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校园安全文化,夯实学校安全基础

2021-06-20孙甲存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6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综合实践安全教育

孙甲存

【摘要】校园安全文化关系到每一名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和家长的心。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和公安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平安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等创建和“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成长,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防范学生校园暴力与伤害,保障校园安全。

【关键词】校园;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综合实践

一、培育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一)培育校园安全文化是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需要

学生安全事关家庭幸福、校园平安、社会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日常生活中,出行、集体活动、旅游、体育锻炼等都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而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会治安中,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滋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还存在着有违法犯罪现象,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自然灾害(地震、恶劣天气等)、人为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等)的发生,重视“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等安全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培育校园安全文化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但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等每年呈上升趋势,使得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问题学生心理疏导,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个别心理救护,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甚至感情上受到的挫折,亟不可待。

(三)培育校园安全文化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需要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近年来,一些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为了学生们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所有的教师都应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做好安全工作。因此,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个别家长总认为,无论学生出现了任何安全事故,都应由学校负全部责任。这种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更加凸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只有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培育校园安全文化的方法途径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 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好习惯 天天行”。好习惯是要从小养成的。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是各级共同要求,也是全社会的要求。

1.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2.学生活动自护能力、身体自护能力、意外伤害自护能力、心理自护能力的现状。

3.学校教师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4.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的主要教育途径。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树立安全保护意识;三是积极参与和开展文体活动;四是拥有良好的心态。

5.调查分析学生家长安全观念差、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的原因,力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责任感,家校共育,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培育校园安全教育要注重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与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恰当整合,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

三、培育校园安全文化的方法策略

培育校园安全教育要从三个角度研究安全教育的培育策略:一是学校安全管理能力的角度,二是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角度,三是学生安全自护能力的角度。

(一)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保证学生有切实的安全感

安全环境在教育中的重大影响力是公认的。一个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能促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满足学生的安全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因此,加强安全环境的营造,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下大力气营造安全氛围。

1.强化校园“四防”建设,硬件设施到位。学校要统一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安装摄像头、入侵报警系统、配备警械、灭火器、应急救援设施;学校都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无死角,从硬件设施上保证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

2.强化重点部位管理,合理施划标识。在校园、教室、走廊、楼梯等重点部位设立了明显的安全标志和逃生路线,合理安排分流,注重在平时养成行走习惯,避免造成冲撞、拥塞、踩踏等情况的发生。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习惯。要求每班在教室外排好队,由体育委員带领走楼道,迅速到达操场。经过一段的训练后,学生从下课到操场全部集合完毕只需要几分钟,做到了迅速有序安全。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学区抵达安全地带。

3.强化家校警校共建,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家校共建。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特别关心和帮扶。学校加强与家长委员会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人员也经常在校外内巡视,一旦发现可疑人员马上与学校联系。

二是警校共建。联合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护校安园”活动,联合综治、公安、食药、工商、文广新等部门,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侵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案件。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综合实践安全教育
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