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杞柳生产机械化收获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初探
2019-10-11付虎
付虎
临沭县青云镇传统种植杞柳并从事杞柳产品加工,杞柳种植中收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研发杞柳生产机械并推广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沭县种植和加工杞柳有600年的历史,是国家“名优经济林杞柳之乡”,主要种植区在青云镇和曹庄镇,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年产柳条6万吨,从事杞柳种植加工2.6万人,规模以上柳编企业26家,产品销往亚欧美非等100多个国家,年销售收入6亿元左右。但是近几年由于农村进城居住的农民越来越多,杞柳第一次收获又处夏天高温期,手工收获用工多,生产条件差,2018你杞柳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万亩,降至3万亩,急需在此环节中使用机械化。
一、机械化收获推广应用的经济背景
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杞柳收获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劳动环境恶劣,企业出口的竞争影响,致使该县杞柳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由最初的近十万亩下降到目前的不足三万亩。
1、企业利润降低。由于外贸销售的匯率和生产竞争等原因,致使柳编制品出口价格一直与前几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只有在原材料等环节涨价的前提下,不增加柳编人员的工资,最近几年,柳编人员的工资一直维持在每天50-60元,大大低于外出务工人员每天120-130元的收入,现在从事柳编加工的人员多为在家看孩子无法出去打工的人员,导致柳编制品的产量有所下降;再者,很多企业都从郯城县和微山湖地区购进柳条,价格还低于本县柳条价格;还有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杞柳制品的价格,在条编织品上添加价格便宜的杨树皮子,来增加收益。
2、群众追求高收益,柳条每年常规收割两茬,夏季产量每亩700-1000斤,秋季200-300斤,按照大条3元一斤和小条6-7元一斤的价格,每亩可收入3400-5100元,人工收获柳条每亩需要20个工,雇人收条每人每天100元左右,20个工需要2000元,再加上平时的田间管理、浇水、打头、灌农药,每亩农民纯收入1000-2700之间,与外出务工人员每天120-130元的收入相比,降低了农民种植杞柳的积极性;同时,受河东区汤河镇苗木基地收益高的影响,我县青云镇今年春天就有3000余亩杞柳改载海棠、长寿果等苗木,致使杞柳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
3、杞柳种植用工、管理较多
每年杞柳需要多次打头、灌药,用工数量偏多,每亩地用农药防治病虫害需要在500元左右。
同时,由于人工费用的增高、夏季天气酷热,收获劳动强度大(去年因为收夏季杞柳条后导致杞柳根被太阳晒死),致使很多群众将每年夏秋两季的收获改为秋季一次收获,夏天过后基本不去施肥管理,少使用人工,降低了杞柳的产量。
4、机械化收获加工方面存在短板
由于机械化剥皮和蒸柳等工艺的实施,柳条去皮慢、去皮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只剩下较粗的夏柳需要机械扒皮;同时,杞柳机械化收获这一环节亟待突破,进而增加产出比,降低劳动强度,促进杞柳效益提升,提高群众收入。
二、杞柳收获机械研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杞柳产业作为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杞柳收获机发展十分迟滞,通过调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杞柳种植独特的农艺要求。通过对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进行走访并和农艺技术人员座谈,了解的情况是:
切割面要求。研发的杞柳收获在根茬的留取、柳条的收取和传输都存在不足,主要原因是收获后留茬处要求为斜面,利于下茬发芽,如果为平茬则因夏季温度高、雨水大容易导致烂茬。
分拣收获。杞柳根据长势和柳编要求在收获时,不一次性收获,一般是拣达到要求的成条收获,矮苗待成苗收获后生长60天左右后再次收获。
2、机械推广应用前景不明朗。由于杞柳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和农村用工缺乏,导致种植面积萎缩,研发出的杞柳收获机械难以形成较好的市场效益,研发企业不愿在小种植品种上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均表示等待时机成熟后予以研发。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快杞柳收获机械的研发。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杞柳收获机械化也应相应的予以推进和提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此,建议县财政拿出专项科研经费,由农机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在一定的期限内将杞柳收获机械研发出来,为全县杞柳乃至全国杞柳机械化收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强杞柳病虫害防治管理。杞柳扦插周期由原来的5-6年降低到现在的3-4年,增加劳动用工,降低了效益,究其原因是杞柳根部易受病虫害的侵害,指示杞柳根部外皮被啃食和伤害,导致杞柳大面积的死亡,只有间隔种植其他作物,一年以后再行扦插杞柳方可阻断病虫害的蔓延,建议农技和林业部门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延长或克服病虫害发生,提高杞柳产出率。
3、研究创新杞柳种植新模式。若机械化收获柳条得以实现,可否增加收获次数,将夏季收获分成两次,都收小条,提高产出比,通过机械化的介入,提高杞柳收获次数,增加农民收入。
4、丰富推广示范的手段。杞柳收获机械处于研发起步阶段,从研发到种植户使用是一个认证、改进、普及的过程,在投入和性价使用比的过程中应不断在试验示范、应用示范中完善。农机推广部门可以通过研发调研、种植户参观培训、种植区试验等方式,主动作为,把适宜机械应用到生产中。
(作者单位:276712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农机站)