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机械取栓和药物保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预后分析
2021-06-20陈泽文陆益就梁威林梁森黄瑜庞家容
陈泽文,陆益就,梁威林,梁森,黄瑜,庞家容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玉林 537000)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患者数量的逐渐加大,该病不仅具有高发病率,还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甚至已超过肿瘤成为导致我国城乡居民临床死亡的首要原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供突然中断或血流量骤减,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溶栓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临床主要应用静、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方法进行治疗,以尽快再通阻塞的血管,使缺血性脑组织恢复正常血供,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偏瘫等后遗症的发生[1]。闭塞血管能否及时再通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2-3],颈动脉或颅内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再通率低、预后差。机械取栓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4-5]。以往研究内容不是很全面。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介入机械取栓术和药物保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扩大了研究范围,增加了研究例数,旨在探究介入机械取栓和药物保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1个月NIHSS评分、BI评分及MRS评分及预后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急性脑梗塞患者178例,纳入标准:①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有动脉闭塞;②无血管内介入、溶栓禁忌证;③药物治疗病情发作≤ 6 h,介入机械取栓患者前循环闭塞≤6 h,后循环闭塞≤ 24 h。排除标准:①颅外伤患者;②严重脑血管病,动脉畸形者;③急性脑出血,既往3个月内卒中病史,深度昏迷或脑疝形成者;④恶性肿瘤;⑤既往有血管内介入治疗史。剔除病例:失访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采用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机械取栓105例,为研究组,男性6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3.91±12.35)岁;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73例,为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2.47±11.35)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和指标
1.2.1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脱水降低颅内压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1004),0.9 mg/kg,其中10%先予静脉注射10 min,其余90%在1 h内静脉滴注,动态监测患者临床体征;研究组患者给予介入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溶栓基础上进行介入机械取栓治疗,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择患者右侧股动脉处进行动脉鞘置入,同时注入肝素,延伸导管头部,置入SolitaireFE支架(EV3公司,美国)后,撤回导管,支架留在血栓处,应用造影剂造影,造影成功后撤回支架,移除血栓。
1.2.2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1个月,应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总评分0~45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越好;应用Barthel 指数评分(BI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0~100分),分值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强[6-7]。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0分~5分分别为完全无症状、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轻度残疾、中度残疾、重度残疾、严重残疾,其中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8],观察患者初始治疗时间、继发性出血现象、不良预后及死亡状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1个月NIHSS评分、BI评分及MR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1个月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M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和治疗1个月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1周和治疗1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NIHSS评分、BI评分及MR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NIHSS评分、BI评分及MRS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②与治疗前比较;③②与治疗1周比较(P<0.05)
项目 时间 对照组(n=73) 观察组(n=105)NIHSS评分治疗前 21.94±3.15 22.25±3.03治疗1周 (14.62±2.47)② (12.46±2.11)①②治疗1个月 (11.34±2.05)②③ (10.01±1.93)①②③BI评分治疗前 56.21±4.58 56.30±4.47治疗1周 (62.39±5.19)② (64.67±5.25)①②治疗1个月 65.02±5.06 (68.34±5.18)①②③MRS评分治疗前 4.62±0.37 4.65±0.40治疗1周 (2.93±0.29)② (2.35±0.21)①②治疗1个月 (2.31±0.25)②③ (2.04±0.23)①②③
2.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结果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急性脑梗死的患病人数日益上升,其发生机制较复杂,病情进展较快,前驱症状并不典型,发展至后期可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脑梗死属于危急脑血管重症,主要由于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脑组织受损。患者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或体征,甚至死亡[9-10]。在发病初期,传统方法主要应用药物清除动脉中的血栓,溶栓药物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为主[11-12],作为选择性激活纤溶酶原,可激活纤溶酶原,可结合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促进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促使局部血栓溶解,发挥强烈的溶栓作用,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血液灌注,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13-14]。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础在于患者发病4.5 h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但是由于用药指征较为严格和时间窗的限制,仅有部分患者从中获益。
随着现代材料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的血管内的操作水平越来越高,机械取栓应用越来越多,具有能提高再通率、迅速重建血运等优点,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方法。有多项研究表明,新型机械取栓装置的取栓效果确实优于以往吸栓装置和取栓装置[15]。本次研究证实介入机械取栓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增加治疗时间窗。相比较静脉溶栓,介入机械取栓采用介入方法处理患者血管内的血栓,能够有效去除患者血管中血栓,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静脉溶栓存在治疗时间窗狭窄弊端,有发病6 h的治疗时间窗,早期血管内治疗给予机械取栓血管内治疗时间窗从6 h拓宽到24 h,有利于患者治疗。药物溶栓效果较好,但存在诱发患者出现大量出血或血管再闭塞等现象的可能,影响患者预后,介入机械取栓具有低出血转化风险优势。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1周和治疗1个月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16]治疗后1周和治疗1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熊波等[17]研究中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治疗后1周机械取栓组疗效优于动脉溶栓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该种治疗方式,可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治疗效果,进而避免患者脑组织进一步损伤,因此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临床应用介入机械取栓治疗需结合病史、发病形式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病变性质,以及参考手术路径、个性化选择支架取栓进行血栓抽吸,以提高手术质量,快速、安全的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介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显著,治疗时间窗延长,预后较好。但本次试验的样本较少,不能较全面地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会增加样本数量,进行更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