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以“自然造物” 品牌塑造为例
2021-06-19钱丽霞
钱丽霞
With Zhejiang Made in Nature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as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 this article gains insights into the modes for reproduction, re-cre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 resources, and helps traditional crafts embrace the modern life.
十四五规划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今后五年甚至二〇三五年远景的建设目标。规划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了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三部委共同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探索和研究传统工艺振兴模式为主要任务。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随着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及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传统工艺的文化复兴,树立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的传统与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将文化融入血脉,从文化精神变成民族灵魂。
活动 展览
2019年2月浙江省文旅厅、财政厅、经信委共同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基础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队伍建设和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培育传统工艺品牌,推动传统工艺产品展示销售,提升传统工艺普及教育开展的同时,展开传统工艺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展现浙江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传统工艺是综合了生活、生产、审美等三个方面的活态文化体系,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欧洲,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提出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在德国的“包豪斯运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皆有体现,创造出富有创新意识及美学价值的产品。在中国,自商周始,就开启了造物文化,通过农耕文明深厚的积淀,传统工艺在演进过程中,赋予了灿烂的工艺文明。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审美情趣及精神价值的注入,传统工艺成为中华现代文明中宝贵的资源。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优秀的传统工艺,成就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劳动实践的成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工艺门类繁多,囊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各个地区。2018年12月在浙江地区有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宁波金银彩绣、舟山螺钿镶嵌制作技艺、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木活字印刷技艺、金华木板年画、嵊州泥塑等15个类别100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其中有22个项目特别值得关注并入选首批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传统的工艺振兴,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发展传统工艺劳动者的创造力同时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增强乡村活力,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通过课题的研究,各学科、各领域开展团队协作,提高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工艺美术走进大众生活,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地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打造品牌,建立专业化运营模式
浙江自然造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乡村手艺为核心价值的共享平台,以“自然人文手艺”为目标,通过“一人一事一物”的叙事模式,记录最传统的生产模式,借此把浙江各地的传统文化、传统手艺、原生态农产品进行再现、再造、再生,让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广,品牌化运营让企业在创新大潮中站稳了脚跟,通过线上+线下、分享+体验的手段,给传统手工艺人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让手艺的价值得到了有效赋能,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加了传统技艺的活力,探索传统工艺在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1,建立专业团队,开展全域设计业务,给传统工艺换新颜
2015年,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他们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视觉传达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环境艺术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等专业,在对浙江地区传统工艺经过细致入微的长期调研之后,毅然创立了“自然造物”品牌。团队成立之初,针对产业困局,整合资源帮助手工艺人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推动产品“换新颜走出去”,经历了互联网流量元年的洗礼,团队目前根据产业现状,以设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开展全域设计。
2,响应政策号召,加盟杭州拱墅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大运河非遗传承发展助力
2019年在全国传统工艺振兴的大背景下,文化部非遗司指导成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成为全国第四个省级工作站,在省文旅厅非遗处的协调下,“自然造物”品牌成为第一批入驻合作企业。企业依托工作站,把非遗传承人、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合进行创新发展,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给传统文化娟秀时尚外衣,通过传统与时尚的有机融合,给传统工艺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把非遗打造成民族的国潮,为大运河文化遗产游注入新活力。
二、搭建平台,推动原创设计产业化进程
一路上再造好物
传统工艺源自于农耕社会,数千年来的形态都符合实用价值的属性,且具有相互模仿千篇一律的现实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生产、审美价值属性、个性化等现代观念的植入,加上城市化进程导致就业环境的改变,传统工艺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视野,有些已经濒危迫切需要保护。如何将面临窘境的传统工艺活化,如何让他们再一次璀璨,成为了我们思量的问题。
1,根植地区产业,营造特色非遗IP创新表达
浙江地区经济发达,是传统的手工艺大省,有着丰富的非遗项目,是著名的百工之乡,“三雕一塑”蜚声中外。传统工艺的发展与经济、资源、地域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民间文化也有着深厚的积累,是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产业聚集区,传统蚕桑丝织技艺、中国篆刻、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木活字印刷术、乐清细纹刻纸、竹雕竹刻舟山螺钿镶嵌制作等项目,大到县市区小到乡村街,散落分布在各个区域。虽然各个传统工艺项目体量不是特别巨大,但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传统工艺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障。
自然造物通过与当地协会或艺人的对接,引入IP概念,在当地入驻设计团队,当地传统工艺的特色进行针对性的营造。根据市场上对餐具、茶道的需求,从铁艺的工艺特性出发,量身定做铁艺茶具、餐盘;根据产品包装个性化的需求,导入草编、竹编的包装设计理念,满足市场的多样性,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工艺转型。
2,探索授权赋能新模式,实现传统工艺再造愿景
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住着历史的记忆,每个记忆里都会有传统工艺的印记,不过是以不同的形态来表现而已,好比提起剪刀就会联想到张小泉一样。自然造物优选业内优质企业,面对企业产品单一、包装过时、无法获得年轻人认同的窘境,通过创意策划、新兴营销理念、提升审美情境,打造爆款产品等手段,成功营造了“自然造物X钱塘知味观”团圆宴系列、“自然造物X古堰画乡”花果酒系列等餐饮时尚产品,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
自然造物通过授权赋能模式的推动,赢得了老字号企业的认同,5年来累计与20余个品牌进行授权,开启传统工艺赋能的新模式。
龙粽
3,启动“大过中国节”传统年节复兴计划,用情怀助推民族文化腾飞
中国人对传统节日有特殊的情怀,这些情怀也促使了近两年国潮品牌的飞速发展。自然造物经过实地调研,深挖文化体系,与地方政府开展文化合作,共同启动“大过中国节”传统年节复兴计划。自然造物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旅游委员会共同策划,邀请到参与企业30余家,通过“大过中国节,端午遂昌行”项目,涉及餐饮、交通、旅行、酒店等多个行业,通过“缝香为礼品给爱的人”“龙粽再生端午长情”“端午龙排长棕宴”等系列活动的推动,吸引157100人涌向遂昌过节,宣传片点击量超370000次,10000根长粽销往全球各地,获得央视专栏报导3次,新闻媒体报导1000篇,带动旅游项目收入7443余万元,2019年,自然造物荣获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及“文化大奖”。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策划,开展视觉形象设计、礼品设计、纪录片拍摄发布、文化论坛等工作,把时尚音乐会、文创集市、文旅体验等活动跨界整合,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形成传统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示范性、可复制性典型案例。
三、创新传播模式,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1,深入传统工艺聚集区,开展传统工艺数字化留存
传统工艺的沃土在民间,充分运用团队在影视制作方面的优势,寻访浙江地区传统工艺门类,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调研,用影像记录工艺流程,用文字记录工艺内涵。通过访谈、口述史的形式,制作成视频,并通过公众号进行视频分享,培训手艺人进行网络直播带货,提高手艺人的经济收入,坚定传承信心,弘扬民族文化。6年来我们的行程超过500000公里,从浙江地区开始走向全国,记录访谈手艺人超过1000位,拍摄制作纪录片300部,拍摄资料图集150000余张。未来,自然造物即将开设专门平台,进行传统工艺视频的分享,让更多人了解民间工艺,关注匠人匠心,扩大传统工艺的影响力。
2,深挖传统工艺文化底蕴,开展学术交流
传统工艺具有了非遗保护与产业化的两个需求,自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在传统工艺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开展传承保护,如何进行产业开发,如何探索振兴模式,成了从业者、管理者、学术界共同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疑问,自然造物在深挖传统工艺文化底蕴的同时,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案例,不断总结经验,思考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途径,成立民艺研究中心,积极参加“博鳌国际文创论坛暨首届文创周”“上海设计周”“杭州发展高峰论坛”等学术论坛,与学者、高校、行业、政府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从艺术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交流学习,以期在传统工艺传承中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
3,开展体验式活态展陈活动,提高传统工艺的实践推广
传统工艺不仅仅是一件器皿,一副静止不动的画面,它除了拥有实用价值,还具备文化价值。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把原汁原味的工艺过程展现给大众,从原料到加工过程到成品展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践过程,充满了工匠精神、文化传承、民族气质。自然造物的团队来自艺术类高校,有着时尚的设计风格、新颖的设计理念,更具备创新的勇气。在国内外各大展览中,团队秉持着开放、体验两个原则,将传统工艺的活态化展示与观众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对人文意境的布置,营造出人人都是参与者的互动氛围,更好地把工艺的技艺流程展示给观众,让观众感受“造物”的艰辛,亲身体会“造物”的文化气息,促使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
传统工艺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仅仅依靠国家政策就能完成,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论证,从成功的案例里摸索经验总结范例,根据实际面对的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布局。当然,振兴传统工艺的大格局,给予了我们成功的保障,我们也将更加深入实践探究,以期提高传统工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