人才需求所做出的回应。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抑或仅在于创新创业竞赛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普及的综合素质教育,在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是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创新是注重思维层面的创造,代表着勇于开拓、勇于尝试、勇于变革的精神。创业是指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开创新的岗位、企业、产业、事业,注重行动层面的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层面在于精神引领、价值塑造、知识普及和能力培养,第二层面在于针对已经有创业意向和正在实施创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培育、提供孵化场地、师资指导、政策指引等。创新创业教育中贯穿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思政价值引领,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過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双创”2.0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策略
《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
业生毕业半年内创业的比例为2.7%,毕业三年创业存活率为44.8%,本科生创业成功率不到5%。针对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偏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导师队伍整体实力欠缺、实践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资源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双创”2.0背景下,如何打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1. “思创融合、科创融合、专创融合、文创融合、产教融合”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思创,顾名思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政内涵,将思创深度融合教育理念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科创,是将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高职院校是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将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推动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专创,是指将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代表核心竞争力和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成果和技术、专业理论和实践内容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能引领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专业与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措施。文创,是指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相融合,从古至今,传统文化、国学在创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铸造文化自信。产教融合是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是面向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完善教育资源布局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围绕技术变革开展创新和融通,变革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模式,扩大就业创业规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成果。
2. “精神引领、价值塑造、知识普及、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高校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普及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开启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和通识教育。同时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精准式的系列课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夏令营、“双创”沙龙等,建设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进行学生的价值塑造。其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私董会,为学生提供课题及项目指导,做到知识普及和精准帮扶。提供实践核心需求的联合课程模块,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作品,以及创业项目的研发和参与,开展进阶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并鼓励学分置换和申请,全方位打造全新的学习模式。营造“双创”文化,塑造思政引领的价值体系,提供创业思维训练、创业精神培育、创业能力提升,以及创业实践、就业指引。
3. 围绕“学生、师资、课程、基地”四个核心要素,以“课程教学、师资培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分层级培养的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启蒙、进阶、专业、实践”的课程体系。在课堂进行通识教育,培育创新精神;以专家讲座等形式进行进阶教育,形成创新思维;将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能力;大力推进专业实训室、创业实训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建设,实现平台资源共享,在工作室及孵化基地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以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进行创业实践。其次,高职院校应当整合校内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创业师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形成专业化、专家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及导师评价机制。
4. “高职院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各个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中,协同发展运行,形成螺旋上升的合作关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人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启蒙教育及通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重任,应当整合内外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政府在政策制定、制度激励、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提供政策导向,与高职院校协同,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企业培养人才的创业实践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承担着创业实践育人职能,同时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需求、同时具备资金和技术资源,校企深度合作不仅能让企业全方位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和基地,同时能为高校提供优质的、具备行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校外导师资源,实现协同育人。高校应当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专利信息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的技术众筹建立渠道,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的培育。“高职院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5. 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三教改革”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和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根本要求,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内容。“三教改革”以教学有“术”,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创新创业专业师资建设一方面要拓宽专家导师的引进渠道,吸纳更多高层次人才进入创新创业导师梯队。另一方面要培训专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增强师资队伍综合实力。最后完善师资聘用、考核、评价,以及职称晋升的机制建设,保障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未来发展渠道畅通。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内容载体,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材应当与时俱进,不仅要建设“广谱式”的创新创业课程,还要建设专创融合的、以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式创新创业课程,根据《2016-2045新兴科技趋势报告》统计,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有: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手机与云计算、智慧城市、量子计算、混合现实(MR)、数据分析、人类增强、网络安全、社交网络、先进数码设备、先进材料、太空科技、合成生物科技、增材制造(3D打印)、医学、能源、新型武器、食物与淡水科技、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等。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内外资源优势将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
教法是教学改革的路径,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当与大数据、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呈现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混合式课堂教学,大力改进实践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帮扶,打造新的学习模式。
四、结束语
本文在“双创”2.0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提出了“思创融合、科创融合、专创融合、文创融合、产教融合”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及围绕“学生、师资、课程、基地”四个核心要素,以“课程教学、师资培育、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分层级培养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精神引领、价值塑造、知識普及、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高职院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打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实施路径。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以及教育范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成华,谢彦洁,李恒.众筹理念下高职院校精准式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成逻辑与建设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7(09):105-110.
[2]张玉华.高职院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升级版”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61-63.
[3]许爱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9
(6):48-51.
[4]靳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N].中国教育报,2015-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