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对学生体育健康行为培育的教学策略

2021-06-18左峰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核心目标

左峰

(江苏生锡山高级中学试验学校,江苏无锡,214177)

啦啦操运动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培养21世纪世界公民、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核心质素。它包括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更好地生存等诸多内容,从而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体育运动教育而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要在满足学生基本的向上发展的需求同时,让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和态度得到社会认可,从而让学生具备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的知识、能力和品格。

1 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开展的意义价值

1.1 增强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对于啦啦操运动而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就是要借助课程的助手作用,通过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和微观层面的学科课堂传授,在发挥课程作用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而言还是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真正高效的教育必然是满足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适应社会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设计,从而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因此,只有抓好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才算抓住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也只有充分调动起核心素养培育的种种举措,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善课堂的有效性。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啦啦操课程,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体育运动欣赏和鉴赏能力,切实提升学生感知体育运动、领悟体育运动的水平和素养,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所营构的世界中,丰富自身的体育运动和艺术生活。尤其是,在啦啦操作品的表演中,学生通过对于作品本身体育运动性的认知,以及掌握的作品的内在体育运动美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素养,提升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1.2 提升立德树人导向性

立德树人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质素。实现教育层面的核心素养提升,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完成。上述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而强调核心素质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恰恰是三者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换句话说,要实现体育运动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同时落实好学校的课程实施。啦啦操表演本身既是需要较强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极为艰苦的技巧训练。在课程设置开设啦啦操课程,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啦啦操表演乐理知识外,还需要让学生明确掌握啦啦操表演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在学习某种乐曲中所必备的坚持的素质和刻苦锻炼的要求,从而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坚韧不拔特质和积极进取的顽强精神,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1]

1.3 完善学生体育运动追求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啦啦操表演作为体育运动展示的载体,更加提升了体育运动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在高职中开设体育运动课程,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作品本身的理解能力,锤炼识别并欣赏体育运动作品的品质,也能够切实增强学生对于啦啦操表演本身的技巧性、艺术性与体育运动性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在表演和聆听中产生的体育运动作品的全新认知,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性的体育运动鉴赏能力。在体育运动教学中,通过教学安排,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经过上述的教育实践,学生的体育运动素养有明显提升,能够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乐段特征,能够有效捕捉体育运动的内在结构,能够真实体会体育运动的旋律节奏,从而实现教育内容与教学素材的有效互动。[2]

2 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对学生体育健康行为培育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运动课堂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在教育教学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目标设计不够明确、目标内容不够具体、目标指向相对欠缺等问题。尤其是,对于体育运动教学中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欠缺足够的合理性。对于很多学校的体育运动教学而言,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应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运动教学的素质教育本质属性,不利于学生整体体育运动素养的提升。基于此种教学目标的体育运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而相应的交流能力、体育运动鉴赏能力较弱,不仅不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体育运动素养,也不利于今后体育运动生涯与体育运动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是一种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相互背离的教育教育目标旨归。

2.2 学生体育运动学习差异性较大

学生整体素质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教学理解能力会有出入,对教学开展造成诸多障碍。部分同学会产生厌学情绪,感到体育运动教学对自身并没有实际意义,造成了体育运动教师教学被动。特别是,在具体的体育运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够,他们认为体育运动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在未来应用的范围较窄,无法产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结果。因此,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差异性认知就难以到合理的范围,从而让体育运动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体育运动教学体系不够合理

体育运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教学任务、轻学生参与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效果。最终的结果是,本来应该在课堂上担任主体地位的学生,却没有发挥出相应的效果。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内容过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从而使得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有效使用体育运动语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安排和化解,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够及时准确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完成度大打折扣,也限制了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和技巧的提升。[3]

3 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对学生体育健康行为培育改进措施

3.1 强化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的目标导向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走的更为科学合理、坚实有效。高职啦啦操教学也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具有表演能力的学生为最终旨归。基于此种目标定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要从零抓起、从基础抓起,严格对于学生进行要求。既要有效地提升啦啦操教学的基本路向,也要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啦啦操弹奏的基本功和表演能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啦啦操学习和音乐基础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转变过去偏重于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思路,探索三维目标的实现路径。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统统纳入到啦啦操运动的整体框架之内。既要重视三维目标的一致性,也要强化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在落实立体目标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从过出去的单纯讲授知识,转化为全面提升能力、有效激发兴趣、切实落实方法。要建立长期的目标意识,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目标纳入到整体的目标实现流程中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人才。

3.2 注重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的差异性

啦啦操运动要重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经历、基础有针对性教学,在整体规划和实际进度中找到相应的结合点,做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尤其是,在啦啦操运动的曲目选择上,也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发展情况,不能盲目地进行相关设计,而要在提升学生的基本功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过渡,从而确保学生的体育运动练习能够从简单逐渐过渡到较高层次,从而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3.3 实行深度学习下啦啦操运动的自主性

啦啦操运动设置要与学生设置进行有效的互动,确保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既要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规划,选择相应的学生类别,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又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自主发展的必要性,让学生真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内在需求,设计并实施日常教学,从而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全新服务和教学理念。要明确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思路,弱化外部影响对于学生自身兴趣提高和素质提升的作用,让学生唤醒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去探究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题。要联系社会实际,确保学生学习从知识层面转移到生活应用层面,通过情景化的教学设计、生活化的场景探究,真正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间建立必要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和体育运动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采取在线测评等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通过上述两种措施,能够有效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接受知识,改善啦啦操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二者的良性互动,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最佳效果,让啦啦操表演成为学生个人素质提升重要路径。[4]

4 结语

综上所述,啦啦操运动是有效增强学生体育运动欣赏、审美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精神追求的重要场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体育运动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坚持学生为中心的生本原则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只有将核心素养培育和生本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的初衷,为社会培育更多更有价值的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核心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呆呆和朵朵(13)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