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碧霞祠选址布局及空间理法探析
2021-06-20栾鑫
栾 鑫
李清扬
吴颖韬
王洪涛
1 研究背景
1.1 泰山概述
泰山,自古有“五岳之尊”之称,被誉为万代山岳之宗,是历代帝王封禅告祭、三教九派潜心修行、文人墨客登高抒怀、信徒香客进香祈福的历史文化名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古建筑群围绕“朝天”、“升仙”、“祈福”、“登览”四个主题,于泰山古盘道沿线分布。建筑年代上迄汉魏下至当代,道家、儒家、佛家相融共生,其灵活的空间布局与精湛的建造技艺将建筑营造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推向极致,是我国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
1.2 碧霞祠概述
碧霞祠位于岱顶南侧,天街东首。建筑组群坐北朝南,依山就势,庄严典雅,宛如天上宫阙,是岱顶建筑群的核心部分,中国二十一处重点宫观之一,亦是我国古代高山宫观建筑代表作。
现阶段对于泰山碧霞祠的研究多为在对其历史沿革的简单介绍。碧霞祠今日之布局,大至东道院修葺扩建,小至石碑基座改造,皆与清代布局有较大差异。在学术研究领域多为对其宗教信仰的研究,对碧霞祠建筑群空间组成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1-9],以空间演变为线索,结合考察测绘,建立碧霞祠演变模型及现状模型(图1),对其相地选址、空间序列、建筑布局进行系统分析。
2 碧霞祠选址与布局
2.1 相地选址特点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碧霞祠作为岱顶主体建筑,成为历代帝王祈福封禅、巩固政权,彰显神权与王权的祭天场所。碧霞祠所处岱顶南侧位置,视野开阔,南望一览众山之小,泰城全貌亦尽收眼底。每当浮云翻涌、白烟萦绕之时,碧霞祠如同仙山琼阁一般。正如明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在《东岳碧霞宫碑》中描绘说:“琼宫银阙,连岭背麓,丹青金碧,掩映层霄。香烟烛焰,若云霞蒸吐碧落间”[10]。
碧霞祠背靠大观峰,左连振衣岗,右依德星岩,前方有宝藏岭屏照。碧霞祠位于天街东端地势陡然抬起之处,是天街的终结点及游览视线的交汇点,且是向北通往玉皇顶,向东通往日观峰、瞻鲁台等景点的必经枢纽。在岱顶各建筑群建造体量上,碧霞祠规模最大,充分彰显了其岱顶中心建筑的地位。
图1 碧霞祠历史布局演变
图3 碧霞祠平面图
图4 碧霞祠分区图
图2 碧霞祠区位图
图5 碧霞祠鸟瞰图
从宗教角度上讲,道教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碧霞祠所处位置自然条件良好,藏风聚气,临近水源,此为“得地”。其地理位置优越,各建筑群环绕其后,登山观景朝拜者必经于此,历代君王百姓皆对其尊信有加,正如明谢肇垚所言:“古之祠泰山岳也,而今之祠泰山者为元君也”[11],此为“得人”。游人香客转入蓬元坊,眼前西神门石阶跃然而起,东、西神门相通,南神门与祠前祭祀广场相连。于此驻视,近可看火池、照壁,远可观泰城汶河。侧身北望,只见山门高高屹立,如置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境界。明宋濂《登岱》云:“象维平临青帝观,灵光长绕碧霞宫”,此为“得天”。“天、地、人”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道教生态伦理观及“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
2.2 总体空间布局
碧霞祠平面布局除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传统建筑营造思想外,亦融合了道教美学思想与价值观念。其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大殿位于宫观后方,供奉碧霞元君,是碧霞祠的核心部分,两侧设置配殿供奉道教诸神,以体现“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图2)。
碧霞祠遵循传统宫观布局形式,并借助山地地形,使整个宫观空间富于变化,消除因场地限制而产生的局促感,满足了道教法事的需要及祭祀的需求。其中西侧主体部分为祭祀空间,由大山门、香亭、正殿等围合成主要建筑庭院。东侧为道士生活起居空间,包括寮房、客堂等(图3)。东西两个空间之间以垂花门相连。
3 空间序列组织与营造
碧霞祠主要空间可分为祠前祭祀广场、一院落、二院落与东道院四个部分(图4~5)。建筑空间序列包括空间的缘起、承接、转折与高潮(图6),运用“起、承、转、合”之手法,着意表现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协调、严整与均衡之美,实现天人合一之境。
3.1 缘起
碧霞祠建筑空间序列的起始空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起于天街与“望吴圣迹”牌坊交汇处,沿阶而上,直至西神门。游人香客登至岱顶,沿天街至此,地形陡起,顺势踏上石阶,仰望西神门,顿觉人之渺小。这一部分主要由香道、植被、建筑等元素复合而成,是祭祀功能性与景观游览性的统一与结合。其二由西神门前石阶中段转入祠前祭祀广场,由火池前石阶登至南神门。道中右侧石栏开一小门,沿通道行至火池,其后有照壁,上书“万代瞻仰”。这一部分独立于天街而存在,弥补了起始空间短促、功能性缺失的短板,这种处理手法延长了碧霞祠整体的祭祀轴线,增强了起始空间的功能性。祠前祭祀广场整体布局简洁,重点突出,视线开阔,通过调动香客的观感,使心情逐渐平稳、虔诚,为进入碧霞祠内部空间做铺垫。
3.2 承接
经过起始空间,将空间序列引入下一部分的一院落,称为承接空间。三神门作为区分内外院落的重要节点,是建筑群重要出入口,也是展现碧霞祠道观文化的重要窗口。神门连接钟、鼓楼和大山门,共同围合成一院落。在功能上,一院落具有作为岱顶游览通道的枢纽节点和碧霞祠建筑群集散空间的双重作用。由天街入内,空间收缩,但视线仍能穿过神门甬道远眺山景。院落共分为三层台地,以石阶相连,打造层层递进的空间韵味。一台地连接东、西神门甬道,主要为整顿、交通之用;二台地两侧建钟、鼓楼,连接神门至山门,进一步围合院落空间;三台地坐落碧霞祠大山门,区别于岱顶其他建筑,以其高规格、大尺度的建筑形式屹立于此,尽显“天宫”之威严。
碧霞祠一院落作为承接空间,汇集各方向至此的香客做短暂停留,整理心境。层层而起的台地空间,按照轴线对称布局的油松、铜狮、建筑等,进一步为碧霞祠内部中心空间营造氛围,集中视线。紧凑的布局,林立的建筑,给人以压抑、紧张之感,烘托出庄严、神圣的宗教氛围,为二院落进一步的祭祀活动做准备。
3.3 转折
过大山门,进至二院落,空间被香亭、铜碑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即“转折”与“高潮”。碧霞祠转折空间的“转”可分解为两层含义。一层含义为“空间之转”,转折空间由南至北依次布置香炉、神龛及香亭,亭前两侧又铸有铜碑,下沉空间对称布置千斤鼎、万岁楼与油松,层层展开。东御碑亭南有小径,经垂花门可通往东道院。这些建筑及景观小品极大地丰富了转折空间,并构成障景阻挡视线,以更好地酝酿祭祀情绪,衬托之后的高潮空间。另一层含义为“路线之转”,香亭位于碧霞祠二院落正中央,香客在香亭前祭拜后祭祀路线便被分为左右两条通往配殿,分别祭祀送子娘娘与眼光奶奶。这样的转折设置合理规划了院落内部的祭祀路线,通过两侧分流引导香客祭祀进程,使较小的院落面积满足多方位祭祀需求的同时,保证院内祭祀秩序。
图6 碧霞祠剖面图
3.4 高潮
碧霞祠二院落北半部分为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有“建筑规格高,神仙地位尊”的特点。无论是从主体建筑的体量、规格、等级,还是殿内所祀神仙地位来看,高潮空间皆为整个建筑群中地位最高的部分,前面的“缘起”、“承接”、“转折”皆是为此做铺垫。
高潮空间由正殿、香亭、东西配殿四面围成。过香亭,中为正殿,碧霞祠为最重要的建筑,形制规格最高。正殿共5间,通面阔23.00m,通进深12.67m,通高13.61m。九脊歇山顶,四角施角柱,重梁起架,四柱七架梁,十一檩前后廊式。正间神台装木构雕花神龛,祀元君铜像,两侧为眼光、送生两神铜像。东次间神台供眼光奶奶及二侍女铜像,西次间神台供送子娘娘及二侍女铜像。东、西配殿对称布置,建筑规格次之,为五脊硬山顶。高潮空间较为狭小,外围环境皆被阻挡于视线之外,建筑与天空连为整体,便于香客虔心祭祀祈福。待登上石台于正殿前祭祀后再回身望去,院落内部元素皆收于眼底,一扫之前的局促紧张之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心情舒畅,仿佛碧霞元君已感应到自己心中所许愿望,胸中充满开朗与豁达之情。
4 建筑布局特色
4.1 以庭院为中心的布局组织
刘敦祯先生认为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有着简单明确的组织规律,以“间”为单位构成建筑单体,再以建筑围合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模块,根据需要,采取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或纵横双方都扩展的方式,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12]。这种以庭院为空间中心的布局模式是中国建筑群落的基本特征。
碧霞祠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巧妙地顺应地形限制的条件。纵观其历史沿革,碧霞祠为满足不断丰富的祭祀需要,由最初的单一正殿逐步发展为完整院落。明弘治年间向东西两侧拓建东、西道院[3],明万历年间向北拓建便殿、憩亭,向南拓建火池、金阙门、各坊[4],清朝时期进一步完善一院落,最终形成今日之布局。碧霞祠以正殿所在的中心祭祀空间为中心院落,北侧建造天伦道场附属院落,南侧依次分布祈福作法空间院落与焚帛献礼的开敞空间,东侧布局东道院以供起居管理。在整体的平面构图上形成以正殿所在二院落为中心,两条主路线贯穿南北、一条主路线沟通东西的布局模式。
4.2 强调轴线的建筑布局
碧霞祠整体布局顺应山势与天街东西道路走向,坐北朝南,拟对称布局,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空间序列依次排开,等级分明。正殿位于主轴线北端,地势较高,并结合地形筑以石台抬高基座,两侧由配殿、御碑亭围合,以凸显正殿的主要地位。沿轴线向南,香亭、大山门、南神门、火池、照壁建筑形制逐步降低,使整个建筑空间布局更加严谨有序,气势庄严。东侧道院依附于碧霞祠主建筑群,同样以中轴线拟对称布局,抬高轴线北端客堂基座,以强化其地位,但低于正殿,体现道教神祗的等级制度。碧霞祠强调轴线的建筑布局是道教神仙信仰结合山势地形的充分表述,突出了祭祀进程,反映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适应关系,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4.3 亦观亦居的功能布局
碧霞祠在宋代以皇家祭祀为主,明清至今才逐渐被民间祭祀所取代,因此最初常有朝廷官员祭祀接待功能。自明朝拓建东、西道院后,便有诸多关于住宿接待的记载[13]。古时山路交通不便,登山祭祀祈福的香客通常无法当日往返,常于夜晚选择在寺观中用餐休息,待天亮再下山[14]。因此,碧霞祠除了具有重要的祭祀功能外,进膳、夜宿也是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碧霞祠的功能布局可概括为“神”、“膳”、“舍”、“园”四部分。
“神”,即碧霞祠建筑群主体部分,包括祭祀前广场、一院落和二院落,内部各建筑皆沿主轴线对称布置。二院落作为中心院落,院内各建筑布局严谨,尤其是正殿和大山门在建筑形制、规格、尺度、装饰上等级更高。南侧一院落内钟鼓楼、乐舞楼、石阁、火池、照壁逐渐降低建筑形制,在立面上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强化祭祀体验。东道院依附于主祭祀建筑群而建,在形制、尺度、体量上与祭祀空间共同形成了主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空间布局。
“膳”,为道士香客进餐的地方,位于东道院一院落,包括斋堂与伙房。受传统意识“以左为贵”的影响,斋堂位于东道院轴线的左侧。斋堂与伙房相对而置,中间设石桌石凳,建筑与南侧寮房相连,合理利用空间布置廊下交通流线,方便了道士香客的食宿,使一院落形成完整的生活区域。
“舍”,指寮房,除用作道舍外也作为东道院大门立于南端。寮房共分为两层,一层中庭贯通,在大山门关闭时开启,作为道士香客早晚出入的通道,两侧房间为陈列、办公之用。顺西侧楼梯上至二层,为道士起居之处。寮房的多种使用方式使交通更加流畅,布局更加灵活,使用更加便捷,空间更为合理。虽在历代关于寮房的规格、布局仍待考证,但其存在形式充分体现了“观旅结合,观居结合”的特点,为道观增添了世俗化的生活气息。
“园”,包括观外园林与观内园林。天街东段作为碧霞祠西神门石阶的延伸,对香客进香祭祀前的心理铺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街北侧为海棠林,绿期较长,郁郁葱葱。山门、香亭前各对植两棵松树,以显碧霞祠万代常青之意,同时也弱化了建筑沉重之感,平添几分灵气。东道院内于客堂门前对植矮松,绿植,月洞门两侧摆放小型绿植,尺度宜人,体现朴实素雅的园林特色。客堂后附属院草木丛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当香客置身于碧霞祠中,既可以充分感受到道教园林景观的古朴与自然,也能够体会到神圣静谧的道教空间与“道法自然”的宗教思想。
结语
碧霞祠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历史发展脉络清晰,起于宋代,明至极盛,清代发展,近代整修,建筑布局逐步完整,最终形成今日之格局。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碧霞祠选址山巅,坐北朝南,背靠大观峰,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与重要的枢纽位置,蕴含道教自然生态观与审美追求,体现“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碧霞祠基于传统宫观布局的中轴拟对称结构揭示了祭祀进程,彰显了祀神地位,明确的“起承转合”空间关系烘托出了庄重严肃的祭祀氛围。在建筑布局方面,突出以二院落为中心的祭祀地位,建筑布局结合地形,强化中轴线的主导作用,并结合道观的发展,形成多功能布局,满足现代祭祀的功能需求。碧霞祠作为泰山古建筑群的核心部分,及我国古代高山宫观建筑的代表作,值得今人从多个角度以不同方法加以研究与分析。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自绘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