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有价 艺无价
——论金银细工在当今社会中的创新意义
2021-06-19周天应
周天应
To innovate, we must not only learn from the West, but also learn from the wisdom left by the ancesto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is exactly the root of innovation.Only by finding the source of our ancestors’ creative thinking, we can have inexhaustible creativity and develop contemporary craftworks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引言
在工业计算机技术及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还需要手工技艺?我想在很多以手工制作为基础的传统行业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在金银制品行业中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金银制品的出售价格分两块,一块是以国际金价为标准的每日金价,另一块是手工制作费。而目前由于3d打印的介入使得批量生产优质的金银首饰产品成为可能。使得整个黄金首饰和工艺品行业的利润主要以量取胜,薄利多销。而真正手工制作的产品在这种盈利模式前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陷入被时代淘汰的境地。
马上封侯 黄金 14cm×16cm×10cm 沈国兴 周天应 2018年
老凤祥的“金银细工”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是非物质文化那就应该注重手工技艺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我们为了保持手工的纯粹性,一件作品往往需要花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但是顾客在购买这些技艺精湛的手工艺术品的时候,往往只看黄金的重量而忽略了制作的重要性以及作品的艺术性与附加值,他们要求打折的是手工费。因为他们知道当天的国际金价,这是公认的价格,其中没有还价的余地,而在手工费这个可有可无的一栏中,消费者觉得这是商家赚取利润的地方,可以砍价。目前很多商家不惜把工费打折以此来达到吸引顾客增加销售额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恰恰是缩小了手工制作的市场,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打折心理。
杯酒人生 纯银 30cm×16cm×10cm 周天应 2014年
龙凤对壶 黄金 20cm×12cm×10cm 朱劲松 周天应 2014年
而在其它工艺品行业比如玉雕,象牙雕等,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或者说没有国际价格,材料上就不会有太多透明度。而一些工艺美术大师以个人的艺术修养和造诣,把一些带有瑕疵的材料通过巧妙地设计和雕刻,把次品变成了优秀的作品,不仅提高了审美和艺术性,还提高了材料本身的附加值,体现了设计与手工技艺的价值,从而让消费者和藏家了解到设计和制作对于材料的重要性。
照理说用有价的货币作为材料制作工艺品应该更能增加其附加值,可是为什么目前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不但销售状况不佳而且利润也很低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材料本身的局限性
金银属于贵金属,有公认的国际金价,其材料在利润上不可能抬高。除非商家买进黄金原料的时候价格很低,而短时间内金价又暴涨,这样商家才能通过金价上涨中得到一定的利润。而引起金价上涨或者下跌有国际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影响,是属于不可控因素,也就是说涨跌完全凭运气。另外,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工艺品或者艺术品,其本身的材料价格就已经很高,成品的重量往往达到三四百克甚至更重。仅仅黄金的价格就已经让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把大部分消费者挡在了门外,更何况还有制作费用。因此,商家在不能降低黄金售价的同时为了增加销售量吸引顾客,只能采取降低制作费的策略。而制作费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制作者的收入降低,这就引起了骨牌效应。不断降低的收入导致金银细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久而久之就直接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向日葵 致梵高系列 纯银 30cm×16cm×10cm 周天应 2018年
为了改变这样的窘境,商家想出了些办法,要求制作者不断减轻工艺品或者艺术品中贵金属的重量,使其总价能降低,便于销售。或者在贵金属中镶嵌宝石,在减轻消费者对黄金的概念的同时增加作品的审美,从而增加零售价。但是这始终无法改变材料的货币性质。人们购买黄金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避险和投资,面对价格高昂的金银手工艺术品,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以后能不能兑换或增值。
第二、缺少原创性
由于金银这种材料本身的限制,以及金银细工这项传统手工行业长期以来的传承习惯,形成师傅带徒弟这样的机制,学徒一般只要成年或者高中毕业就进厂跟着师傅学习手艺。学徒本身的见识学识不高,另外加上师傅年轻时的学识见识同样有限,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银细工的发展。师傅说什么就做什么,就算有的学徒有自己的想法,往往也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因此长期以来都是制作的一些老东西。师傅不敢创新,学徒不能创新。
创新往往需要成本,要敢于面对失败,从不断的失败中才能有所革新有所创新。而金银细工由于其特殊性,导致长期以来工匠们的收入微薄。金银等材料的成本高昂,不要说师傅不敢试错,就连老板也不敢,因为失败的成本很高。因不敢试错导致缺少创新,因缺少创新导致销量不佳,又由于销量不佳导致工匠们的收入微薄,最后由于收入微薄导致后继乏人。从而形成这样一个长期以来的恶性循环。
第三、以顾客审美取向为准则
由于过去的工业相对落后,以及贵金属仅仅提供给皇室,数量不多,因此金银细工的先祖们只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制作工艺品,无需提高产量,只需把一件工艺品做到尽善尽美就可以了。
而当下处于快节奏的社会,需要的是快速的、批量的产品,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就如Iphone手机需要更多的人,更大的工厂引进智能装配机器人甚至是全球各加工厂分散制作零件再统一组装,来达到快速量产的目的。这和传统的金银细工手工制作的生产效率相违背,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为了生存,不得不提高产量改变喜好以适应市场的审美,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批量的翻制,压模等这些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减少了手工制作,增加了产量,产品的价格自然就能降低,带来的负效应就是产品质量的低下和雷同。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和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淡漠,出现了很多仿冒产品,或者是拼凑产品。这些产品的存在大大打击了原创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商家急功近利,设计师更多的只需要讨好顾客,也无需创新,而商家更多的是通过降低价格而建立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看上去是三赢的局面,其实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无利不商,商家自然会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作为艺术工作者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提高作品的艺术性,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审美,从而带动引领消费者购买好的艺术品,而不是只考虑成本和收益。
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首先传统的非遗传承人应该多出去看看走走,尝试学习不同领域的技艺,把禁锢我们思维的框一个个拿掉。从事金银设计这一行的很多设计师觉得黄金很俗气,骨子里看不起黄金,觉得是乡下人煤老板炫富用的。但是又觉得珠宝很高贵,往往设计的产品都是以黄金为辅珠宝为主,以此突出珠宝的高贵地位。而在金银细工这门古老的技艺里,黄金白银才是主角,离开了黄金白银就称不上金银细工了。因此,多少人在各种各样的框框里绞尽脑汁想突破想创新,结果到头来只是做出了一些仿古雷同的东西。所谓的创新渐渐地都成了拼凑。
四季茶罐 纯银 陶瓷 6cm×6cm×8cm 周天应 2019年
其次,技巧要在思想的高度上才能发挥作用。现在的工艺品制作者们往往只是在技巧上钻研深究,而忽略了思想上的发展和突破。导致一些作品看上去非常精致,但整体缺乏意义,给人的第一感觉只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而已,其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和对美的认识匮乏,缺少设计脉络。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的落后导致我们灿烂的文化被忽略,而西方则从中学习并渐渐发展融合成本民族特色的艺术以及审美。在日本的餐具文化中,可以发现方形的便当盒具有功能性的结构特质,上面则经常彩绘自然的花草图案。其实这样的外形与自然图案的搭配,是为了反映阴阳美学的特质。便当盒的方表现的是“阳”,而其中的花草则表现为“阴”。在方形的餐盘中放入圆形的餐具,又具有天圆地方的组合之美。而这一切所谓的日本阴阳美学都源自于我们中国的宇宙论,其论点就是把宇宙间的所有现象以阴阳二元论来加以说明。
对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来说,主要突出的是一个“细”字,只要在关键的地方运用黄金或者白银,运用细工的手法作为点缀,而主体部分则可以不采用贵金属。结合陶瓷、铜、石头、水泥、木头、铁等等不同的材料,打破一些固定的搭配习惯,勇于尝试新的材料与贵金属的结合。运用包括阴阳、方圆、软硬等对立元素在作品内取得和谐的状态,取得平衡,达到感官之美。
学习古人,不仅要学习他们的作品,更要通过作品学习到他们对艺术对人生哲学的认识和表达。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希望我们都能沉下心来汲古探今,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创作出真正能打动人心,一物入魂的好作品。
结论
综合上述,我认为当代的工艺美术困境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力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数次强调“创新”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仅能带动工艺品市场的发展还是所有发展的动力源泉,只要从创新上下功夫其他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规律,就像一棵树,如果根不深,蒂不固,是难以长高,长粗,从而变得茂密的。创新也是一样。我们要创新不仅要学习西方,更要学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们留下的智慧,这就是创新的根。只有找到我们祖先的创造思维的源泉,我们才能有取之不尽的创意,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