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2021-06-18李静
李 静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 号),提出要“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1]。为贯彻落实国家三产融合发展政策,各省大力支持各行政市县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鱼台县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县之一,近年来提出“强龙头、强品牌、促合作、增收入”的发展思路,大力建设主特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业,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健康成长,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价值链条增值,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1 鱼台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鱼台县东濒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从东部穿流而过,全县总面积650多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14个乡镇。近年来,鱼台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鱼台绿色稻米优质高效技术论坛”,鱼台大米荣获“2019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连续两年承办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被评为“全国农机化示范县”和“全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连续三年被认定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鱼台杞柳”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鱼台)杞柳博览会;大大提高了鱼台特色农业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鱼台县实施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立“稻虾共作”基地34处,共0.9万公顷。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稻米文化产业园、驰润生态龙虾示范园、鱼城桃花源、河十八岸等项目,王鲁稻梦水乡、古韵谷亭、自在鱼城3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张黄镇大闵村、王鲁镇孟楼村成为市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样板村。成功启动惠河旅游码头开航暨“百花岛”孟楼湿地游,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目前,鱼台县初步形成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扎实推进“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村强县示范镇”项目,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5家,培育市级以上重点企业47家、示范社49家、示范场16 家,家庭农场发展到48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1 家,涌现出鹅来香、鲁王、丰谷等3 家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过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9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4.25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 600 元,同比增长9.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
2 鱼台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2.1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鱼台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融合,初步形成粮食产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相关指标如下(表1)。
表1 鱼台县近三年农林牧渔业发展概况
从表1 可知,近三年来鱼台县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80亿元之上,牧业总值稳居在10 亿元左右,渔业总产值增长迅速,由2017 年的不足8.5 亿元迅猛增长到15 亿元左右。鱼台县种植业主要发展小麦和水稻,2019 年2.5 万公顷小麦产量再创新高,产量达到162 898 t;鱼台大米颇具盛名,鱼台县发展绿色水稻“五统一”战略,推广“稻虾共作”生产模式,在注重大米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招商引资强化大米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以“江北第一米市”——王鲁大米批发市场为龙头,带动稻米加工企业发展,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鱼台县加强渔业养殖基地建设,成立青鱼养殖基地、鳜鱼养殖基地等五大养殖基地,推广“稻虾共作”“藕虾套养”等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如济宁市裕米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虾养殖基地、张黄镇的润辉农业“稻虾共作”示范基地、鱼台县王鲁镇孟楼村合作社藕虾共作的荷塘,这使小龙虾养殖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2020 年鱼台县稻(藕)虾共作养殖面积达0.9 万公顷,平均667 m2产值增加3 000 余元,实现经济总产值20 亿元。鱼台县还积极支持当地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力度,签约了山东远源动力集团、武汉合缘绿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小龙虾加工,拓宽小龙虾销售渠道,促进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鼓励企业加快龙虾成品、半成品的开发,延伸龙虾产业链,提高龙虾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已经发展成集小龙虾养殖、加工、包装、冷藏、流通、销售、餐饮的一条龙产业。
2.2 龙头企业具有一定带动性,品牌效应显现
鱼台县强化龙头企业打造,扎实推进“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村强县示范镇”项目。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5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企业47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 家。以点带面、链条式发展,推进生态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山东豆之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穗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鱼台县广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济宁金福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新六产”的骨干企业,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力量。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培植和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了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
全县农产品品牌注册总数达100 余个,其中“鲁王”“美晶”2个品牌通过中国驰名商标认证,“鲁鱼”“鹅来香”“金谷亭”3 个品牌通过山东省著名商标认证。“美晶”牌大米和“鲁王”牌面粉、挂面被认定为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鱼台县特色“鱼米”随着品牌效应扩散已为世界所知,促进了农产品销量,增加了农户收入[2]。
3 鱼台县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三产融合度低
鱼台县的三产融合程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融合模式单一,龙头企业数量有限,合作社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现代农业园示范区数量有限,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鱼台县三产融合发展的进程。除此以外,农村道路、公共卫生落后及农民文化教育程度低,也影响了鱼台县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是鱼台县的特色产业,相关水利和卫生设施是食品安全的首要保障。随着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鱼台县水质也出现了问题,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3.2 经营主体不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过少,全县拥有多家专业合作社,但很多出现“空壳”社,没有真正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走专业合作化道路。尽管鱼台县龙头企业达到95家,但全县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1 家,并且多数企业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再者,龙头企业高新技术有限,农产品依然处于初加工状态,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低,影响农民增收。鱼台县盛产杞柳和水稻,但水稻和杞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却寥寥无几,不利于形成规模生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融合和乡村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3.3 品牌效应有待提高
品牌力量不可小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然而鱼台县特色农产品在品牌打造力度上还远远不够。例如提起小龙虾,可能湖北的小龙虾知名度更高一些,提起杞柳会想起临沂杞柳等。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营销观念的影响,多数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另一方面认为产品只要有利就卖,忽视对特色农产品价值升级;再加上大部分经营者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低、缺少品牌运作和推广意识,缺乏系统的长期规划、宣传和管理,使得鱼台县很多特色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缺乏竞争力。
4 鱼台县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品牌效应
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水稻、杞柳和小龙虾),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合作社、吸引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特色农产品企业政策扶持,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度,提高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首先要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企业要将农产品的标准化作为品牌建设的关键;其次,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生产优质农产品,建立品牌宣传网站,利用新媒体营销优势,积极参与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保证农产品优选优种[3]。目前,鱼台县已涌现出一批以水稻、杞柳为特色的农产品,以“鱼台小龙虾”为本土优势品种的养殖业,已发展的服装、纺织、条柳编等多个特色板块经济,当地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板块经济。
4.2 开拓电商销售渠道
鱼台县交通便利,通过引入或对接大型电商企业,搭建电商脱贫平台,使线上与线下对接,鼓励引导农村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电商业务,提升经营主体和农户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就业能力,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鱼台县应进一步整合县域内现有配送资源,开发应用县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集仓储、运输、分拣、配送、信息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形成集聚效应。通过延伸服务链条,实现仓配一体化,提高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效率,把资源优势升级成市场优势,把口碑优势升级成品牌优势,把品质优势升级成价值优势,推动三产融合高效发展。
4.3 发展乡村旅游业
乡村旅游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是密切联系一二三产业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融合密度[4]。鱼台县应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新型经营主体及涉旅企业合作,促进“农家乐”食宿、农耕体验、休闲垂钓等多种业态发展,将农户纳入经营链条。以休闲垂钓、乡村观光、绿色食品等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工体系和销售体系,推动乡村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