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全流程评价体系研究

2021-06-20侯芳祝爱民

高教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双一流

侯芳 祝爱民

摘  要:面向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契机,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沈阳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紧抓趋势,结合现有研究生培养全流程评价体系,通过将科教融合交叉科研团队、跨学系项目团队和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融入时效动态评价指标,讨论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研究生全流程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培养;全流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21)05-0007-06

Abstract: Facing a major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of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rasps the trend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combines the existing full-process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aduate training. By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cross-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inter-faculty project teams, and multi-level teaching project teams into dynamic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nd solutions of the full-process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post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ouble-first-class background.

Keywords: double first class; postgraduate; process evaluation

一、概述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我国开始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发布《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2018年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双一流”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布局产生根本性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引擎,是适应学科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生培养评价是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决定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主要有学科评估、质量认证等,具体到培养工作主要是面向教学单位的教学状态评估、面向培养过程和毕业状态的质量调研等,基本都是从研究生培养的供给侧出发,着重教育保障、过程规范和教育基础设施等局部要素。赵玲玲[1](2013)等对多所985高校研究生培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转换培养理念、注重过程培养管理、紧密结合地方社会发展、推广实施双导师制、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导师制度6个维度。张小波[2](2013)通过对单以评价结果组合分析对34所高校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效率整体水平偏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数、生均科研经费是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改进的瓶颈。尹贞姬[3](2014)从战略定位、组织要素、运作要人员要素4个方面构建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卢东兵[4](2016)针对现行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提高执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简明易行性。赵朋[5](2017)认为产学研融合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理想选择。王海军[6](2019)从模块化视角研究了政产学协同开展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和模式,对比分析了中、美、英三国典型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刘琼玉[7](2019)从学科评估角度构建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张东明等[8](2020)设计涵盖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学校条件及利益相关方满意度四个主要方面的3级评价指标体系。国外高校研究生培养注重过程管理,在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导师遴选、科研训练、指导方式等方面有较完善的制度。同时,国外高校在教育质量评估中也重视不同类教育人群的利益诉求。如兼顾学生、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Quentin[9], 2000);涵盖科研群体、学生群体、社会用人方以及政府在内的有关利益主体协同评价(Gleason[10], 2018);社会评估、职业认证、第三方认证等是美国社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当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虽然考虑了包括社会与用人单位、导师、研究生个体在内的利益相关主体在教育质量领域的诉求,但流程性方面差强人意,主要问题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流程过程评价和反馈理论与方法不完善,使得评价结论还不完全能够实现以评促建,持续优化的目标。

本文面向地方院校应用背景,梳理研究生培养流程,结合“双一流”发展趋势,对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进行再设计。结合研究生培养全流程,按照基础指标数据、多源指标数据和时效动态指标数据,包括时效动态指标中科教融合交叉科研团队、跨学系项目团队和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的协同运作,构建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该体系强调在研究生培养起始和运行过程中,参与者的非对称性整合;在分析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强调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将培养模式与培养环境中的诸多因素整合研究。进而实现从研究生培养的宏观环境、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学科动力机制三方面结合,优化研究生培养的全流程评价体系。

二、应用背景及培养过程

沈阳工业大学于2019年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随后学校开展一系列工作推动“双一流”建设工作。其中,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始于1993年12月批准设立的管理工程硕士点,1998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1月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本学科是辽宁省培育重点学科和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拥有辽宁省唯一的经管类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装备制造管理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唯一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首批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唯一的中小企业管理实训基地、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辽宁省科技先导区办公室和沈阳市物流专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与沈阳金谷集团(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联合成立的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国家人社部批准的辽宁地区电子商务师培训基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权的辽宁地区物流师和采购师考试管理机构等;与沈阳交通重工集团等35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现已形成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双层系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省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多年来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已形成了运营管理与工业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项目与工程管理、战略管理与决策技术、科技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及信息管理等学科方向,紧密相适应辽宁工业大省的经济结构特征和行业企业的主导类型,侧重面向工业制造业、企业层面和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开展工作,在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制造网络敏捷化生产和联盟合作生产及其风险的管理方面、电子商务过程的智能优化和区域物流体系规划方面、股权结构优化及风险防范和虚假信息甄别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前列。与海外多个国家的著名高校、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培养硕士、博士外国来华留学生能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为政府和企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在辽宁省的管理学界、政府部门和装备制造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誉,处于辽宁省管理学科的前列,在东北区域有很好的知名度,在全国管理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能否把握机遇,发现问题,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培养建设重点,关系研究生培养建设能否有所突破、顺势而为。

现有研究生培养流程如图1所示。目前学院研究生培养方式沿袭传统模式,即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研究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和研究方向选择需要,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论文选题及撰写,培养过程和毕业要求注重学生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包括对经济社会问题的把握。结合培养过程和专业特征分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养方案刚性较强、专业特色培养结果不突出、课程体系相对陈旧和教学知识体系较僵化。培养目标受限于就业目标,培养方案前瞻性较弱,同质化较为严重且迭代速度较慢,相对固化专业边界,当因人设课时,培养参与者普遍缺乏动力和激励機制进行变革。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专业教育相对滞后于市场需求,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短期就业导向,难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

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促进学科自身发展动力与活力的初端,培养的是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地区经济建设的高质量从业人员。因此,在制定研究生培养定位和目标时,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专业比较优势,立足现有老工业基地传统基础,抓紧国家产业变革发展契机,结合学校特色开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优势,注重专业内涵发展,积极挖掘、利用、整合现有校级、市级、省级、地区级传统优势,将研究生培养专业特色与培养改革方向紧密挂钩,使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市场、面向地区、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注重跨专业跨学科引导,增强学生对市场、社会和趋势的敏感性,跳出专业看问题,整合思维看问题。

三、研究生培养全流程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研究性思维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其核心关键词是研究和创新(冉亚辉[11],2020)。在研究生期间,学生通过教师研究性的教和自己研究性的学,并参与课题研究或者自主研究,受到科研训练,养成研究意识,培养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刘亚敏和胡甲刚[12],2006)。综合当前研究生培养现状,本文从培养流程入手,围绕研究和创新,从研究能力培养、研究方法训练、研究思维拓展和研究结构塑造几个方面讨论重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系统,见图2。

研究生培养综合评价信息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基础指标数据源于现有研究生培养数据,并强调通识教育部分;多源评价指标又包括学业成绩、科研成果和能力拓展与公益服务三部分,进一步地,能力拓展包括创新创业类和社会实践类活动;时效动态指标包括科教融合交叉科研团队、项目团队和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其中,研究生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具有科学探索前瞻性都要求建立科教融合的交叉科研团队,跨专业跨学科整合需要建立柔性动态的跨学系项目研究团队,通识和个性化结合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多层级的教学面向团队,因而上述三部分改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治学基础,进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是重构研究生质量的必然要求。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首先强调科教融合的交叉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全流程参与。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学科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路甬祥,2005)。跨专业跨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展研究思路、理解科学内涵和训练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交叉培养的必要性如图3[13]所示,图3是基于1980-2010年间美国157所研究密集型高校的105万份博士论文数据,通过统计文本模型量化的30年内学科交叉与学科发展图,图中六大研究领域是工程、物理和数学科学、生物科学、地球和农业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各研究领域又细分为若干学科,各研究领域及学科所占的弧度大小与论文总数成正比。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技术方法等范畴,以经济社会管理现实问题为导向,学科跨度较大。通过图3可知,社会科学与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存在较为明显的分界线,而能够跨越这些分界线的恰恰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各个学科知识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对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净出口特征(即学科相对影响大小)的学科主要是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作为具有应用性、主题性学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数据驱动的大背景使得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方法类学科比重越来越大,学科规模也有所增加。

科教融合的交叉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全流程参与关键点包括:(1)以研究平台为依据引导研究方向,提升研究价值。沈阳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可依托省级平台5个,包括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微观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装备制造管理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中小企业实训基地”及“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依托研究平台,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设置研究生培养组织结构,避免现有交叉专业矩阵式组织形式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同时研究生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从底层开始即可以根据研究方向特点,进行交叉学科知识学习和创新研究工作。(2)从课程学习阶段(见图4)开始,强调交叉研究生培养共同体作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型背景强调了其理论抽象和方法实践的互馈关系。进一步拟建立工业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企业导师与学生实践的深入交流、交叉促进,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3)研究生培养过程柔性管理,强调培养的适应性和可调节性。研究生培养过程具有时滞性,即研究生培养尚未完成时,经济社会可能由于黑天鹅事件,比如新冠病毒影响,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多路径多方向、宽口径的培养方案,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驱动学科研究、应对经济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其次强调跨学系项目团队建设。由蓝晔和刘莉[14](2020)对高校科研合作的调查分析,目前合作对象多为业界同行或同事,跨机构合作略高于跨校合作比例,研究团体平均规模是3-5人,合作平均周期是1-3年,与高校采用的年度考核和三年聘期考核周期基本吻合。学科间合作存在差异,平均规模和平均周期差异显著,其中6-10人团队规模工程技术类超过人文社科类近18%,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长期合作超过人文社科类。跨学系项目团队在研究生培养全流程的中后阶段,跨学系项目团队有利于研究生培养及管理部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校际合作和产教协同,建立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和多元化指导机制,构建研究生培养与学术研究合作共同体,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跨学系项目团队建设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考核和晋级时非第一作者的限制,降低了合作意愿。此外,科研合作中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汇报不成正比,缺少合适的合作者都是团队组件的重要原因。此外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是制约跨专业跨学科交叉的重要因素,组织稳定项目团队、提供合作伙伴选择契机、重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研究生培养评价系统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上述问题。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最后强调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多层级教学项目是从多学科方向吸收师资,构建层级式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该团队是研究生培养全流程的早中期进入,是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基石。高质量教学团队是科研和教学的交汇点,是研究生获取和积累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其开展研究工作、提升创新性的基础性工作。多层级教学团队对于不同层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是硕士研究生“博大”,博士研究生“精神”。在有限教学资源下平衡上述需求是教学项目团队的建设目标。徐岚和陶涛[15](2018)认为协同教学意味着跨学科课程的教师之间首先要有交流,不能是各教各的,可以通过协商制定教学目标计划、布置联合作业的形式,使知识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中传递和补充,以教师合作带动学生合作。多层级教学团队旨在成立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优化课程设计,改进课程考评机制,促进多学科知识共享。

与上述对应的研究生培养全流程评价体系见图4。全流程评价体系强调实时评价、平行评价和交叉评价。通过时效动态指标中科教融合交叉科研团队、跨学系项目团队和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的协同运作,让教师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工作和培养工作中去,增强学生的整合思考能力,促进专业和学科间深度互动和有效融合,构建健康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的工作将按照产学研用融合的思路,促进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培养持续性互动融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持续性为培养工作赋能。讲授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成果,不仅能让课程内容推陈出新,紧握管理理论发展前沿,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活学活用。结合图2的培养构成,强调从研究生培养起始开始多团队交叉参与,这种参与跟随培养过程是非对称参与,以强调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如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评价的关键节点侧重硕士研究生阶段,而跨学系项目团队的专业要求使其评价的关键点在博士研究生后期。动态时效指标的控制和调节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培养环境的,也是进一步增强评价体系适应性和科学性的重要环节。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其中的代表性标志。崔鹏[16](2014)指出教学传播知识,是流;科研创新知识,是源;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本文对传统研究生培养全流程进行了再思考,在以往培养流程基础上,从时效动态指标层面,从科教融合交叉科研团隊、跨学系项目团队和多层级教学项目团队的建设和运作对现有流程进行了分析,有助于科研和教学工作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能力,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玲玲,刘静娴,姚晶,等.地方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4):55-57.

[2]张小波.基于综合评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效率指数研究——对“985工程”一期34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9):68-75.

[3]尹贞姬.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50-251.

[4]卢东兵.高校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0-61.

[5]赵朋.产学研融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7(3):41-43.

[6]王海军,刘玉琳,余维田.模块化嵌入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软科学,2019,33(1):120-125.

[7]刘琼玉,钱同惠.学科评估视角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9(4):142-145+151.

[8]张东明,李亚东,黄宏伟.面向一流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56(2):60-67.

[9]Zlatkin-Troitschanskaia O, Toepper M, Pant H A, et al. Assessment of Learning Outcomes in Higher Education: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Perspectives (Methodology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M]. Switzerland: Springer, 2018.

[10]Gleason N W.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M]. Singapore: Yale-NUS College, 2018.

[11]冉亚辉.中国研究生教育基本理论论纲[J].研究生教育,2020(2):6-13.

[12]刘亚敏,胡甲刚.研究性教学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J].学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10):4-7.

[13]Rammage D, Manning C, McFarland A D. Mapping three decades of intellectual change in academia[J]. 2020, https://arxiv.org/abs/2004.01291.

[14]蓝晔,刘莉.“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科研合作现状和意愿[J].中国高校科技,2020(5):26-29.

[15]徐岚,陶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以能力和身份认同为核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5-74.

[16]崔鹏.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探讨[J].教育评论,2014(3):18-20.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双一流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