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志愿者敲开了自家房门
2021-06-19司晓帅,姜明明,高楠等
扫码观看《网友哭了!核酸检测志愿者敲开自家房门……》
2021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吉林省通化市。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新华社吉林分社先后派出7人赴通化市抗疫一线采访。1月17日下午,作为第一个抵达通化的新闻媒体,立即开展采访工作。当天气温零下20多度,在室外采访一会,浑身冻得就直哆嗦,这也成为我们在通化抗疫一线的工作常态。
一、扎实采访,现场直击,发挥主流媒体定海神针作用
跟拍封户,现场直击三轮全员核酸检测,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你不知道病毒潜藏在哪里。当我们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时,那种紧张的压迫感也穿在了身上,但是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经过初期的几天采访,我们意识到,这次疫情不同以往,来得急、传播快、覆盖广,封户管控初期又因为物资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形成了舆情大于疫情的被动局面。当时,分社领导就指示报道组,要通过深入的采访调研形成记者自己的判断,不要跟随舆论走。我们在采访中也认识到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越是这样的时刻,主流媒体的定海神针作用就愈加重要。应该通过扎实采访、精准表达、善意提醒,理性引导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我们扎实客观的采访和报道也赢得了一线工作人员和省市政府的尊重和肯定。
二、第一时间发现、深挖新闻线索背后的真实故事
1月份的最后两天,通化市进行重点人群精准集中核酸检测,也就是第4次全员核酸检测。新华社吉林分社在通化的报道团队穿上防护服随检测团队入户拍摄。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刚刚走入居民楼,护目镜上的雾气就已经挡住了视线,视频录制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尽力完成。而3000多名检测队员要面对的不止于此,他们穿梭在各个居民小区,于刺骨寒风和汗流浃背中来回切换,两三天的检测,对体能的考验可想而知。也就是在这次检测中,一位来自通化市审计系统的志愿者,敲开自家家门进行检测的视频击中了大家的泪点。
1月31日,通化市正在进行重点人群精准核酸检测,志愿者尹文与核酸检测团队正入户进行核酸样本采集,随后发生的一幕,让人湿了眼眶——
“妈!是我!”
“大宝!是妈妈!”
屋内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走向门口,
有点不敢确定眼前的人到底是谁。
在ISO24444:2010关于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测定方法中规定,可根据测定ITA°快捷准确地预测受试者的 MED,因此参考引用 ISO24444:2010修改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也明确提出“可以根据受试者肤色 ITA°预测受试者 MED值”。
“妈妈变成大白了,你看妈妈好看吗?”
小男孩站在门口,小手不停地揪着裤子,发现确实是妈妈,脸上渐渐露出微笑,嘴里说着:“嗯,嗯。”
“等妈妈忙完了就领你回家,你再等一下。”半个月没见面的母子俩,终于短暂相见。
这一幕并不是由记者拍摄,而是与尹文同在一个检测小组的同伴拍摄的。虽然没有第一时间目击这一感人画面,但在人人都是媒体的当下,感动一直在传播。在网络上看到视频后,我们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到这位志愿者,才知道她自从1月17日开始,一直在封闭小区卡点当志愿者,而她的爱人也是工作在一线的电力人员。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又不想把危险带给年幼的孩子,夫妻二人把两个孩子分别送到了双方父母家照顾。第一次离开妈妈的二宝每天念叨着想妈妈。恰巧赶上入户核酸检测来到了婆婆家小区,母子二人终于以特殊的方式见了一面。
尹文告诉记者,家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但患难见真情,每一位通化人和每一位“逆行”支援通化的人携起手来,胜利就不远了。“疫情一定能尽快散去,家家户户都能够团圆。”她说。
拿到视频素材后,我们将尹文的采访同期穿插其中,让受众能够了解到此事的来龙去脉,也让这个催人泪下的“小故事”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不过,在短视频制作完成发到总社编辑部后,总社编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场景是否是由志愿者摆拍?面对这样的疑问,身在抗疫一线报道的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此次通化疫情的复杂性。由于前期负面舆情较多,很多弘扬正能量的报道亦容易被外界曲解。但越是这样,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的我们,越要用一线真实的声音“说话”,越要将这种声音汇聚成通化各界团结一致战胜疫情的动力。
我们解释说,这不能定义为摆拍,摆拍是指特意布置场景,让人物摆出一定姿势进行拍摄。而这次核酸检测到自己家和儿子对话的场景可不是布置出来的,只能说预判到了会有一些暖心场景,提前准备好手机记录下来而已。这与一个月前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志愿者雪中逆风前行送防疫物资的照片是一个情形,你不去拍,也会发生这一幕。当然,编辑老师的质疑没有错,因为确实有很多新闻到最后反转;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到一线采访、到现场采访的重要性,你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真正对事实的真假进行甄别,才有底气说“这是真的”。
三、真正抵达、全程记录通化抗疫历程
在通化37天的时间里,我们深入医院、社区、方舱、卡点、企业等防疫一线采访调研,关注了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疫情下的春节、复工复产等多个方面,足迹遍布通化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这期间,我们也是时刻注意自身的防护,每天晚上碰头会都要测量体温,着重强调防护意识,并每日根据当天情况列举了一系列后续执行的防护举措和重点盯防的注意事项。我们的采访对象中,有被查出密接、次密接的,有采访后第二天便被隔离的,即便是我们驻地的宿舍楼,也有查出阳性封闭楼栋的。也是得益于对于防护的重视,加上一些运气,我们几人都相安无事,能够顺利完成后续的报道任务。
这个春节,我们没能和家人团聚,但却是人生已度过的几十个春节中最难忘的一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用一篇篇文章、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记录下通化抗疫历程,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展示新华人的精气神。
如今回想起来在通化的点点滴滴,有收获、有付出、有感动,但是依然有遗憾和瑕疵,依然有努力不到的地方,应该更尽力一点、更拼一点、触角更深一些、角度更新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这些不足就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