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两淮山水寨聚落空间研究
2021-06-20刘炜
刘 炜
朱玢蓉
张韶华
中国古代两淮地区处于南北交流的前沿要冲地位,战争频发、军事冲突不断,为满足防御需求,两宋时期两淮地区人民借助淮东多水、淮西多山的特殊地理环境,兴建了大量的山水寨①。山水寨是集居住、防御为一体的军事聚落,作为以民间防御为主的一种防御形式,弥补了城镇防御的不足,有力地促进了两宋两淮地区城寨联防的地方防御网络形成,对两淮地区整体防御的构建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1]。两宋两淮山水寨建设凝聚了先民朴素的营造智慧,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理念与思想,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聚落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1 两宋两淮地区范围图
图2 南宋时期两淮山水寨格局图
图3 两淮山水寨分布现状图
1 两淮山水寨历史
两淮山水寨防御体系是随着两淮地区军事发展和战略需求逐步建立起来的,属于地方自卫型防御武力,后因抗敌成绩突出被宋廷重视,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与体系[2]。多数山水寨的草创与增筑时间已不可考,根据现有史料可将两淮山水寨整体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时期、完善时期与兴盛时期。
1.1 萌芽时期
两淮山水寨的建设源于魏晋时期的坞堡,在发展中保留了坞堡的防御特点,创新性地与当地山水环境相结合,作战持久且能有效牵制骑兵。南宋时期山水寨于金军渡淮南侵时首次兴起,并在1127年(建炎初年)的汴京防御战中发挥重要作用[3]。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突入江淮地区,官民结寨自保,并推举乡豪为统领。1130年(绍兴元年)至1141年(绍兴和议年间),山水寨数量呈上升趋势[4]。此时营建的山水寨充分发挥两淮地区地理环境优势,但与后期山水寨相比规模较小,用材五花八门,受传统住宅村落的营建思维的影响较重。这一时期山水寨都为民众自发组建,建造经验、防御设施和管理制度方面都未成熟(图1)。
1.2 完善时期
1141年(绍兴和议)以后,两淮地区军事地位急剧上升。1161年(宋绍兴三十一年),山水寨各自为守组建保伍。1172年(乾道八年),宋廷命各地官员兼管寨内事务。至此,两淮山水寨的管理制度趋于成熟[5]。这一时期,朝廷加强对山水寨的监管和规划,逐步将地方官署迁入山水寨内部,两淮地区防御网初步建立。山水寨总体数量上升并形成一定规模,选址规划与地理环境结合更加密切,山水寨的营建思想也逐渐成熟,以实用为主,不受传统营建思想束缚。山寨通常在山腰建采石场就地取材筑寨,水寨通常使用木材和泥浆,清平寨、焦湖寨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已建成的山水寨,如韭山寨、琅琊寨等,在这一时期扩大规模并进行增筑,以稳定性更高石材替换木构件,并增设炮台、敌台等防御设施。
1.3 兴盛时期
1206年(开禧北伐)、1208年(嘉定和议)、1234年(端平元年)后,两淮地区三次沦为宋与蒙、金对峙的主战场,两淮山水寨随战兴盛[6]。这一时期的筑寨思想和管理制度已成熟,山水寨完全演变为军事聚落,由宋政府收编并进行统一调配,有效填补了政府在地方上的防卫空白,两淮地区防御网完全建立[7]。该时期山水寨的单个寨堡形制无太大变化,结构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寨门数量增多,出现双寨、重寨等复杂的空间形态,防御设施更为全面,六万寨、司空寨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规模较大的山水寨还出现了城壕、暗道和类似于瓮城的结构,与山城无异。因寨内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筑寨石材从简单开凿的石块变成了有粗略加工的石砖。寨内开始增设公共建筑,满足办公议事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如六万寨内就存有金銮殿和大观堂等公共建筑。
表1 两淮山水寨发展概况
表2 两淮山水寨历史分布情况
表3 两淮山水寨选址特征
图4 天柱山总关寨古炮台遗址
图5 天柱山总关寨炮台防御范围
两宋之后,遗留下来的两淮山水寨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在后世继续发挥军事作用,甚至在近代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也有突出表现,使得山水寨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鲜红的革命色彩,日益得到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视与保护(表1)。
2 两淮山水寨分布与类型
两淮山水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高山结寨、环水立寨,沿山脉和河流构成线性防御体系,发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图2)。
2.1 两淮山水寨的分布
从历史上看,两淮地区是宋金对峙的主要地区,宋廷将两淮地区划分为淮东和淮西两片区域,各自独立又互为攻守防备。山水寨聚落在淮东、淮西呈广泛密集之势组团成带形成城寨联防,是两淮地区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8]。
淮东多水,地势平坦,在江、河、湖交流融汇之处修建水寨,可以广阔的湖面应对金军的骑兵。淮东水寨多分布于扬州、滁州等中心城镇,以及濠州、盱眙、楚州、和州等沿边城镇附近,主要沿洪泽湖、高邮湖、缩头湖、鼍潭湖呈团状分布。但淮东也有山寨聚集,数目较少,有盱眙县清平山寨等。
表4 两淮山水寨空间类型
表5 两淮山水寨街巷空间
淮西多山,川泽之国,山寨多分布于以寿春、庐州为中心的重点城镇,以及沿淮河、长江分布的沿边城镇附近,主要沿大别山、霍山、潜山及大运河沿岸组团建立,宋廷负责据守城镇,山寨负责补充防御、扼守险要。虽数目较少,但淮西也有水寨聚集,如庐州焦湖水寨。
从现存情况看,规模较小的山水寨因其内部设施简陋,居住舒适度不高,社会动荡结束后逐渐荒废,仅存在数年。规模较大的寨堡因地理位置偏远,战后基本被弃用,如今两宋两淮水寨遗址已全部损毁,山寨遗址仅保留寨墙、寨门等基础设施[9](表2,图3)。
2.2 两淮山水寨的选址
两淮山水寨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多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能把控交通要道,还具备一定生存条件。故两淮山水寨的选址特点如下(表3)。
(1)高山结寨
高山结寨主要体现在山寨的选址上。古人采用一种称为“踞山”的规划方式,通过对特殊山体环境进行评估分析,从而规划出山寨选址中的关键防御要素以及形态布局结构的构建方式。其基本原则可总结为“因山择址、依山营寨、山寨共融”[10]。建设山寨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平地并村,高山结寨”,山寨建造之初通常将数十个村落聚合在一起,集合这些村落的人力物力,再择地势险要之处扎寨。顶部平坦而山体陡峭、不易攀爬的山,都可以建立山寨。
表6 两淮山水寨寨墙类型
(2)环水立寨
环水立寨主要体现在水寨的选址上。古人采用“控引襟带”的规划方法,借助江河形势进行规划布局,强调以江河为防御依据,在沿线关键位置布控防御要点,形成完整聚落形态的规划模式[11]。“控引襟带”是从整体布局出发,对地域的江河特性、临水环境探寻与分析,在临水高处修筑水寨,以达到“近水利而避水患”的效果,从而在保证水寨内生活环境的同时,有效地防御敌军。
2.3 两淮山水寨的类型
山水寨类型可按山水环境、组建形式和防御对象分为两大类。
(1)按山水环境分类
按山水环境可分为山寨和水寨。依山而建者为山寨,多建于山势险峻之处,对敌军骑兵有限制作用[12]。义军据山水寨抗金不仅能据险而守,还能利用对地势的熟悉进行游击。山寨义军以农民为主,并辅以部分地方上的士兵。
临水而筑者为水寨,多建于湖泊相连之处,在建筑规模上较山寨相对简陋。水寨除了寨墙外还用沙石堆砌筑堰,以控制水位升降和船只进出,义军以当地渔民为主,熟悉环境,也能取得很好的防御效果。
(2)按组建形式分类
按组建形式可分为自发组建和官督民办。山水寨前期多为自发组建而成,在与金军的对峙中形成中坚力量,并引起朝廷重视[13]。后期宋廷对山水寨进行了规划和管理,对于声望较高的山水寨,“用其豪杰,借其声势”,对于制度松散的山水寨,“固其什伍,勒以兵法”②,山水寨就此逐渐发展为官督民办的形式[14]。
3 两淮山水寨空间形态
两淮山水寨在建设过程中突出因地制宜的特点,空间结构、功能布局、街巷空间等方面都体现出差异性与地方特色。
3.1 两淮山水寨的空间结构
两淮各处的山水寨因其地理位置和发展速度不同,空间结构有很大差别。从空间结构的差异性和复杂程度可分为单寨结构和复合结构(表4)。
(1)单寨结构
主要指只有一道寨墙的防御形态,功能较为单一,平面形式分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安徽宿松县白崖寨建于宋末元初,是典型单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态,没有固定轴线,充分与地理环境结合形成丰富空间,寨内道路避直就弯。
(2)复合结构
主要指双寨、重寨和多寨合一。双寨指寨堡有两个分开或独立的寨区,它们或并列,或呈上下之势、左右之势,如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果子园乡的双峰寨。重寨指山水寨有内外两层结构,这种结构提升了寨堡的防御性。多寨合一指由多个小寨组合而成一个大寨,这种结构在山寨中较为常见,如安徽天柱山寨群就由东关寨、西关寨、北关寨和总关寨组合而成。
3.2 两淮山水寨的功能布局
两淮山水寨的修筑原因各不相同,功能上或侧重于躲避战乱,或侧重于军事防御。故将其分为以生活为主和以军事为主的山水寨。
(1)以军事为主
以军事为主的山水寨,防御空间一般处于山水寨最外层。以山寨为例,利用悬崖或是险地作为天然屏障,再于地形平缓处垒筑山石为寨墙。以屯兵和军事防御为主的山水寨,寨内军事设施主要分为:军储区、屯田区、演武区、军需区。
表7 两淮山水寨寨门类型
(2)以生活为主
以生活为主的山水寨在规模上有大有小,主要取决于人数与发展情况。人数较多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地方,山水寨修建的规模较大,反之则规模小。生活型山水寨在防御战略上以消极自保为主,在防御布置上,集中兵力于寨门处做重点防守,其他地方主要依靠地形的天然优势作简单的布防,注重基地的隐蔽性。通常山寨的进寨步道只有一两条,且异常艰险。寨内生活功能主要分为:居住区,屯田区,商业区。
3.3 两淮山水寨的街巷空间
两淮山水寨内街巷空间以集中式和线性式为主(表5)。
集中式布局常见于平面长宽比不大的山寨内,中心区域为庙宇、议事厅等权力机构,以居住区环绕,最外围设寨墙及防御设施。集中式布局典型案例是安徽宿松县白崖寨,寨内道路联系寨内各防区,按照其位置分为通往寨内各处的核心道路,以及主城墙顶部的跑马道形成的外层防线道路。跑马道串联各寨门,是贯穿全寨的军事交通命脉,遇军情时守城军民可以通过跑马道路迅速到达战斗地点。寨内道路以衙署为中心,连接军营、居住区、田地、水源、城门等各个功能区,满足军民生活和作战需求。
线性式布局多见于两山夹缝中或沿山水边缘而建的寨堡,由主路的一根主轴和与之垂直的小巷形成若干次轴将空间串联起来,出入口置于短边。线性式布局典型案例是安徽霍山县六万寨。六万寨沿山脊而建,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峭壁,仅南面一条小径可通至寨内。平面狭长,一条主路贯穿两短边,另有若干支路与主路相连,建筑沿街道两侧单排呈线性布置。这种布局模式适应地形的同时缩短了居住与耕作的距离,但也使寨内功能高度分散化,给居民生产生活和军事交通带来极大不便,因此线性式布局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山水寨。
4 两淮山水寨的防御设施
4.1 寨墙
山寨的寨墙分为陡峭的山体和人工砌筑的墙体两个部分,稚堞分段设置,在险要地段还设有双层墙堞。两淮地区的山寨多用石砌寨墙,如安徽宿松县白崖寨,寨墙墙体厚重,一般厚达1.5m左右,石材长度约1m,宽约0.1~0.3m,石块上留有开凿的痕迹。
雉堞是防御建筑中常见的墙体结构,约半人高。其作用是躲避敌军炮火,并掩护自身,利用墙上洞口反击敌军。垛口长度约0.5~2m(表6)。
4.2 寨门
两淮山水寨寨门的设计各有特色,数量通常有严格限制,山水寨规模越大的寨门数量越多。寨门材料通常与寨墙一致,以实用为主,不强调装饰,为保证山水寨的隐蔽性,尺度总体来说较小。主寨门在设置上多处于险要之地,在火炮防御范围内,承担军事功能居多,多采用拱券结构。次寨门多以生活功能为主,如民兵出城操练、百姓取水等,多采用叠涩结构和横过梁结构(表7)。
4.3 防御器具
据载,山寨器具有火炮、土炮、石弹、轮箭车等三十六种,水寨器具有暗楗、撞杆、聚钩、网索等三十九种③。山寨占据险要地势,以滚木、火炮等阻挡敌人进攻,水寨多筑堰控制船只进入、在水浅处设置机关等方式抗敌。因各处兴盛程度和经济条件大有差别,条件较差的山水寨只有纸甲、军需和器械[15]。
以火炮为例。山水寨的炮台一般位于寨内外险要开阔之地,通常在寨墙上设炮口,兼具防御和瞭望功能。宋代炮台一般宽约3m,墩台尺寸长约2m,宽约0.5m,各地情况略有差别。从安徽天柱山总关寨古炮台遗址可看出,炮台位于视野开阔且与寨墙数十米相隔的制高点,正对总关寨寨门,可在敌军进攻时补充支援,并提高寨门的防御能力(图4~5)。
结语
两淮山水寨是一种时代与地域特征鲜明的聚落形式,充分利用了山水地理优势,兼具“住”与“战”的要素,增强了避祸与防御的持久性,成为区域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外来入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深化对两淮山水寨的研究,加大对山水寨历史遗存的考察与保护,弥补中国建筑历史有关军事聚落研究的缺环。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自摄和绘制。其中表1统计自《宋会要辑稿》,表2统计自《中国文物地图集》。
注释
① 山水寨指自卫武力防御据点,乃是据山或湖泊而建的防御基地。本文中山水寨特指两宋时期两淮地区的山水寨,即两淮山水寨。参见: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第203,204页。
② 参见:[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收入《全宋文》卷6468,第285册,第90 , 91页。
③ 参见:[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4,《边防要务·山水寨》,第266,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